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几何证明与计算

初三几何证明与计算


A. 3x3 2xy x x(3x2 2 y)
B. x yx y x2 y2
C.
2
a
28
a
5a
5 3
D. x2 4x 4 x 22
2. 已知抛物线 y 3(x 2)2 3 ,则其顶点坐标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3. 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6. 已知 P 是△ABC 内一点,联结 PA、PB、PC,把△ABC 的面积三等分,则 P 点一定是( )
A. △ABC 的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B. △ABC 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C. △ABC 的三条高的交点
D. △ABC 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4 分,满分 48 分)
调查,并将这部分学生自由支配的压岁钱数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至右的第一组人数为 8 名.请根
据所给的信息回答:
(1)被抽取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名;
(2)从左至右第五组的频率是

(3)若该校初三有 280 名学生,请估计初三年级约有 名学生能自由支配 400—500 元的压岁钱;
(4)若该校共有 1000 名学生,请问“该校约有 350 名学生能自由支配 400—500 元的压岁钱。”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A E
B
FD
C
例 9.(本题满分 12 分,第(1)题 5 分,第(2)题 7 分)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点 G 在边 BC 的延长线上,CE 平分∠BCD、
CF 平分∠GCD, EF∥BC 交 CD 于点 O . (1)求证:OE=OF; (2)若点 O 为 CD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 DECF 是矩形.
A.
8 x2 B.
m2 2m 1
C. m
1 m
D.
1 2
xy
4. 下列函数中,在定义域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是( )
A. y 2x
B. y 2x
C.
y
2 x
D.
y
2 x
5.
方程
2x
3y
11和下列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是
x
y
4 1
的方程是(

A. 3x 4y 20 B. 4x 7 y 3 C. 2x 7 y 1 D. 5x 4y 6
(1)若∠BAC∶∠BCA=3∶2,求∠D 的度数; (2)若 AD=5,tan∠D=2,求梯形 ABCD 的面积.
A
C D
例 2.(黄浦区 23)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 对角线 AC 与 BD 交于点 O,M、N 分别为 OB、OC 的 中点,又∠ACB=∠DBC.
(1)求证:AB=CD;
则∠A =
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 题,满分 78 分)
19.(本题 10 分) 计算: sin2 30 sin2 60 2sin30sin 60
20.(本题
10
分)求不等式组
1 x 5
2 x (3 x
1 的整数解。 1)
21.(本题 10 分)某校团委为了了解今年春节时学生自由支配的压岁钱数目,从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年 级: 初三
辅导科目:数学
课 时 数:3
课题
二模题中的几何证明与计算
教学目标
精选二模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题,帮助学生提高应对证明题的能力;提高解题规范性和 简洁性以及做题速度。
教学内容
一、例题分析
例 1.(黄浦区 21)如图 5,在梯形 ABCD 中,AD‖BC,
B
∠B= 90 ,AC=AD.
率是

17.
如图,已知 O 是△ABC 内一点,AD
1 4
AO

BE
1 4
BO
,CF
1 4
CO
.设
AB
a ,BC
b ,则用向量 a, b 表
示 DF =

A
M
D
C
B
第 18 题
A D
O E B
第 17 题
F C
18. 在 Rt△ABC 中,∠A<∠B,CM 是斜边 AB 上的中线,将△ACM 沿直线 CM 翻折,点 A 落在 D 处,若 CD 恰好与 AB 垂直,
(1)求点 E 到 BC 边的距离; (2)点 P 为线段 EF 上的一个动点,过 P 作 PM⊥BC,
垂足为 M,过点 M 作 MN//AB 交线段 AD 于点 N, 联结 PN.探究:当点 P 在线段 EF 上运动时, △ PMN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 △ PMN 的面积;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2)若 AD= 1 BC.求证:四边形 ADNM 为矩形. B 2
A
D
O
M
N
C
例 3.(长宁区 22)如图,△ABC 中,∠B 的平分线 BD 与∠C 的外角平分线 CE 交于点 P。求证:点 P 到三边 AB、 BC、CD 所在的直线的距离相等。
A
E
D P
B
C
例 4.(长宁区 23)某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为解决住户停车困难,将一条道路辟为停车场,停车位置如图所示。已
A
(第 22 题图)
例 6.(浦东区 23)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M=DM. 求证:(1)AE=AB; (2)如果 BM 平分∠ABC,求证:BM⊥CE.
E
A
M
D
B
C
例 7(青浦区 22).如图,在矩形 ABCD 中,E 是 BC 边上的点,联结 DE、AE,将△ DEC 沿线段 DE 翻折,点 C 恰
A E
B
D O F
C
G
课堂小练 1、(徐汇区 23 题)
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E、F 是边 BC 上的两点,且 BE=FC,DE 与 AF 相交于梯形 ABCD 内一点 O. (1) 求证:OE=OF; (2) 当 EF=AD 时,联结 AE、DF,先判断四边形 AEFD 是怎样的四边形,再证明你的结论.
7.最小的素数是

8.已知:⊙O1 的半径为 3,⊙O2 的半径为 4,若⊙O1 与⊙O2 内切,则两圆的圆心距 O1O2=

9.化简: 6 x 5

x 1 x(x 1)
10.方程 x 3 x 1的根是

11.已知实数 a、b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
化简二次根式: a2b =

12. 函数 (f x) 3 的定义域是


15.一人群中,如果有一人患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 121 人患了流感,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 x 人,则列
出关于 x 的方程是

16.为举办毕业联欢会,组织者设计了一个游戏,游戏者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指针指向“红”字时,
游戏者就可以获得一个指定一人表演节目的机会。若小亮转动一次转盘,他能获得这种指定一人表演节目的机会的概
A
D
O BE
FC
2、(闸北区 23 题) 已知:如图五,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AB=DC, 点 E 为边 BC 上一点,且 AE=DC. (1)求证:四边形 AECD 是平行四边形; (2)当∠B=2∠DCA 时,求证:四边形 AECD 是菱形.
A
B
E
D




C
二、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题,每题 4 分,满分 24 分) 1. 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正确的因式分解的是( )

x 3
a
b
O
第 11 题图
13. 如果一次函数图像经过 A、B 两点(如图),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2A
B
1
-1 O 1
第 13 题图
A
F
B x
O
C
D
第 14 题图
蓝红Βιβλιοθήκη 黄蓝 白黄



E蓝



红 黄白 红 白
第 16 题图
14. 如图 ,已知 O 是正六 边 形的 中心 ,由点 O 和 各顶 点 构成 的三 角形 中 ,可 由△ OBC 平 移得 到 的三 角形
好落在线段 AE 上的点 F 处. (1)求证:△ ABE≌△DFA;
A
D
(2)如果 AB=6,EC∶BE=1∶4,求线段 DE 的长.
F
B
E
C
例 8.(松江 21 题)已知:如图,在△ ABC 中,D 是 BC 上的点,AD=AB,E、F 分别是 AC、BD 的中点, 且 FE⊥AC,若 AC=8, tan B 2 ,求 EF 和 AB 的长.
知矩形 ABCD 是供一辆机动车停放的车位,其中 AB=5.4 米,BC=2.2 米,DCF 40 。请计算停车位所占道路的宽
度 EF(结果精确到 0.1 米)。 参考数据:sin40°≈0.64 cos40°≈0.77 tan40°≈0.84
m
AE
B
D
40°
n
C
F
例 5.(浦东区 22)小明不小心敲坏了一块圆形玻璃,于是他拿了其中的一小块到玻璃店去配同样大小的圆形玻璃(如 图),店里的师傅说不知圆形玻璃的大小不能配,小明就借了一把尺,先量得其中的一条弦 AB 的长度为 60 厘米, 然后再量得这个弓形高 CD 的长度为 10 厘米,由此就可求得半径解决问题.请你帮小明算一下这个圆的半径是多 少厘米. B C D
AN D
E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