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近代语言研究》(本)平时作业

《汉语近代语言研究》(本)平时作业

《汉语近代语言研究》课程平时作业平时作业一(第 1章-第 4章)一、填空题1、近代汉语是一门历史学科。

2、著名语言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写作的《“这”“那”考原》一文中开始使用“近代汉语”这个名称。

3、认识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要确立两条原则,一是认识的原则,二是前后阶段可以的原则。

4、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长达个世纪左右,如果适当地考虑它的上下沿,可能共有十个世纪左右。

5、近代汉语的、多音节词在整个词汇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古代汉语。

6、近代汉语的使用更加频繁,也更加灵活,从而使加缀式双音词和多音词大大增加。

7、研究近代汉语主要依据该时期的材料。

8、文言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大抵有两种原因,一是作者受影响,有意无意地将口语搀杂进文言;二是由于的需要,不能不使用口语。

9、近代汉语中“连……也(都)……”句式常见于时代。

10、近代汉语文献里的错字,多半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一个是致讹;一个是致讹。

11、夺文指了文字;衍文指了文字;错简指的次序颠倒紊乱。

12、研究近代汉语,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近代汉语。

13、穷尽调查常使用于专书语言研究和语言研究。

14、研究元代语法需要佐证,要想从杂剧里寻找材料,最好选择刊本。

15、近代汉语文献语言同时具有丰富的变化形态和变化形态。

16、近代汉语比较研究可以从与汉语比较、与汉语比较、近代汉语内部不同比较、近代汉语内部不同比较等四个方面进行。

17、近代汉语综合研究分为近代汉语的综合研究和近代汉语和学科的综合研究两种类型。

18、近代汉语的综合研究还可以与、版本、、心理习惯、民俗等学科结合起来研究。

19、传统的音韵学包括学、学和学三个主要分科。

20、等韵学产生于唐宋时代,其研究对象是《切韵》、《广韵》音系和以来的近代汉语语音。

21、宋元之后,汉语的韵母明显简化,两呼八等遂逐渐演变为、、、四呼。

22、《广韵》分为韵,是包括着声调因素的,假如不考虑声调的不同,实际上是韵。

23、对于平、上、去、入四声,至迟在就已被分为平、仄两类,即将上、去、入三声归入仄声,与平声相对。

24、韵图是通过来反映语音结构和语音系统的。

我们在图上看到任何一个字,就同时可以了解到这个字以及这个字所代表音节的声、韵、调。

25、浊音清化是造成《中原音韵》音系中数目大大减少的主要原因。

26、《中原音韵》第一次把平声区别为、两类。

27、《》是近代汉语语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音系是近代汉语具有代表性的音系,作者是周德清。

28、“平分二义,入派三声”是的两大发现。

二、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

()2、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是近代汉语时期。

()3、把近代汉语分作主干部分和非主干部分,是为了论述其历史范畴的需要。

()4、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是语言新质与旧质交替演变较显著的时期,语言现象特别丰富,也特别复杂。

()5、纯粹的复数标记“们”产生于近代汉语阶段,一直沿用到现代。

()6、近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差异较大,与现代汉语差异也较大。

()7、文化的发展促使近代汉语产生出大量的新词。

()8、近代汉语词语的总量不可能超过古代汉语。

()9、近代汉语中的排除式、包括式的区别,是在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下而产生的。

()10、抽样调查可以证明有某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说明没有某种语言现象。

()11、近代汉语文献比之古代汉语,更具有明显的方言差异。

()12、在近代汉语文献里,对语音的表达方式虽自成系统,但与现代汉语没有明显的区别。

()13、近代汉语中的36字母代表了唐宋时代语音里的36个声母,我们在看这些字母的时候,只须着眼于他们的声母,而不必顾及他们的韵母和声调。

()14、唐宋时代的韵书里,韵一般是指韵腹和韵尾,还包括声调和韵头。

()15、古人把36字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音。

()16、声母的清浊,与声调没有什么联系。

()17、无论是编写反切还是拼读反切,实际上都在进行着声、韵、调的分解和拼合。

()18、由简趣繁,是近代汉语语音,特别是北方话语音发展的总体特点。

三、解释名词题1、俗体字2、穷尽调查3、抽样调查4、内部综合研究5、清声母6、浊声母7、《广韵》8、反切9、浊上变去10、入派三声四、简答题1、与古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在语汇方面有哪些明显的特点?2、与古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有哪些明显的特点?3、与古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哪些明显的特点?4、举例说明,近代汉语文献反映口语的程度大致分哪些类型?5、近代汉语阶段文献的语言有哪些特点?6、近代汉语韵母大大少于唐代韵母,其主要有哪些变化?7、《中原音韵》入派三声的具体情形怎样?8、为什么说《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主干时期的代表音系?平时作业二(第 5章)一、填空题1、进士——古代指可以进授官职的人,时代则专指殿试取中者。

2、郎中——古代用作官名,___ 以后,医生也可称为郎中。

3、举人——古代指选用人才,作名词用时,则指被举荐的人才。

时代则专指乡试取中者。

4、时代,“才人”指编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书艺人。

5、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句中的“头脑”,意思是“”或“人物”。

6、门子听得,只做不知,洋洋的走了开来。

句中“洋洋”的意思是“”。

7、别义一般可分为___ 和两类。

8、词义的引申有式和式两种方式。

9、方式在词义的引申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媒介和促成作用10、义是一种特殊的影响义。

11、也有同步引申的现象。

12、是一种双轨性的或多轨性的词义演变的运动。

13、具有能产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构造词语的方式。

14、词语指字序可以颠倒的词语。

15、词语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也是一种词汇现象。

16、近代汉语偏义词语包括偏义_ 和偏义两类。

17、偏义词组是近代汉语的新的词汇现象。

18、在词语训释中,常用的比较方法有角度的比较;______比较;固定词组、熟语的异文比较;不同的异文比较;与现代方言词语比较等。

19、词语语音相同(或相近),其意义往往相同,这是______ 的原则。

二、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探花——全国性科举考试第三名。

()2、“潇潇洒洒”是一个合成词。

()3、平话——宋元以来的一种民间文艺,相当于后代的说书。

()4、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

“刮刮杂杂”是一个多音节合成词。

()5、殿试——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称为`进士。

()6、“木乃伊”是一个偏正式的合成词。

()7、(鲁智深)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句中的“睁”用的是本义。

()8、“坐地”是一个动宾式的合成词。

()9、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句中的“看”是“看待”的意思。

()10、本义可以产生出引申义,别义不能产生出引申义。

()11、比喻经常造成词的新义,一般称为比喻义。

()12、反语不能造成引申义。

()13、指代常能引起词义的引申。

()14、你休听他每说话,兄弟怎敢骂哥哥来?句中的“兄弟”偏于“兄”。

()15、侄儿听见(惜春)要寻死觅活了好几次。

句中的“觅活”无义。

()16、固定用语中有偏义复词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也是存在的。

()17、近代汉语中偏义复词之所以形式比较多样,主要原因是具有一定的口语基础。

()18、所谓读音相同或相近,必须是声母和韵母都相同和相近,有时还须考虑声调的因素。

三、选择题1、下列四组词,只有组都是单纯词。

A、洋洋、丁当B、踌躇、老婆C、猛可、阿者D、哇哇、兀谁2、下列四组词,只用组都是合成词。

A、阿你、头口B、筹算、左右C、门户、兀兀D、郎当、早晚3、下列只有组都是联绵词。

A、尴尬、呀呀B、呢喃、伶利C、妯娌、伶仃D、郎当、打化4、下列四组词,只有组都是前缀式合成词。

A、打化、贪生B、猛可、阿者C、爪老、兀谁D、打换、阿你5、下列四组词,只有组都是偏正式合成词。

A、船只、细人B、善为、成办C、说开、坐地D、净手、左右6、下列四组词,只有组都是联合式合成词。

A、头高、头口B、嘴舌、寻找C、共同、问当D、早晚、口滑7、下列四组词,只有组都是后缀式合成词。

A、啁啾、苾刍B、咕咚、打化C、猛可、爪老D、坐地、说开8、下列四组词,组都是象声词。

A、必必剥剥、腾腾B、扑簌簌、兀兀C、古鲁鲁、郎当D、喃喃、呢喃9、下列四组词,组都是动宾式合成词。

A、头高、船只B、净手、点胸C、口滑、辗转D、嘴舌、说开10、(生白)酒钱多少?(旦)这个不妨,看官人与多少。

句中的“看”是。

A、比喻义B、引申义C、影响义D、常用义四、解释名词题1、叠音词2、联绵词3、合成词4、别义5、常用义6、引申义7、影响义8、同步引申9、倒序词语10、排列归纳法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含义1、八老收拾货物,打点起身。

2、小妹上了轿,全不在意。

跟随的老院子却听得了,怪这道人放肆。

3、兄长不过是个白身人,便弄上一个显官,又无四壁依仗。

4、那女子虽然村妆打扮,颇有几分姿色。

5、莫要奉承透了,讨他做大起来,明日咱们颠到(倒)受他呕气。

6、小厮家眼睁,望见那人是个野狐。

7、武行者睁着双眼喝道:“你这厮好不晓道理!”8、贼来须打,客来须看。

9、家童,你且看些饭来,与俺食用咱。

10、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11、他却因甚打这里过。

12、你等如何却打从那条路上来?13、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

14、看说此一事,韩公实在是冤枉。

15、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

16、公主因佛端正,事须惭谢大圣。

17、吾昔遭楚难,愧君出应逢迎。

18、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

19、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

20、本要跳过来杀公人,却被店内人多,不敢下手。

21、和你去不打紧,只吃你性子不好,必要惹出事来。

22、新到参,师举拂子却掷下,其僧珍重,便下去。

23、浑家大小,各自忙然。

24、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

25、兵之道,切记起无名。

不正少功虚效力,逡巡反复祸危倾,容易勿言兵。

26、众人四下里看时,老大一个花园,周围墙垣又高。

27、吴氏老大明白,晓得知观有意于他了。

28、卿早晚放朕归去?29、我且问你,你们多早晚才念夜书呢?30、山河大地,若草若木,皆是我眷属。

31、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32、有几张树根的坐具,却是七大八小的不匀。

33、三推六问,却招做一时斗殴杀伤,误伤人命。

34、我入门后,不许再着人客。

35、洛阳与京师却不甚远,不时常有音信往来。

36、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

37、可耐姑娘没道理,说的话儿全不准。

38、关公大笑道:“大丈夫死生不惧,何况只手?”39、这三村结下生死誓愿,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递相就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