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的位置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的动、静脉走行
脾动脉起自腹腔动脉,沿胰腺上缘走行至 脾门附近处分成数支进入脾,其管径4~5mm; 脾静脉伴行于脾动脉下后方,紧贴胰腺的后方 走行,由脾门处的3~6个较大的静脉分支汇合 而成,脾门处脾静脉的宽径为5~8mm。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二、脾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一)探测仪器
脾的探测选用高分辨力超声诊断仪,探头 频率为3.5~5.0MHz,仪器增益条件与肝超声 探测相同。 探测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空腹探测图像 更清晰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二)探测体位和途径 1.右侧卧位 是常规采用的一种体位。常用 于脾厚径和长径的测量。 2.仰卧位 显示脾与肾、胃、膈的关系等。 3.俯卧位 不常采用。此体位常用于脾较小、 肺气肿或右侧卧位、仰卧位探测不清的患者。
第二节 脾疾病疾病的超声诊断
sp
m
中央型脾破裂
脾实质内血肿: 脾实质内血肿: 脾轮廓光滑完整,脾不大或局限性肿 大。脾实质内不规则无回声区。
脾包膜下血肿: 脾包膜下血肿:
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包膜完整,呈局限性。 隆起包膜下方与实质间可见新月形或梭形无回声区 环抱脾实质。脾实质呈受压现象。
脾破裂: 脾破裂:
脾形态失常, 包膜连续中断,破裂处边缘不规整, 脾脏周围见不规则无回声区。粉碎性脾破裂时,脾 大变形,脾区无正常脾组织。腹腔见游离液性暗区。
鉴别诊断: 根据外伤史及典型的声像图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关 键在于警惕性,对可疑病例应仔细询问病史,如受伤情况、 部位、既往有无脾肿大史、左侧肋骨是否骨折等,尤其是 发生于脾上极或内侧的较轻脾破裂,可因脾外伤裂口较小、 较浅,脾外形及包膜无明显改变,而使声像图无明显改变。 对此,不宜过早排除破裂,应在72小时内连续超声检测, 必要时4周内定期随访。脾破裂声像图应与脾脏囊肿性疾病 如脾囊肿、脾包虫病、脾囊性淋巴管瘤等,它们的共同特 点为脾实质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显示,边缘清晰, 后方回声增强,与梭形的脾包膜下血肿相似,结合外伤和 声像图的动态变化,可资鉴别。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厚径的测量
第二节 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三)脾外伤 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真性脾破裂:破损累及脾包膜,引起程度不 同的出血。 (2)中央型脾破裂:破裂发生在脾实质内。 (3)包膜下破裂:引起包膜下血肿
。(1)真性脾破裂: 脾包膜及脾实质均受损。声像表现为脾体积形 态正常或失常,包膜连续性中断或模糊不清,实质 回声杂乱不均,呈不规则弱回声或增强回声区,内 可见不规则无回声,脾周及腹腔内可见游离暗区及 杂乱回声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二)脾超声测量 1.脾长径测量 通过左侧肋间扫查显示脾最大长轴断面图像, 测量脾上极最高点到下极最低点的间距,即为脾 长径。正常值范围为8~12cm。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长径测量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2.脾厚径测量 通过左侧肋间斜断面清晰显示脾长轴切 面的脾门及脾静脉,测量脾门到脾膈面的间 距即为脾厚径。正常值范围为3~4cm。
检查注意事项: 脾外伤超声检查,在能清晰显示脾脏的情况下, 应尽量减少病人的翻动。病情危急但需要进行检查 时,应提醒临床医生先进行抗休克等治疗,待病情 稳定或配备抢救措施后进行检查,以免超声检查过 程中出现意外。脾外伤超声检查存在假阴性,如超 声未能明确脾破裂的直接征象,胆腹腔内出现游离 液体时,应结合临床,不能完全排除脾破裂的可能。 部分脾外伤病人可出现延迟性破裂,常在外伤后数 天至2周内出现,而在外伤后的当时出现超声检查 无异常发现,因此必要时复查!
。(2)中央性脾破裂: 仅脾实质受损,未波及边缘,形成实质内血肿。 声像表现为脾体积增大,轮廓清楚,包膜连续完整, 局部实质回声杂乱不均,边界不清,内可见单个或 多个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腹腔内未见游离暗 区及团块。
。(3)包膜下脾破裂: 脾实质受损,且波及边缘但脾包膜未受损,形 成包膜下血肿。声像表现为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 包膜连续,局部可见隆起,包膜下见大小不等的月 牙或梭形无回声区,若为陈旧性包膜下血肿,其内 可见线网状回声及杂乱回声,实质回声可杂乱不均, 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腹腔内多无游离暗区。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三)扫查方法 1.左肋间斜断面扫查 2.前倾冠状切面扫查 3.左上腹部横断面扫查 4.左侧背部扫查 5.左肋下斜切扫查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左肋间斜断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左上腹部横断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前倾冠状切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三、正常脾声像图表现和超声测值 (一)正常脾声像图 1. 外形及轮廓 正常脾的肋间斜切面略呈 半月形,膈面整齐而光滑,部分被肺气遮挡; 脏面略凹陷,有特征性的脾门切迹和脾血管断 面。 2.脾实质回声 正常脾实质回声呈分布均 匀的点状中低回声,强度一般稍低于肝组织实 质回声。
脾破裂超声诊断
掇刀人民医院彩超室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 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超声诊断学》CAI课件 课件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的构造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二)脾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脾位于腹膜腔内左季肋部后外侧, 脾位于腹膜腔内左季肋部后外侧,处于第 9~11肋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其长轴与第 肋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 ~ 肋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 其长轴与第10 肋骨一致。脾面前方与胃底及胃体相邻, 肋骨一致。脾面前方与胃底及胃体相邻,其 后方与左肾及左肾上腺相贴, 后方与左肾及左肾上腺相贴,其下方与结肠 脾曲相接,脾门与胰尾相邻。 脾曲相接,脾门与胰尾相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