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版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瓦尔登湖(节选)

粤教版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瓦尔登湖(节选)

◎第1课《黄山记》◎第2课《瓦尔登湖(节选)》◎第3课《巩乃斯的马》第2课瓦尔登湖(节选)本课话题——自然一、从课本中积累“或许上溯到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之时,那个春天的早晨,瓦尔登湖已经存在于天地间,甚至可能就是那个清晨,随着飘拂而来的蒙蒙细雾和习习南风,撒落下一阵金色的春雨,打破了宁静的湖面。

成群结队的野鸭和天鹅在湖上遨游,它们并不知晓被撵出乐园这件小事,它们只是沉醉于这纯净的湖水。

”《瓦尔登湖》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梭罗对于瓦尔登湖的热爱,热爱那纯净的湖水,热爱那柔和的春雨,热爱那在湖面上成群结队的野鸭和天鹅,热爱那里的一草一木,这份热爱是对大自然万物的纯情,背后是梭罗热爱生命本真,追求自然之美的一种高尚情怀!二、从生活中积累昆明西山经历了30多年的毁林开矿、取土采砂采石,使滇池丧失了自然净化的水功能,湖底污染物淤积、水质富营养化、蓝藻暴发成灾、大量水生野生动植物灭绝,滇池变成水质恶化的重度污染湖泊。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张正祥为国保环境、为民保家园:他与盗伐森林的山贼搏斗,左腿被砍成重伤;在治理和消灭蓝藻的科学试验中,他将自己承包的 14亩荒滩和水淹田,变成了《A系统多功能高快循环灭藻工程新技术》项目研究试验基地;他多次同手握权利、疯狂毁林的不良村官和老板们做斗争,浑身伤痕累累,家里的承包田也被没收……在国务院总理批示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建设部的全力支持下,滇池、西山风景名胜区和滇池自然保护区33个大、中型开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被全面取缔封停。

滇池的治理还在进行。

现在,张正祥仍天天在滇池沿岸巡逻,肩负着保卫滇池的神圣职责。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奏响了热爱自然、追求本真之歌。

三、从名言中积累1.背离自然也即背离幸福。

——塞·约翰逊2.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培根3.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西塞罗4.我们的座右铭,众所周知是服从自然生活。

——辛尼加5.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卢梭一、作者简介真诚拥抱自然的作家——梭罗亨利·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

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十六岁即进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学习。

次年,大思想家爱默生到哈佛大学作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宣扬先知先觉的智慧,而正是这一次演讲,给了梭罗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他的人生。

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本来前程似锦,但他避开闹市,住到爱默生家中。

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

梭罗受超经验主义领袖爱默生影响很深。

著名作品有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

二、背景回放寻觅心灵的宁静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爱默生住地的附近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

美国的国庆节那天,梭罗住进了自己盖起来的湖边小木屋。

梭罗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的现象心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

在这间小木屋里,他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不是逃避人生,而是在探索人生。

《瓦尔登湖》便是他这段生活与思想的真实记录。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终年不涸.(h é) (2)俯瞰.(k àn) (3)黛.绿(d ài) (4)渲.染(xu àn) (5)湛.蓝(zh àn) (6)霓.虹(n í) (7)寒光熠.熠(y ì) (8)糅.进(r óu) (9)一泓.湖水(h ón ɡ) (10)菖.蒲(ch ān ɡ) (11)上溯.(s ù) (12)璀璨..(cu ǐ c àn)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1)涨⎩⎪⎨⎪⎧上涨.(zh ǎn ɡ)涨.红了脸(zh àn ɡ)(2)露⎩⎪⎨⎪⎧露.水(l ù)露.脸(l òu)(3)澄⎩⎪⎨⎪⎧澄.碧(ch én ɡ)澄.清(d èn ɡ)(4)弄⎩⎪⎨⎪⎧捉弄.(n òn ɡ)弄.堂(l òn ɡ)2.语境辨析法(5)他仗着父亲的权势在乡间横.(h éng)行霸道,做事蛮横.(h èng)不讲理。

(6)每当傍晚,在这一片水泊.(p ō)中,停泊.(b ó)着几十艘打渔归来的小船。

二、写准字形 (1)⎩⎪⎨⎪⎧ 湖p àn(畔)羁b àn(绊)搅b àn(拌)(2)⎩⎪⎨⎪⎧ 深su ì(邃)su ì(隧)道su ì(燧)石(3)⎩⎪⎨⎪⎧清ch è(澈)车zh é(辙)ch è(撤)消(4)⎩⎪⎨⎪⎧ xu àn(渲)染xu ān(喧)闹xu ān(宣)泄(5)⎩⎪⎨⎪⎧x ī(嬉)戏福x ǐ(禧)x ī x ī(嘻)(嘻)哈哈(6)⎩⎪⎨⎪⎧清x ī(晰)x ī(蜥)蜴x ī (淅)沥三、用准词语 (一)明确词义(1)不足称道:不值得称赞。

(2)罕有其匹:很少有与它相当的。

(3)历历可数:(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清楚楚可以数得出来。

(4)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5)深不可测:水深得难以测量,形容很深,也比喻难以捉摸或揣测。

(6)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辨析正误]现在股市的形势让人觉得深不可测....,但作为一名资深股评人,他却觉得对行情的变化了如指掌....。

辨析:“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此处说的是“股市行情变化”,显然不当,此处宜用“洞若观火”。

(二)易混辨析1.融解vs 溶解vs 熔解[明大意]本文细腻地描绘了瓦尔登湖的优美景色,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湖水的颜色变化,沁人心脾,引人入胜,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情怀,表明自己对深邃、清澈、平和、恬静的生命的追求,是自然主义的精神的体现。

[理脉络]一、阅读第2~3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2段作者为什么要写康科德湖水的变化? [对应考点:分析写作手法的作用]答:参考答案:这样写是为了和瓦尔登湖的颜色进行对比,从而更体现出瓦尔登湖的颜色变化更为出奇。

2.第3段是分几个层次写湖水颜色的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对应考点:把握作品思路]答:参考答案:第3段是分三个层次来写湖水颜色的变化的。

①先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湖水呈现的颜色,重点突出“它同时兼备了两种颜色”,比作者家乡的湖泊更迷人。

②接着宕开一笔,写其变幻莫测的色彩是如何形成的。

③然后写“泛舟湖上”对湖水色彩的观察,详细描写了宁静的瓦尔登湖变幻莫测的色彩。

二、阅读第4~6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第4段是怎样写湖水的清澈的? [对应考点:分析写景的方法]答:参考答案:首先从盛满水的玻璃杯的颜色导入,并且用“我们这里的河水”直接下望的颜色和瓦尔登湖的颜色形成对比,表明瓦尔登湖水很深并且晶莹清澈。

4.第5段“斧子掉到湖中又钩起来”这一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答:参考答案:衬托湖水的清澈,反映作者的心跟这一派美丽幽静的自然景象已融为一体,也揭示了作者闲适、悠然自得的心境。

5.第6段作者写游泳的感受的目的是什么? [对应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答:参考答案:这一段作者写在湖中游泳的感受,湖水清可见底,没有一处是污浊的,并且居然连一棵水草都没有,即使在湖边所见到的很少的水草也和湖水一样清净无垢。

这里作者换了另一个角度描写湖水的清澈见底。

三、阅读第7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6.如何理解“(部落)一个又一个消失了,但湖水依旧清纯、碧绿,一个春天也没漏掉”这句话?[对应考点:理解句子的含意]答:参考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一种欣喜和赞叹,情景相融,使景物增添了情的色彩、情的光辉。

7.本段写到“蒙蒙细雾”“习习南风”“金色的春雨”和在湖上遨游的野鸭、天鹅等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答:参考答案:这些景物的描写,充分说明了瓦尔登湖不仅美丽、纯洁,而且充满生机。

也充分抒发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深厚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写法归纳]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描写文章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描写最突出的是在最后一段,“或许上溯到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之时,那个春天的早晨,瓦尔登湖已经存在于天地间,甚至可能就是那个清晨,随着飘拂而来的蒙蒙细雾和习习南飞,撒落下一阵金色的春雨,打破了宁静的湖面”,引入神话传说,美不胜收。

2.细节处逼真,引人遐想文章的动人之处往往在细节,本文的细节描写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如第4段“犹如大理石一样洁白,更出奇的是,四肢放大了,扭曲了,形体怪异”,关于人潜泳其中的描写极为细腻,有力地衬托出湖水的魅力。

[应用指导]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促进作用。

那么,在作文中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1.选好典型细节细节是主要人物的细节,是展示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细节。

2.调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事物要描写得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时,就需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做细致的观察。

3.精心锤炼词语细节描写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精心锤炼,做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4.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针对练笔]校园花圃里,种了很多花。

请仔细观察,写一个片段,运用细节描写表现花儿开放的情景。

答:参考答案: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花园里。

迷蒙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黯淡多了。

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花蕾,会不会开呢?我看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忽然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

那一片片花瓣像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如玉,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瓦尔登湖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处十分静穆的名胜,梭罗之所以选择瓦尔登湖,或许有这样一些因由:——行使人生的权利。

关于风景,梭罗喜欢这样两句诗:“我勘察一切,像一个皇帝,谁也不能够否认我的权利。

”身在市廛,勘察大自然,是不可思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