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首先比较文学的实质是帮助我们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个性,它是一门快约国家、民族、跨越文化体系,跨越语言限制的一本学科,为的就是探寻不通文学之间的规律,促进文学之间的相互胶料和文学世界画的进程。
比较文学它的价值就在于打破了文学研究的国别限制,推进了人类文学的交流。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领域。
其宗旨在于以总体文学的研究为背景,以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为素材,通过沟通和对话,促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探寻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轨迹,促进文学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等其他知识领域的交叉与互渗。
就业前景
1、发展前景
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这个专业与现实联系的比较紧,一般可以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等。
文都小编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报考热度还是比较热的,这个专业方向便于入门和学习,和其他专业方向相比比较简单,因此考的人也不少,并且深造空间比较大,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压力的。
报考方向的也要谨慎考虑,用心备考。
文学是艺术的一部分,而艺术(文学)的发展――从文字到插图到漫画到电影到电影动画以及游戏等,本质上都是在讲故事(或隐含故事,故事是它的价值所在,比如文物重在历史价值而非材料外形本身)。
讲故事,以悬念创造紧张感、引起好奇心,以情感引发共情,创造一种“经
历”,补充增强现实。
而从单纯的文字到文字、画面、声音、互动结合,正是增强了对这种“经历”的体验感。
由此可见好的文学,必是发挥其载体的长处,已达到其创造“经历”的效果(人类大脑结构决定了我们倾向于用“例子”来认知世界而非“定义”,有时候讲一个故事才能把道理说清楚)。
大家都说网络文学,其中,我最欣赏scp基金会这种类型的。
它不止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且伪装成网页,加上大量链接、乱码的运用和与超自然元素的结合,构造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完美发挥网络流动性、大众化、层次多、参与性强的特点,无疑增强了读者参与感。
无论未来文学以什么为载体,都将从生活出发,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们能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比如互动游戏)。
我对此保持乐观。
2、就业去向
比文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更具有其他外语院系所不可比拟的综合素质,在就业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目前而言,毕业生主要去向有四个方面:
1.企业由于北京大学实行开放课程制度,所以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或者旁听自己喜欢的课程,所以很多外院的学生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修了管理或者经济,金融。
外院毕业生所就业企业包括外资和国营企业,主要集中在银行,会计事务所,涉外工程,涉外贸易公司,行共公司等。
大约有50%的毕业生会选择这种就业渠道。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外交部,文化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等,约有25%的毕业生选择这种就业渠道。
3.新闻出版单位包括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南方报业,中央电视台以及个地方新闻传播媒体。
约有15%的毕业生学选择这种就业渠道。
4.研院所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等等。
选择这种就业渠道的毕业生约占总数的5%。
总体来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毕业生都有很好的就业前景,且毕业所工作单位都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所从事工作也大都是比较高薪的行业。
说了这么多本专业的相关情况和就业前景,最后再放一些相关的考研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