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遵从职业礼仪

遵从职业礼仪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参评教案
课题:遵从职业礼仪
授课教师:钟艳华
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一、教学课题
遵从职业礼仪
二、教案背景
1.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法律
2.使用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广西专供)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3.授课类型:新授课
4.授课时间:1课时
5.授课对象:农村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一年级学生
6.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号码贴纸2张
(3)4开任务书4张、签字笔4支.
(4)可连接到Internet的多媒体平台。

三、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遵从职业礼仪》是《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本节课重在让学生掌握求职、职场礼仪的基本规范,把握自己的人生,既是前几个节课内容的延伸与提升,也是对后几节课内容的铺垫,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网络资源和教材,了解什么是职业礼仪,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2)通过搜索、阅读资料、观看网络视频,掌握求职、职场礼仪基本规范的要点。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养成遵从职业礼仪的习惯;
(2)会利用百度搜索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职业礼仪对职业的助推作用。

(2)提高遵从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重点:掌握求职礼仪的基本规范。

难点:掌握职场礼仪的基本规范。

关键点:引导同学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四、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面试礼仪练习。

2.案例分析法:分析杜拉拉升职原因,讲解职业形象的构成,体会职业礼仪对职业的助推作用。

3.活动探究、组间分享法:
(1)教学现场随机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各自的任务所涵括的问题。

(2)以小组代表上台发言的形式,分享各小组的探究成果。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1.纵观整个探究活动,不是走过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深入问题情境并承担一定角色任务的“当局者”,有了学习的责任意识。

小组讨论有效参与面广,求职者的本色表现、发言代表的到位点评,阵阵掌声,说明学生们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活动过程中,我是一名成功的引导者,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研讨、协作、交流,发挥集体的智慧,落实重点,轻松地达到掌握求职礼仪基本规范的目标。

2.我紧密结合教材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运用真实的面试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三是运用百度搜索引擎教会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四是运用《杜拉拉升职记》这个热门案例让学生体会职业礼仪对职业的助推作用。

从课堂气氛、学生的神情可以看出,学生思维是积极地,都进入了专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获取知识,自然而愉快地锻炼能力,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