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课件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到达 A 的速度为 v0,通过 AB 段和 BC 段所用的时间为 t,则有
l1=v0t+12at2① l1+l2=2v0t+2at2② 联立①②式得 l2-l1=at2③
3l1-l2=2v0t④ 设 O 与 A 的距离为 l,则有 l=2va20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 l=(8(3ll12--ll21))2⑥ [解析二]利用 AB 段和 BC 段的时间相等求解 设由 O 到 A、B、C 的时间依次为 t、t1、t2, 由 t= 2ax有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
运动学是中学物理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之一,也是 历届高考的重点.高考涉及到的知识主要包括参考系、 质点、位移、路程、速度、速率、平均速度、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和离心现象等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 周运动等各种运动遵循的规律以及对s-t图、v-t图的 理解与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及其应用.并 且运动学的考点很容易与动力学、动量与能量、电学 等知识点融为一体,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直线运动问题 例1已知 O、A、B、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 l1,BC 间的距离为 l2,一物体自 O 点由静 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 A、B、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 AB 段与 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 O 与 A 的距离.
【命题立意】考查运动学问题. 【分析与解答】[解析一]如图所示.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关系式
加速度 a 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是中学阶段主要研究的一种运动.但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公式较多,不少同学感觉到不易记住.其实只
要弄清各个公式的区别和联系,记忆是不困难的. ((12))一两个个定基义本式公:式加:v速=度v0的+定at义和式s=a=vtv=-vt v0t0+. 12
[解析四]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解(右图)
由于 B 是 AC 的时间中点,得
2vB=vA+vC 利用右图的关系可得
vvAB=
l l+l1
vvCB=
l+l1+l2 l+l1
解得 l=(8(3ll12--ll21))2
[解析五]利用速度—位移公式和运动学推论求解 a=l2-t2 l1 vB=l1+2t l2 l+l1=v2a2B 解得 l=(8(3ll12--ll21))2
④速度反向延长线交水平位移的中点 四、圆周运动 物体运动轨迹为圆周或圆弧的运动.如果任 意相等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或圆弧)相等,则为匀 速圆周运动,用弧长 s、时间 t 度 v、角速度 ω、周期 T、向心加速度 a 描述运动
情况,其关系是 v=st、ω= t 、v=ωr、T=2ωπ ,
a=vr2=ω2r=2Tπ 2r,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 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合外 力充当向心力,F 向=ma.
t=
2l a
t1=
2(l+l1) a
t2=
2(l+l1+l2) a
依题意有 t1-t=t2-t1
解得 l=(8(3ll12--ll21))2
[解析三]利用“匀加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 过程的平均速度”求解
vA= 2al vB= 2a(l+l1) vC= 2a(l+l1+l2) 由 2vB=vA+vC 解得 l=(8(3ll12--ll21))2
v20+2 v2.
2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
间内的位移之比:
sⅠ∶sⅡ∶sⅢ…=1∶3∶5…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位 移内所用的时间之比:
Δ t1 ∶ Δ t2 ∶ Δ t3 … = 1 ∶ ( 2 - 1) ∶ ( 3 - 2)…
二、追及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 相遇问题分为追及相遇和相向相遇两种情 况,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讲,相遇是指同一时 刻到达同一位置.相遇的物体必然存在以下两个 关系:一是相遇位置与各物体的初始位置之间存 在一定的位移关系.若同地出发,相遇时位移相 等为空间条件.二是相遇时物体的运动时间也存
①第 1 秒、第 2 秒、第 3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3∶5∶…
在一定的关系.若物体同时出发,则运动时间相 等;若甲比乙早出发Δ t,则运动时间关系为 t 甲 =t 乙+Δ t.要使物体相遇就必须同时满足位移关 系和运动时间关系.
求解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①物理公式法、 ②图象分析法、③数学判别法
求解此类问题的基本步骤: (1)分析各个物体的运动特点,形成清晰的运 动情景.
小结与拓展 直线运动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基 本公式法及特殊处理法两种.
基本公式法主要是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 本公式:vt=v0+at;s=v0t+12at2;v2t -v20=2as 求解问 题.
特殊处理方法有: (1)时间与位移均分的特殊比例求解法.主要是运 用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下面两个特殊比例进 行求解: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列出位移方程,根 据运动情景列出运动时间的关系和位移间关系方 程.
(3)挖掘隐含的临界条件,特别是两物体速度 相等时的物理意义.
(4)联立方程求解.
三、平抛运动与类平抛运动的规律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 v0 方向为 x 轴正方向,力的方向 为 y 轴正方向,建立如右图所示 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对任 一时刻 t.
at2. (s3=)三vt个-推12a论t2 式:s=-v t=v0+2 vt,v2-v20=2as,
(4)三个结论:
①一个特征:Δ s=aT2,物理意义是做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
Hale Waihona Puke 移差相等;②两个中点的速度公式:时间中点 v t =-v =
v0+2 v, 位移中点 vs= ③两个比例2式:
①位移 分位移 x=v0t,y=12at2
合位移 s= (v0t)2+(12at2)2,tan φ = at 2v0
φ 为合位移与 x 轴夹角. ②速度
分 速 度 vx = v0 , vy = at , 合 速 度 v = v02+(at)2,tan θ =vat0
θ 为合速度 v 与 x 轴夹角 ③位移偏向角 φ 与速度偏向角 θ 的关系: tan θ =2tan 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