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秦文学 课件

先秦文学 课件



农事诗 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 活动。如《七月》等。
宴飨诗
以君臣、亲朋欢聚宴飨为主要内容, 反映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体现周初靠血缘 亲缘关系、礼乐以及通过这些活动巩固统治 的目的。 如《小雅·采菽》赞诸侯来朝周王赏赐, 《彤弓》赞周王宴会赏赐有功诸侯,《小 雅·鹿鸣》等。

第1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概说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诗经》作品讲析
第一节 《诗经》概说
一、《诗经》的产生年代
二、《诗经》的编订和体制 三、《诗经》的功能 四、《诗经》与乐舞的关系 五、《诗经》的传播
《诗经》的编订
采诗说
献诗说
删诗说
《诗经》的体制
《诗经》本来有311篇,其中 南陔、 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六 篇笙诗,有目无辞, 故现存305篇,都 是歌词。 根据乐调和内容不同,分风、雅、颂 三类。

指十五国风,各诸侯国的土乐,包 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 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 十五诸侯国的民歌,共160篇。 小雅74篇,共105篇。 鲁颂4,商颂5。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成就
一、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二、以抒情言志为主流,奠定了中国诗歌乃
至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 三、《诗经》的形式 四、《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句式、结构、语言特点
基本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或有二言至九言的
各种句式。四言为二节拍,节奏感强,韵律 整齐。 篇章结构上用重章叠句。 双声叠韵词、叠字的运用 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以少总多, 情貌无遗 。
孔颖达《正义》说:“其钓鱼之法维何
《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宋朝朱熹在《诗集传》中的说法流传最广: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郑玄《周礼》“大师”注:
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 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 劝之。
《卫风· 竹竿》“藋藋竹竿,以钓于淇。
——《毛传》云:“兴也,藋藋,长 而杀(纤小)也。钓以得鱼,如妇人待 礼以成为室家。”
《召南· 何彼秾矣》:“其钓维何?维斯
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郑笺 :“钓者以此有求于彼。何 以为之乎?以丝为之纶,则是善钓也。 以言王姬与齐侯之子以善道相求。”

怨刺诗 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反映厉王、 幽王时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 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变风、变雅之作, 反映丧乱,针砭时政。 如《雨无正》(《小雅·节南山之什》), 《何草不黄》,《伐檀》《硕鼠》、《墙有 茨》《南山》《载驱》、《黄鸟》等。


征役诗 或正面描写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强烈自 豪感,充满乐观精神,或写征夫厌战、思妇闺怨 情绪。如《卷耳》《伯兮》《东山》《采薇》 婚恋诗 比重较大,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 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 生活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 来痛苦的弃妇诗。主要集中在国风中。如《召 南·野有死麕》《邶风·静女》(恋爱约会), 《周南·汉广》《秦风·蒹葭》(爱情可望不可 即),《鄘风·柏舟》《郑风·请仲子》(恋爱 受阻)《谷风》《氓》(弃妇)
郑众(郑玄《周礼》“大师”注引郑众语):
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
刘勰《文心雕龙· 比兴》:
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 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钟嵘《诗品序》: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 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第四节
《诗经》作品选读
一、《周南· 关雎》 1 关于“周南” ①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南为古国名,在今陕西,周王把它分 封给周公旦、召公奭做采邑。 ② 方玉润《诗经原始》: 周是地名,在雍州岐山之阳,南即周 以南之地,召亦地名,为召以南。
雅,朝廷正乐,指西周王畿乐歌,有大雅 31篇,
颂,宗庙祭祀乐歌,多为舞曲。有周颂31篇,
“风”主要是各地民歌,国是地域 的意思。其中周南、召南偏在南方,具有 南音的特点,故称“南”。

“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 是在以朝廷为代表的各级官府场合演奏的 官乐。其中“大雅”用于诸侯朝会; “小雅”用于贵族宴享。作者主要是贵族 官吏,
用鸟的食鱼、啄鱼来象征男子求爱,有
征服与占有异性的意义在内。而汉代早 已由野蛮转向文明,那种野蛮的性掠夺、 性征服,自然不能被儒家君子所赞成, 于是鱼鹰转换为具有“鸳鸯之性”的鸟, 这种误读,反映了民族社会生活及婚姻 观的变化与民族追求和谐、温柔的心理 趋向。
另如:将钓鱼与嫁娶联系在一起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内容多是对先君先祖的祭祀、祈祷和歌 颂,只有个别篇章记述了农业生产状况, 具有史料价值
《诗经》的功能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社会教化的功能。主要用于宗庙祭祀、 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具有典礼、讽谏、 娱乐、外交等功能。 陈诗观风 献诗陈志 赋诗言志 教诗明志
秦以后《诗经》的传播
汉初传授《诗》有四家。
今文三家:齐诗 鲁诗 韩诗 古文一家:毛诗
辕固生 申培公 燕人韩婴 鲁人毛亨、赵人毛苌
今文诗三家南宋以后失传,今传本为毛诗。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宗教祭祀诗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大多以祭祀、歌颂 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 颂先公先王的德业功绩。 如《噫嘻》《丰年》、《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
2关于关雎① 源自一多《诗经通义》云:鸠,比喻女性,这种鸟雌雄情意专一, 其一或死,其一也就忧思不食,憔悴而 死,笃于伉俪之情。故诗人用以起兴, 比喻淑女之宜配君子。

雎鸠本是凶猛之鸟,《关雎》乃是 以雎鸠之求鱼象征男子求爱,而汉儒却 视其为贞鸟,并视“关关雎鸠”为雄雌 和鸣,以喻夫妻和谐,雎鸠由猛禽转变 为贞鸟,这是由历史变迁而造成文化误 读的范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