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l~3题。
经过辨析可以发现,庄子的“得意忘言”论是其整体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于“言”“意”关系的认识与其尊“天”贵“无”的理念宗旨密切相关。
庄子对形上至高权威的推尊,更多表现为对“天”的崇尚。
在《庄子》一书中,“天”“天道”“天机”“天理”等概念共出现了数百次之多。
“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形全精复,与天为一”,此乃以“天”为万物之终极归宿,要求万物安顺于“天”之安排而向其回归——“去知与故,循天之理”“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以天为宗”,这是认为“天”乃世间规则之颁行者,万物应师法于“天”,而非硁硁于自我偏狭的智识与是非之见。
“天也,非人也”“忘人,因以为天人矣……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诸论,则是通过批判与“天”相对立的有形众生之代表——“人”,来昭示无形之“天”的权威性与主宰性。
而正如徐复观所言,“庄子常使用‘天’字以代替原有‘道’字的意义”,庄子之“天”与老子之“道”的精神内核相同,皆为“无”。
在他看来,“道枢”之可贵,在其能“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而“环中”正是对“无”的譬喻。
同样,其所谓“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的“未始有物者”,亦是“无”的另一种表达。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道不可有,有不可无”“以无为首”诸论,皆表明庄子所理解的“道”之本质乃“无”;“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等话语又指出,“无”亦是“天”之精神。
可见,“天”即“道”,“天”即“无”,庄子的尊“天”之学与老子思想相仿,皆以“无”为核心理念,表现出贵“无”的价值旨趣。
(摘编自熊忭《庄子言意观之本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庄子的“得意忘言”论对于“言”“意”关系的认识与其尊“天”贵“无”的理念宗旨毫无关联。
B.庄子对形上至高权威的推尊,更多表现为对“天”“天道”“天机”“天理”和对人的崇尚。
C.万物安顺于“天”之安排而向其回归,因为“天”乃世间规则之颁行者,万物应以自我师法于“天”。
D.庄子之“天”与老子之“道”的精神内核相同,皆为“无”,可见“天”即“道”,“天”即“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天”等概念在《庄子》出现数百次之多的事实,论述了庄子尊“天”贵“无”的思想。
B.文章大量引用庄子言论,使论述的内容更加真实充分,观点更加可靠,论证更有说服力。
C.引用“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阐明万物应师法于“天”,一切听从天命的安排。
D.文章通过辨析“天”与“无”的关系,得出庄子的尊“天”之学与老子思想相仿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庄子的“得意忘言”论是其整体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贵“无”的价值旨趣。
B.倘若“硁硁于自我偏狭的智识与是非之见”,就不能安顺于“天”之安排而向其回归。
C.《庄子》诸论通过批判有形众生之代表“人”,来昭示无形之“天”的权威性与主宰性。
D.《庄子》常使用“天”字以代替原有“道”字的意义,表明庄子对老子的超越与创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陈凯茵)一谈起夜间消费,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都出奇的一致——“撸串、喝酒、蹦迪、唱K……”实际上,除了以上这些“传统”夜间消费,还有很多“非典型”的方式。
比如向深夜延伸的文化消费。
这个夏天,北京多家博物馆将推出夜场活动。
国家博物馆自7月28日起每周日延长至晚上9点闭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8月11日至15日将举办一年一度的“博物馆之夜”,举办以“绿地球之夜”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中国园林博物馆7月31日至8月4日举办“仲夏夜之梦——夜宿最美博物馆”活动。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7月至8月推出多场“暑期消夏”系列活动,包括“电影之夜”“相声之夜”“夏夜跳蚤市场”等。
此外,第七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于7月底至9月底举行。
据介绍,本届消费季将重点挖掘文化活动夜间消费市场潜力,鼓励有条件的商场、剧场、影院、园区等场所,延长营业时间,发展夜间经济。
消费季期间,将有超过60项主题活动提供夜间消费服务。
根据阿里巴巴此前发布的夜经济报告,观影观演等文化消费成为夜经济的新亮点。
夜晚去电影院看电影或剧场看演出,成了不少人每星期固定的娱乐方式。
从大麦网的统计可以看出,观看演出最活跃的五个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杭州。
而根据淘票票统计,观影最活跃的五个城市是广州、上海、深圳、北京、杭州。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评测,2019年最受夜场欢迎的五大影片为:《流浪地球》《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疯狂的外星人》《扫毒2天地对决》《飞驰人生》。
大麦网方面认为,未来与旅游结合的休闲展览将有更大的夜场发展空间。
话剧歌剧、音乐会、曲苑杂坛等现场娱乐演出时间通常是19:00-22:00,其因特定的演出时间成了夜间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成都、济南、天津等地相继出台的新一轮促消费政策,有利于打造“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升级,激发城市活力。
今年7月,北京发布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共十三条,措施中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逢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开放夜间参观,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活动。
4.下列不属于...“非典型”方式的夜间消费活动的一项是()(2分)A.高考结束后,小明与同学们相约去夜上海撸串、喝酒、蹦迪、唱K,彻底放松了一把。
B.云南中学师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的以“绿地球之夜”为主题的活动。
C.暑假,很多同学参加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的“仲夏夜之梦——夜宿最美博物馆”活动。
D.参观了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之后,当夜,我们又在那里观看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相声演出。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七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将重点挖掘文化活动夜间消费市场潜力,发展夜间经济。
B.有条件的商场、剧场、影院、园区等场所,可延长营业时间,举办主题活动提供夜间消费服务。
C.夜晚去电影院看电影或剧场看演出,成为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每星期固定的娱乐方式。
D.观影观演等文化消费成为夜经济的新亮点,北京、上海、杭州等成为最活跃的城市。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夜间消费由传统的吃喝玩乐方式延伸至文化消费的“非典型”方式,丰富了大众的夜生活。
B.北京发布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促进了消费升级,激发了城市活力。
C.话剧歌剧、音乐会、曲苑杂坛等现场娱乐演出与旅游结合成了夜间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D.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活动,只是为了刺激消费增加收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旷野与城市(毕淑敏)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墨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
我所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迹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
人们多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
比如常说“城乡差别”“城里人乡下人”,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
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
唯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
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
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
如果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
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
旷野是宁静的,城市喧嚣不已。
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人们为了从一个城市越来越快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发明了各色各样的交通工具。
人们用最先进的通信手段联结一座座城市,使整个地球成为无所不包的网络。
可以说,人们离开广义上的城市已无法生存。
我读过一则登山报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勇敢者,在返回营地的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且无法营救。
人们只能通过卫星,接通了他与家人的无线电话。
冰暴中,他与遥距万里的城市内的妻子,讨论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姓名,飓风为诀别的谈话伴奏。
几小时后,电话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唤的是旷野永恒的沉默。
我以为这凄壮的一幕,具有几分城市和旷野的象征,城市是人们用智慧和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
在城市里,到处是文明的痕迹,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被甲执兵,无坚不摧。
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
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溢光流彩的文明。
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地接受着。
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
尼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
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市,以满足种种需要,旷野日益退缩着。
但人们不应忽略旷野,漠视旷野,而要寻觅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
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
要知道,人类永远不可能以城市战胜旷野,旷野是大自然的肌肤。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选自《毕淑敏散文精选》)7.请结合全文,说明文中“旷野”的含意。
(4分)答:8.文章开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答:9.作者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以城市战胜旷野”,你同意她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答:二、古诗文阅读(2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选自课文《兰亭集序》)(二)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