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衡水金考卷政治分科综合卷(3)答案

2014衡水金考卷政治分科综合卷(3)答案

1.B【解析】此题借助货币汇率币值变动和劳动生产率变动,考查对汇率和价值量的计算,旨在考查学生经济计算能力。

该产品社会劳动时间缩短一半,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这是一件商品的价格是260÷2=130元。

如果按原来的汇率,一件商品的售价为130÷6.5=20美元。

此时人民币对美元贬值3%,意味着该产品美元价格会降低,即为20×(1—3%)=19.4美元,故答案为B。

2.D【解析】此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情人节来临,鲜花消费增加,所以①正确,排除②。

情人节人们纷纷购买鲜花,受到大众消费心理的影响,故③正确。

④属于材料的体现,不属于原因,故排除。

3.C【解析】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

伴随收入增长,食品支出减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加,可见①正确。

评价消费水平应看各种消费支出的结构,排除②。

图表表明低收入者食品支出所占比重大,可见③正确。

收入越高,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越少,并不意味着支出总量减少,排除④。

4.C【解析】此题考查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意义。

国有企业改革,凸显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故①正确。

国有企业改革能够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除②,选择④。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排除③。

5.D【解析】此题考查对股票的认识。

在公司盈利的情况下,员工可以活动股息和红利,排除①。

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关系,债券才是一种债务关系,排除④。

员工股买股票,并且承担有限责任,故②正确。

公司向员工派发股份,有利于提高员工收入水平,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故③正确。

6.A【解析】此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故①正确。

通过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不同,可见发展差距,故②正确。

提高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排除③。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体现,排除④。

7.C【解析】此题考查宏观调控的措施。

看病全额报销不切实际,故排除A。

国家不能直接限制药厂的生产,排除B。

此题与医生的收入无关,排除D。

药价上涨主要是流通环节加价所致,所以应该减少流通环节,答案为C。

8.D【解析】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通过美国对中国轮胎出口企业的制裁,可知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机遇共存,故②正确。

中国企业通过市场多元化,可以规避风险,故③正确。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排除①。

贸易摩擦可以避免,排除④。

9.D【解析】此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

通过电话等反映问题,属于民主监督的范畴,排除①,选择②。

公民举报违法现象,可以打击犯罪,保障公民权益,故③正确。

公民没有对国家事务的决策权,排除④。

10.C【解析】此题考查依法行政的表现。

人民法院属于司法机关,不属于行政机关,故排除①。

国务院就立法听取意见属于科学民主决策的体现,排除③。

②④属于依法行政的范畴,故答案为C。

11.C【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中国共产党能够依据社会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可见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①正确。

中国共产党能够依据时代任务,明确自身责任,可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执政方式的完善,排除②。

此题也没有强调如何为人民服务,排除④。

12.A【解析】此题考查国际社会相关知识。

通过中巴合作可见共同国家利益,①正确。

通过两国加强合作,促进发展,可见和平与发展的主题,②正确。

独立自主是外交立场,排除③。

当今国际社会合作、竞争并存,排除④。

13.D【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①本身错误,排除。

先进文化是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当前我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但符合群众需求的有通俗的,也有一些消极的文化,排除④。

吉祥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并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趣味,②正确。

通过吉祥物表达生活方式,③正确。

14.C【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排除②。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排除④。

通过徽文化的时间跨度和区域性,可见①正确。

通过文化传播,影响其他地域文化,可见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传播的关系,故③正确。

15.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黄梅戏源自人们群众的生活实践,可见②正确。

黄梅戏是由劳动群众创作的,可见①正确。

③④材料无体现。

16.C【解析】此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微公益是一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相互包容,排除②。

微公益强调帮助他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③正确。

微公益提升的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排除④。

17.A【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

贝克莱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答案为A。

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D凸显了意识的能动性。

18.C【解析】此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变”凸显了运动,“不变”凸显了静止,故答案为C。

ABD材料无体现。

19.D【解析】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

漫画反应了调研只是问问,没有深入实际,把握实际情况,答案为D。

此题讽刺调研者主观脱离客观实际的行为,排除②。

加强调研应该坚持主观见之于客观,排除③。

20.D【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作用。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能脱离客观存,排除①。

此题没有阐明哪种认识正确,哪种认识错误,排除④。

不同认识对转基因技术的反映侧面不同,可见意识的自觉选择性,②正确。

对转基因技术的不同评价,可见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不同,③正确。

21.D【解析】此题考查联系的观点。

对原有联系的打破也可能会导致事物倒退,排除①。

此题没有凸显矛盾的特殊性,排除④。

通过新技术的采用,建立了新的工作流程,②正确。

新技术正确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且在施工中也把握了系统优化的方法,③正确。

22.D【解析】此题考查量变与质变,以及矛盾特殊性。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发质变,排除①。

如果速度超出一定的范围,会导致地球卫星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所以我们要控制量的积累,故②正确。

此题没有涉及认识由正确向错误的转变,排除③。

不同的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情况,可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正确。

23.C【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观点。

通过主要任务可见主要矛盾,排除②,选择①。

此题没有体现社会意识的超前与滞后,也没有凸显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排除③。

农村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但是每年的呈现形式又不同,可见矛盾的特殊性,④正确。

24.A【解析】此题考查人生价值。

通过对社会的奉献,可见①②正确。

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获得,排除③。

④材料无体现。

25.答案:(1)①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分)②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2分)③有利于基本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2分)(2)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提案权。

省人大代表广泛调查民意,使得政策的修改更好地反映民意,适应社会发展。

(2分)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和省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和立法权,为浙江省“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实提供法律保障。

(2分)【解析】第(1)问考查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

结合材料,抽取有效信息。

材料主要涉及城乡人口流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所以我们应该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要求来分析。

第(2)问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

通过材料中的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可见此题分析应该立足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的权力、民主集中制原则来分析。

26.答案:(1)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2分)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

(2分)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品结构,树立竞争优势。

(2分)(2)①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2分)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分)【解析】第(1)问考查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

通过材料可知,此题主要涉及到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合理、科技落后、市场单一,所以应该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竞争优势和市场多元化来分析。

第(2)问考查政府相关知识。

通过政府转变工作方式,可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通过企业审批制度和公共服务,可见政府的职能。

通过听取民意,可见政府决策。

通过依法行使,及时公布,可见依法行政和自觉接受监督。

28.答案:(1)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食品添加剂的产生,及其作用都源自食品工业的发展。

(2分)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对食品工业的促进作用,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验证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2分)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伴随人类实践水平的发展,人类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将会不断深化。

(2分)示例二:该观点具有片面性:①人们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我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危害,还不可能形成完全认识。

(2分)②认识受到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主观条件的限制,立足实践,也有可能形成错误性的认识。

(2分)(2)①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诚信文化的培育,将对市场主体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2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倡导诚信教育,有利于商家诚信经营,采取自觉行动,从根源上消除食品安全顽疾。

(2分③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

加强诚信建设,可以打造文化环境,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2分)【解析】第(1)问,考查认识论。

可以从两种观点来分析。

一种是赞同。

可以立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分析。

另一种是反对,可以立足认识的反复性来分析。

第(2)问,考查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立足诚信进行发散思考。

首先诚信属于文化的范畴,其次诚信属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的范畴。

所以立足文化范畴来分析,应该强调文化、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道德建设。

立足材料,还应把握诚信与人的关系、诚信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29.答案:(1)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四有”公民。

(2分)②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

(2分)(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开展“四德工程”建设,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了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2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在“四德工程”建设中,从群众生活实际出发,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分)(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矛盾分析法。

树立创新意识。

坚持发展的观点。

(只要言之有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给2分。

)【解析】第(1)问,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

“四德工程”建设,属于道德建设的范畴。

“四德工程建设”源自群众,主体是群众,可见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