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定法

常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定法


综上所述,我们有以下重要结论:
P
级数
n1
1 np
当 p 1时, 收敛.

p
1 时,
发散.
当 p 1时,
级数 1 1 1 1 1 称为调和级数,
n1 n
23
n
调和级数是发散的.
几何级数
aqn

|
q
|
1
时,收敛于 1
a
. q
n0 当 | q | 1时,发散.
二、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定法
n1 n 1
级数
1 发散.
n1 n(n 1)
× 另解 (1) 1 1, 又级数 1 发散,
n(n 1) n
n1 n
级数
1 发散.
n1 n(n 1)
(2)
1 1 3n
(1)n,又级数 3
(1)n收敛, n1 3
级数
1 收敛. n1 1 3n
利用比较判定法判定正项级数的敛散性,需要 找一个已知敛散性的正项级数作为比较级数.
即 un 的部分和数列有上界, un 收敛.
n1
n1
由(1)用反证法可证(2).
1. 比较判定法
定理 设有级数 un, vn,其中 0 un vn(n 1,2, ),
n1
n1
(1) 如果 vn 收敛,则 un 也收敛;
n1
n1
(2) 如果 un 发散,则vn 也发散.
n1
n1
根据级数的性质,定理中的条件 0 un vn(n 1,2, ), 可放宽为:存在正整数 N 及正数 k,
n1
从而我们有正项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
正项级数收敛 其部分和数列 sn有上界.
例 1 讨论 p-级数
1
n1 n p
1
1 2p
1 3p
1 4p
1 np
的收敛性.


p
0
时,lim n
un
lim
n
1 np
1
p 0,发散. p0

p 1时,sn
1
1 2
1 3
1 ,作函数 n
y 1 的图形, x
1. 比较判定法
定理 设有级数 un, vn,其中 0 un vn(n1,2, ),
n1
n1
(1) 如果 vn 收敛,则 un 也收敛;
n1
n1
(2) 如果 un 发散,则vn 也发散.
n1
n1
证明 (1) vn 收敛,其部分和数列有上界 (设为 ),
n1
又 un vn, sn u1 u2 un v1 v2 vn ,
由图可知 1 n1 dx n nx
y 1
x
sn
1
1 2
1 3
1 n
n1 dx ln(n 1) 1x
所以 sn没有上界,发散.
p-级数
n1
1 np
1
1 2p
1 3p
1 4p
1 np
当 p 0 及 p 1时,发散.

0
p 1时,sn1
1 2p
所以 sn没有上界,发散.
1 np
1
y
1 2
n1
|
un
|
收敛.


lim
n
n2un
s,则
lim n2
n
|
un |
|
s
|,
由上述推论知 | un | 收敛.
n1
此时我们也称 un 绝对收敛.
n1
2. 比值判定法(达朗贝尔判定法)
定理

n1
un
是正项级数,如果lim n
使 0 un kvn,(n N ). 利用比较判定法判定正项级数的敛散性,需要
找一个已知敛散性的正项级数作为比较级数.
常用的比较级数是几何级数,p-级数.
例2 判定级数 (1)
n1
1 n(n
1)

(
2)
n1
1
1 3n
的敛散性.
解 (1) 1 1 ,又级数 1 发散,
n(n 1) n 1
第二节 常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定法
一、正项级数及其敛散性的判定法
正项级数的概念
如果级数 un的通项 un 0,则称其为正项级数.
n1
若 un 是正项级数,则其部分和数列 sn 单调增加.
n1
如果部分和数列 sn 有上界,则正项级数 un 收敛;
n1
如果部分和数列 sn 没有上界,则正项级数 un 发散.
n1 2n 1
nn3 3

(1)
lilmim( nn
2(2nn?111)3)3nnl
1 2
0
0,

1 发散,
6 n1
n
(
n
6 n
n3 发散.
)n
n1 (2n 1)3 n
(2)
lim
n
2n 1 (1)n
lim( 2n )n lim(1 1 )n 1 .
n 2n 1 n 2n 1
的敛散性知,
p
q np

pq (2)
时,
n1
lim n
sin
q
1 np
收敛,当
pq
ln(1
1
1 n2
)
1
0,又
时, sin
n1
q
1 np
1 收敛, n1 n2
发散.
n2
n1
ln
n2 n2
1收敛.
例4 判定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1)
n3
; (2) (
n
)n .
n1 (2n 1)3 n
n1
n1
特别地,若 l 0, vn 收敛 un 收敛.
n1
n1
若 l ,vn 发散 un 发散.
n1
n1
例3 判定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1) (1)
n1
sin q
1 np
(
p
0, q
0);
sin q lim
1 np
1 0,由
n 1
(2)
n1
n1
1 qn
ln
n2 n2
1.
1 n
ln(n 1)

p
1 时,作函数
y
1 xp
的图形,
y
1 xp
(
p
1)
由图可知
1 np
n dx n1 x p
(n 2,3, )
o
1
234
x
sn
1
1 2p
1 3p
1 np
1
2 dx 1 xp
n dx n1 x p
1
ndx 1 xp
1
1 (1 p1
1 n p1
)
1
1 p1
所以 sn有上界,收敛.
e
2

(1)n 收敛,
(
n
)n 收敛.
n1 2
n1 2n 1
推论

un 为正项级数,如果
n1
lim
n
n
p
un
l
0,
则当 p 1时,级数收敛;当 p 1时,级数发散.
如果
lim
n
n
pun
0,且
p 1,级数收敛;
如果
limHale Waihona Puke nnpun
,且
p 1,级数发散.
例5

lim
n
n2un
存在,证明
如果所需判定的正项级数收敛,则需找一个通项 较大的收敛的正项级数作为比较级数.
如果所需判定的正项级数发散,则需找一个通项 较小的发散的正项级数作为比较级数.
从而在实际问题中,直接应用比较判定法有 很大的盲目性,且也很不方便. 为此我们给出方便实用的比较判定法的极限形式.
定理(比较判定法的极限形式)

n1
un,
n1
vn
为正项级数,
如果
lim
n
un vn
l
0,
则 un 与 vn 有相同的敛散性.
n1
n1
证明 当
n
lim un l n vn N 时,有
0, | un vn
l|
对于 0
l 2
l , N 0,
2
l 2
vn
un
3l 2
vn,
由比较判定法知 un 与 vn 有相同的敛散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