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唯有科学才能扫除迷信,才能确立真正信仰
。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提倡科
学,实际上也是提倡民主。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
太太出门要跟从, 太太命令要服从, 太太说错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 太太花钱要舍得。
15分钟后,他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 是这样写的:“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你用了12个字,而我的文言文电报却只 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意4义):①影冲响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
年人的思想空前解放。 • ②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场民主与科学的洗
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须言之有物
内容
不作无病之呻吟
情感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体
•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 本质。
敢与夏了,除,天 同地天,长非一啊 您合下冬江是辈! 断到起天、山子我 绝一了雷黄没也要 !起大声河有不和
——胡适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 平等。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三纲五常传 统道德。
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 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到半夜,才从字缝 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
3.内容(前期)“先生我:可们以认救定治现中在国只政有治这上两、位
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
——陈独秀 •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为什么要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呢 ? (1)是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 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阻碍社会进步、箝 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伍等等。所以要“民 主”;唯有民主才能实现社会解放、思想解 放,社会进步。 (2)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
(2)传播过程
• 1.早期:李大钊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第一人。
• 1918年《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 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2.促进: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3.扩大:早期共产党有组织地进行宣传
• 4.实践:建立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
(2)阵地 包
北大(蔡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鲁迅

1898年
独 秀
李大钊
创立。 1917年
蔡元培
请鲁迅
为北大
设计的
校徽
辜鸿铭
愚昧、迷信、麻木不仁
•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 热吃下。
• 这样的人血馒头,什 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
• 血馒头能治好小栓子的病
吗?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怎 样的面貌?
• 局限性:①对东西方的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 绝对肯定的局限性。
• ②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思考: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二• 1.、背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期)
• (1)中国先后学习西方制度,但都失败了。 • (2)巴黎和会使中国人认清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 (3)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思想上,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西方启蒙思想传入,冲击传统思想。
• 2.过程
(1)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 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 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 序幕。
1915年前北大师生问候语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 动作) 众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升官发财!
毛泽东
周恩来
邓中夏
瞿秋白
本课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1915年陈独 秀在上海创 办《青年杂 志》
初期
后期
提倡民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马克思主义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他们主张
地主阶级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学习西方
的技术
维新派(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
革)命派(民主共和
他们学习西方的 政治制度

结果
转向
失败
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
一、新文化运 动
1.背景:
经济: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进 一步发展,民 族资产阶级力 量壮大,要求 实行民主政治。
漫画《老猿百态图》
政治上,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帝国主义 侵略加深。
,雪隆都了断你 我,隆干丘绝相 才天,枯陵。爱
乃冬无上 敢雷绝邪 与震衰我 君震山欲 绝夏无与
雨陵君 雪江相 天水知 地为长 合竭命
乐观
这株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也掘去, 哈哈!好了
胡适是第一个提出把文言文变成白话文的人,他当时也 面临很大压力。有一个学生问胡适:白话文就没有缺点 吗?白话文语言不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 说:“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来电报, 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事 我复电拒绝。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 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两个字,就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思考: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结果?
• 瑞珏是个良家女子,深深地 爱着丈夫觉新。在她临产时 ,正逢高老太爷去世,家人 为了避免“血光之灾” (产 妇的血光会冲犯到死者身上, 公公与儿媳妇相克),把她 赶到城外冰冷的小屋去分娩 ,最终在难产中含泪而死。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第15课《新文 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课件
2020/8/25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 放的影响。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 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 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
温故知新
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推动中国走向 近代化,先进的中国人做过哪些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