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人才外流分析
六、对策与建议
• 1、出台鼓励科技人才创业的政策 •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坚
决破除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陈腐观念, 为高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 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按人力资本的生产要 素分配制度;落实对科研人员的工资津贴、 科研经费、住房、保险、家属就业、子女 入学等优惠政策。
六、对策与建议
中国人才外流分析
一、人才外流的概念
• 人才外流问题研究的先驱者格鲁贝 尔在其著作《人才外流经济学》中 将人才外流定义为“在一国接受训 练而在另一国居住和工作的高技能 者的迁移”。
(二)主观原因
• 3、人才开发投资相对不足 • 我国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为5773元,比2000年的7310元下降了21%,这 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7
五、中国人才外流产生的影响
• (3)国际竞争力的损失 • 当今,非经济因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日
渐上升,人才的地位日渐重要。我国人才 外流,不但意味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削弱, 而且我国人才往往流向科技发达的美日欧 发达国家,增强对手的国际竞争力,使我 国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国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无疑是较低的,中国的 国民素质从整体上而言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这些不利因素本身已构成对中国经济发展 的很大制约,而宝贵的人力资源流失更加 重了这一制约。
五、中国人才外流产生的影响
• 2、弱化了国家科学技术潜力。中国外流人 员主要是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本科生、研 究生,甚至博士生。他们素质较高,年龄 适中,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而他 们大量涌向国外必然导致国内高技术人员 的短缺,弱化国家科学技术潜力,减缓国 际科技进步速度。
• 或用颁发补助金的方式。如法国。法国医 学基金会从1997年开始设立了鼓励高级研 究人员回国补助金制度,很快得到许多人 的申请。
结语
• 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应适时 完善自身,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改革机 制,改善人才的待遇,营造重视人才、尊 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 这样,一方面留住人才,防止或减少本国 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吸引人才回流并引进 外国优秀人才,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激烈 竞争,化挑战为机遇。
• 4、国内人才创业环境不理想
• 知识失业,分为显性和隐性,隐性的知识失业表 现为人才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 据国家科委1997年抽样调查表明,能够在工作中 发挥全部能力的人才占14.6% ,而有30%的人才 基本不能发挥作用。
五、中国人才外流产生的影响
• 1、人力资源的流失 •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指标居世界前列,
• 2、高薪聘请或颁发补助金,吸引其回国 • 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机制,给科技人
才的重大成果和发明予以大奖,制定优惠 政策。 • 成功例子:韩国建立大德科学城,发展高 科,多途径网络人才 • 各国都不惜重金聘请外流的科学家和工程
师回国工作,向他们提供比国外相当甚至 或更为优越的工资待遇或良好的居住条件 和环境。如新西兰、印度和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