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版外科学配套课件 5 外科休克
第九版外科学配套课件 5 外科休克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外科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陈孝平 / 汪建平 / 赵继宗
《外科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
(二)创伤性休克(traumaticshock)
典型的创伤性休克包括小容量失血伴软组织损伤(股骨骨折、挤压伤),或低血容量、神经性、 心源性等类型休克的组合并迅速出现促炎因子的激活 治疗要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的重点在于打断促炎过程的推进,包括控制出血、扩容以纠正组 织缺氧,以及适当处理软组织的损伤
(三)休克的临床表现
关键是应早期及时发现休克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 ➢ 0.5多提示无休克 ➢ >1.0~1.5提示有休克 ➢ >2.0为严重休克
休克的临床表现和程度
(三)休克的临床监测
➢ 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为5~10cmH2O。当CVP<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高 于15cmH2O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若CVP超过 20cmH2O时,则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压。早期予吸氧,注意保温等 补充血容量 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 积极处理原发病 应在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后,及时施行手术处理原发病变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根本措施是改善组织灌注,并适时和适量地给予碱性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在充分容量复苏的前提下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脏器灌注压
第二节
• 休克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过敏 性休克等。其病理生理过程有共同点,也各具特点
• 休克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休克,重点是恢复灌注和对组织提供足够的氧, 目的是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80~10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正常值为36~44mmHg。休克时可因肺换气不足,PaCO2明显升高;PaO2低于 60mmHg,吸入纯氧仍无改善者则可能是ARDS的先兆
➢ 动脉血乳酸盐测定:正常值为1~1.5mmol/L,危重病人有时会达到4mmol/L ➢ DIC的检测:①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②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③血浆纤
各种因素导致组织灌注减少及休克的途径
(二)休克的分类
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外科最常见
(三)休克的病理生理
微循环 收缩期 扩张期 衰竭期
代谢
无氧代谢 酸中毒 能量代谢障碍
炎症反应
炎症介质释放 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脏继发性损害
休克组织灌注减少导致的恶性循环
维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降低;④3P(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和⑤血涂片中破 碎红细胞超过2%等 ➢ 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胃黏膜pHi等
(四)休克的治疗
治疗休克重点是恢复灌注和对组织提供足够的氧,目的是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 一般紧急治疗 如创伤制动、大出血止血、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维持血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一)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
可继发于以释放内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也可继发于非感染性疾病 共同的特点为均具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 ): ①体温>38℃或<36℃ ②心率>90次/分 ③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4.3kPa ④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10%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一)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shock)
大量血液丢失,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通常在迅速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时,即发生休 克 治疗要点 ➢ 补充血容量:可根据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来估计失血量 ➢ 止血:若在病人对初始的充分补液反应较差时,则要及时考虑仍有活动性出血,快速行再次 评估寻找出血点
--孙思邈
第5章 外科休克
授课人:XX XX
目录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重点难点
掌握 外科休克的概念,休克的临床表现
熟悉 各类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
了解 外科休克的治疗
第一节
概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外科休克概论
(一)休克的概念
• 休克(shock)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 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 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 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
A.初始补液后,重新测量生命体征、心肺功能、毛细血管充盈度、心率、皮肤状态等 B.测量以下其中2项:平均CVP;平均ScvO2;床边心血管超声;抬高下肢或补液试验,动态评估病人反应 7.若初始乳酸水平升高,则再次检测评估
• 休克(shock)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 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2015年版拯救全身性感染运动集束化治疗建议
拯救全身性感染运动集束化治疗建议 发病3小时内应完成: 1.检测血清乳酸水平 2.应用抗生素前行血培养 3.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4.低血压或乳酸≥4mmol/L时,予补充晶体液(30ml/kg) 发病6小时内应完成: 5.若在前一阶段初始补液扩容后,低血压未能缓解,应用血管加压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mmHg 6.若初始补液后持续性低血压(MAP<65mmHg)或初始乳酸≥4mmol/L时,选择以下任一项,重新评估血容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