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信息部年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主管部门不仅推出了远期交易、短期融资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举措,而且,债券市场走出了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
因此,年的债券市场,无论对于主管部门来说,还是对于投资者和筹资者而言,都是一个“丰收年”。
一、债券市场价格走势(一)总体走势、宏观经济运行平稳,资金宽裕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我国经济在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平稳着陆。
全年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前三季度同比增长%,前个月同比上涨。
全年各月呈高开低走的态势。
年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同比增幅超过,存贷差进一步拉大。
月末,同比增长%,增幅比去年同期高个百分点。
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年同期高个百分点。
由于居民储蓄和企业定期存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万亿元,同比增长。
、债券市场:“牛市”特征明显在经济运行平稳,资金宽裕的条件下,年我国债券市场走出了强势上升的行情。
中国债券总指数从年初的点上升到年末的点,上升了点,涨幅达%。
银行间债券总指数从年初的点上升到年末的点,上升了点,涨幅为%。
交易所国债指数从年初的点上升到年末的点,上升了点,涨幅达%。
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全年平均下移。
曲线中端(年期)下移幅度较大,平均下移,短端和长端下移幅度较小,平均为 。
图 中国债券总指数表 年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期限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平均图 国债收益率曲线1年3年5年7年 10年 20年、货币市场利率震荡下行年,受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公开市场操作、经济走势预期以及季节6 5 4 3 2 1 004.12.3105.8.105.10.2605.12.31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总体震荡下行。
银行间债券市场隔夜回购()利率和个月央票的发行利率,分别从年初的%和%,下降到年末的%和%。
全年分别下降和,跌幅为%和%。
图隔夜回购利率(二)阶段特征观察中国债券总指数和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将债券市场全年的走势分为个阶段:第一阶段,月日到月日,债券指数强势上攻。
年前个月,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我国经济在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平稳着陆。
投资者对经济过热和升息的预期逐步减弱。
除了在一、二月份出现较大的波动以外,同比增幅逐月平稳回落。
年月日,人民银行下调了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利率这使得债券市场资金更显宽裕。
受此影响,我国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强势上扬的行情,债券指数一路上行,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
中国债券总指数从年初的点上升到月日的点,上升了点,涨幅达%。
收益率曲线平均下移,中期债券的收益率下移幅度较大。
在该阶段的货币市场,个月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一路走低,从年初的%,下降到%,下跌了近。
银行间债券市场隔夜回购()利率从年初的%下降到%,下跌了。
之前,利率在月日达到最低的%。
货币市场利率在该阶段后期的逐步上升,抑制了指数的进一步上扬。
第二阶段,月日到月日,指数高位盘整。
月份公布的经济和金融数据影响了债券市场的走势。
由于月份公布的月数据高于市场预期,以及国际油价不断高企使得投资者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增强。
然而,由于月份的增速明显快于,特别是信贷出现年月以来首次负投放,货币和债券市场资金面仍保持宽松。
这使得市场看法产生分歧,商业银行等大型机构仍然积极买入,中小机构则出现减仓迹象。
中国债券总指数开始震荡并小幅回调,从点下降到月日的点,下降了点。
收益率曲线整体小幅上移个基点,其中,短端下移,长端上移,出现了陡峭化趋势。
该阶段的货币市场,个月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维持在%的水平。
银行间债券市场隔夜回购利率从%下移到%,小幅下跌。
第三阶段,月日到月日,债券指数继续上升。
月份同比指数为,涨幅明显回落,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降低。
同比增幅仍然高于,并超出预定目标,资金面持续宽松。
中国债券总指数在经历了一个月的调整以后,再次上攻,从点上升到全年的最高点,点,上升了点,涨幅为%。
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均下移。
短端下移幅度较小,长端下移幅度较大,曲线趋于平坦。
该阶段货币市场,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从%,上升到%,上升了。
利率则继续保持跌势,从%下降到%,下跌了。
第四阶段,月日到月日,指数出现下跌。
月下旬,央行领导多次表达对低利率的担忧,并提示了债市的投资风险。
此外,美联储连续加息,增加了热钱的套利成本,也为央行调控提供了空间。
央行采用了天正回购,并加大了央票的发行力度,有效地改变了市场成员的预期。
中国债券总指数从点下降到点,下降了点,跌幅为%,创全年最大跌幅。
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平均上移。
短端上移幅度较小,长端上移幅度较大,曲线变得陡峭。
该阶段货币市场,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从%,上升到%,上升了。
利率也触底反弹,从%上升到%,上升了。
第五阶段,月日到月日,指数重启升势。
由于月和月份的同比涨幅分别为和,基本在市场的预期范围之内。
这两个月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加快,存贷差进一步拉大。
货币供应量增长持续高企,打消了市场对资金面趋紧的预期,“宽货币、紧信贷”的格局仍未发生大的变化。
随着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减弱,债券市场资金宽裕的格局再次显现。
虽然货币市场利率仍然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升势,但并没有给债券市场的转头向上带来太大的阻碍。
中国债券总指数从点上升到年末的点,上升了点,涨幅为%。
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均下移,短端(年)小幅上升约,中长端平均下移约。
该阶段货币市场先扬后抑,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从%,上升到%后趋于稳定,上升了大约。
利率在月日回升到%后开始下跌,月末为%,下跌了。
二、债券发行市场(一)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年,我国债券市场记账式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量为期、亿元(面值),分别比去年增长%和%。
图年债券发行期限分类以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为主的短期债券发行量增长显著。
从发行期限来看,年期以下的债券发行量占%。
其中,年期以下(含)占%,年期占%。
从债券品种来看,发行面额增幅最大的依次是企业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和商业银行债(%)。
年债券发行总量(面额)依次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国债(%)和短期融资券(%)。
与去年相比,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行量的市场占比分别增加和个百分点,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则分别降低和个百分点。
图年债券发行类别(二)票据发行以一年期和三个月期为主年,公开市场共发行央票期、亿元(面值)。
票据期限以一年期和三个月期为主体,两者占总发行量的%。
从全年发行规模来看,下半年央票的发行量大于下半年。
月份开始,央行票据的发行量明显加大。
图央票发行结构图央票发行量三、债券存量分析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债券余额为万亿元,比去年增长%。
从债券品种来看,商业银行债、央行票据和企业债的增长较快,涨幅分别是%、%和%。
年末,国债、央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市场比重分别为%、%和%。
与去年末相比,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和商业银行债的市场余额占比分别增加、个和个百分点,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分别减少和个百分点。
从债券持有结构来看,保险、基金和四大国有银行的债券持有量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和%,非金融机构、信用社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债券持有量减少较快,降幅依次为%、%和%。
年末,机构债券持有量依次为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城市商业银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基金(%)。
与年末相比,四大国有银行的债券持有的市场比重增加了个百分点,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信用社的持有比重分别降低了和个百分点。
从债券余额的待偿期限来看,年期以下和年以上的债券余额比重为%。
其中,待偿期在年以下(含)的占比为%,年为%,年以上为%。
与年末相比,待偿期年以下、年和年以上的债券余额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和%,而年期的债券余额则减少了%。
与年末相比,待偿期为年以下的债券余额的市场比重增加了个百分点,待偿期为年的债券余额则降低了个百分点。
表债券余额待偿期结构待偿期限比重(%)年以下年年年年年以上图债券余额待偿期结构四、债券流通市场年我国债券市场交易结算笔数有所减少,交易结算面额则明显放大。
全年交易人民币债券交易结算总量为万笔、万亿元,分别比去年降低%和增长%。
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成交量为万笔、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和%;交易所市场债券成交量为万笔、万亿元,分别比去年降低%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成交笔、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和%。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增长较快、总量结构分析从交易品种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和买断式回购增长较快。
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结算量为万笔、万亿元。
其中,现券交易结算万笔、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和%;质押式回购交易结算万笔、万亿元,分别比去年降低%和增长%;买断式回购交易结算笔、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和%;远期交易成交笔、亿元(面值)。
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和全部交易的换手率分别为和,与年的和相比,分别增长%和%1。
1 换手率等于现券或全部交易结算平均托管面额的比值。
平均托管面额为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
买入卖出净买入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0.0 -2,000.0 -4,000.0 -6,000.0()现券交易结算分析从债券品种来看,企业债、商业银行债和央行票据的现券交易量涨幅较大。
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各类债券的现券交易结算面额的市场占比依次为央行票据 (%)、政策性金融债(%)、国债(%)、短期融资券(%)和商业银行债(%)。
与去年相比,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和商业银行债的市场占比分别增加了、和个百分,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则分别下降了和个百分点。
从投资者来看,股份制银行、基金、城市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现券交易结算面额较大,市场占比依次为%、%、%和%。
年现券净买入的机构为四大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和基金,净买入面额依次为亿元、亿元和亿元;现券净卖出的机构为城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净卖出面额依次为亿元和亿元。
图 现券买入卖出情况从债券剩余期限来看,年现券交易主要集中在中短期债券。
年期以下的债券成交量占全部现券成交面额的%,其中,年期(含)以下的债券占%,年期债券占%,年期债券占%。
表 各剩余期限债券现券交易表期限 笔数面额(亿元) 比重(%)(](](](](]( )从现券结算行情来看,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只债券发生现券交易结算。
交易天数最多的债券是,交易天数为天,几乎每天都有交易。
有只债券的交易天数超过天,债券待偿期限均匀分布在年以内。
有只债券的交易天数超过天,债券待偿期限均匀分布在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