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错误分析与外语教学

错误分析与外语教学

第44卷 第4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44 N o.42004年7月Journal of Henan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Jul.2004错误分析与外语教学张 义(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摘 要:错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习者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本文从语言学的 错误分析理论 的角度,分析、探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及类型,论述错误分析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以及教师纠正错误时应采取的纠错策略及态度,以期促进外语教学。

关键词:错误;错误分析;教学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2004)04-0145-03 收稿日期:2003-10-20作者简介:张义(1966-),女,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讲师。

一、引言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在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中,教师判断学习者的目的语能力主要是以学习者所犯语言错误的数量多少为依据,错误数量越少,说明语言掌握得越好,语言能力强,反之,语言能力差。

那么,在现实的语言教学中,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错误?应该怎样正确地评估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就此,本文将着重论述错误分析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及类型,以及教师对待学生 错误 的态度和纠错策略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促进外语教学。

二、错误分析的作用Pit Corder 是现代意义上的错误分析的最早倡导者。

1967年,Corder 受母语习得中错误分析的启发,发表了 T 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 s Errors( 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 )论文。

Corder 指出,对学习者的错误分析有以下三个作用:1、对教师来说,如果他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便可发现学习者在向目标语接近的过程中已达到了哪个阶段,还剩下多少需要继续学习的内容。

2、向研究者们提供学习者如何学习或习得语言的证据,了解其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和步骤。

3、错误分析对学习者本人也必不可少,因为我们可以认为犯错误是学习者为了习得而使用的一种学习手段,它是学习者用来检验其对所学语言的本质的假设的一种方法。

除了Corder 指出了三种作用外,错误分析理论对学习者出现的错误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这对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首先,它对语言教师的实用价值最大。

语言教师可以从这些错误中得到有关教学效果的反馈,帮助外语教师预见学习者的困难,从而确定学习者应该学习什么和教师应该教什么,而且从这些错误中来判断教学大纲中的哪些部分还需作进一步的努力和改进,从而调整他的教学内容、速度和方法。

其次,错误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了有关学习过程中假设的反馈,通过反馈,他可以决定他的学习方法和速度是否适当,是否继续下去或对原来的假设还需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错误分析对应用语言学家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语言学习者的错误为语言学家提供了验证其语言习得理论的依据,从而他可以判断哪些理论还需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决定以后的研究方向。

三、错误及类型外语学习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内在化过程(桂诗春,1988)。

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朝着掌握所学外语的完整体系这个方向努力的,对这个体系145不断地加以模仿,提出假设,进行摸索、分析、类比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一些过度性的语言进行交际(即中介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语言学家们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 错误 作了大量研究,认为不同的过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错误。

错误一般分为两类,即能力错误(error)和行为错误(mistake)。

科德(P.Corder,1981)认为,行为错误是无规律的,可能是一时忘记或因疲劳等原因出现了语言运用的失误,被提出后学习者可自行纠正。

能力错误是有规律的,它系统地反映了外语学习者在某一阶段的语言能力,也就是说能力错误就是中介语的特征。

学习者使用中介语,犯错误是常有的。

科德(P.Corder,1981)针对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特征,把错误分为三类:形成系统前的语言错误(presystematic error)、系统的语言错误(systematic error)和形成系统后的语言错误(post-systematic error)。

新语言系统形成前的错误主要是新语言学习尚处于初期,对语言规则不清楚,学习者有了某种交际意图,但又尚未掌握到表达这种意图的方式。

系统错误是新系统正在形成期所犯的错误,犯这种错误主要是对已知规则提出假设的错误,导致语言规则运用时的错误。

这时学习者正处在实现内在化过程中,系统规则基本形成,但学习者对其理解并不完整。

后系统错误是语言系统形成以后的错误,犯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学习者虽然已经掌握了较完整的规则并能够运用,但还没有养成习惯,有时可能因为一时忘记了某个规则,也可以说是失误。

由于错误的分类缺少统一的标准,有的研究者还把错误分为语际错误(interlingual error)和语内错误(intralingual error)。

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缺少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而造成的语用失误,即文化差异引起的错误等等。

四、错误的来源1 语际迁移(interlingual transter)语言学家们发现二语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即语际迁移(in terlingual trans-fer)。

在初学阶段,学习者将母语中的规则、结构套用到目的语上,因而在语言表达中往往依赖其母语知识,出现许多母语知识的负迁移,这种负迁移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方面都有所体现。

如:语音方面:将 [e][ ]发成[s]词汇方面:将 go shopping 写成 go to buy things.语法方面:将 我很想念你 译成 I very miss you.在文化方面: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文化和风俗知之不多,在使用目的语时套用母语的文化习惯而产生语言错误,如:A:I m sorry to trouble you.B:(错)It s a pleasure.(没关系)(正)Never mind.2 语内迁移(intralingual transfer)随着学习者在语言使用方面的不断进步,语际迁移错误会越来越少,到了中高级阶段,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目的语知识,因而,更可能依靠语言规则的类推原则等认知手段,这一时期的语言错误更多地来自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等,是由目的语内部原因造成语内迁移引起的。

如:过度概括构成名词复数的规则,便预测所有的名词变复数都是在词尾加 S 构成,而忽视了一些特殊变化,如foot的复数为feet而不是foots等。

3 文化迁移(cultural transfer)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礼仪、信仰和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者在学习或使用目的语过程中,有时会忽视这一点,将母语文化套用到英语中,从而导致错误的产生。

例如,因学习者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关于 问候语 (greeting form)差异,问候时说 w 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had lunch? ,这在英语中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问候语应该是 H ello H i Good morning。

五、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及纠错策略按照科德(P.Corder)的分类,学习者在学习的内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错误类型,所以,外语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待学生的错误。

对于形成系统前的语言错误,外语教师要多做解释,指出不对并提供正确的说法,不必逐点指出。

对待系统形成阶段的语言错误,外语教师应多引导,不要过早给予正确做法,要先解释,使学生对语言规则全面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正确运用。

对系统形成后阶段的语言错误,外语教师对学习者犯此类错误时稍加提醒即可。

如发现学习者此类错误较多时,应提供更多的语境,更多的机会让学习者实践外语,在运用中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在运用外语中逐步掌握外语。

对待学习者的 行为错误 和 能力错误 ,外语教师也应采取不同的纠错态度和策略。

此外,由于学习者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等方面的146差异,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学习者来说,纠错时应采取引导和暗示的间接纠错法,培养其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减少其心理压力。

对于心理素质较好的学习者来说,可以较多地运用直接纠错法。

总之,纠错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改变不正确的表达方式,促进英语学习。

教师对待学习者 错误 的态度及纠错策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语言学界对待错误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对错误的不容忍,到容忍,再到对错误的理性态度。

那种对错误加以全部纠正的作法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导致对正确表达的忽视,更重要的是使学习者产生焦虑情绪和挫折感,使学生的消极情感过滤(negative affection filter)升高,从而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二语习得。

然而过分忽视学习者的错误,也将使其语言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对错误应该加以区别对待,一些错误必须加以及时纠正,而另一些则可以暂时不管。

错误分析理论指出,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语言学习中的必经阶段。

因而,教师对学习者的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为了能使学习者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应对学习者的错误从 有错必纠 过渡到 因势利导 的做法,这样能够激发学习者大胆地用目的语进行尝试,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因此,教师在处理学习者的错误时,必须考虑到学习环境、不同的学习者、课程目的以及各个错误的性质等诸多因素,来决定是否纠错,纠正哪些错误和怎样纠错最有效,否则,就会打击学习者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给学习者造成心理压力。

六、结束语二语习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学习者通过错误反馈,逐步减少错误,最后达到完善的地步。

外语教学的改进和提高依赖于对学习者过程的了解,而错误分析理论正是通过分析外语学习者所出现的语言错误来提示学习过程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有助于我们预测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使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主动,对不同类型的错误及错误发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态度及纠错策略,特别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应持容忍态度,允许学生犯错误,从而提高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积极性,排除母语的干扰,领会目的语的规则,真正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1]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何自然.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4]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1994,(5).[5]郝兴跃.论外语/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2003,(1)[6]Corder,P.S.Err or Analysis and I nterlanguage[M].OU P,1981.[7]Brown,H.D.Pr inciples of Lang uage L ear ning and T each-ing[M].N.J.: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责任编辑 高继海]Error Analysi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ZHANG Yi(Foreign Languages Dep ar tment,H enan Adm inistrative College o f Politics and L aw,Zhengzhou450007,H enan,China)Abstract:Erro r analy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the stud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 e acquisition,every teacher inevitably encounters er rors of this kind or that made by second lang uage learners.Fro m the ang le of Er ror Analysis T heory",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 zing the natur e、types、reasons of errors and the kind of att itudes and str ateg ies of error corr ecting met hods teachers should have in or der to promote foreign lang uage teaching.Key words:error;error analysis;teaching1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