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河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导学案 印前签字: 班级: 姓名: 课 题: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年 级: 八年级 科 目: 物理
设 计 者: 马学军 内 容 学习注解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技能: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
知道械效率总小于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注重效率的科学态度。
重点:理解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难点:有用功、额外功的理解、机械效率计算。
学习过程:
一、知识提要: 第3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和额外功:
(1)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
(2)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工作时并非需要的,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3)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
2.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表达式:W 总=W 有+W 额
(2)公式:总
有W W =η ①η:汉语拼音读法是aita ;②η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无单位;③η <100%。
(3)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① 减轻机械自重;② 使摩擦力减到最小。
二、巩固复习
1.功的定义:力学中, 。
计算公式: 。
2.功率的定义: 。
计算
公式: 。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1.有用功和额外功。
(1)导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效率”这个词,例如学习效率、工作效率等。
利用机械帮助我们完成某项任务,也会涉及效率问题,我们称为机械效率。
要研究机械效率,就要先研究使用机械做功的情况。
(2)例如:工人把重120N 的建筑材料装在重5N 的口袋里提到2m 高的平台上。
思考:这个例子中工人做了多少功?哪些功是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哪些
功并非我们需要,但是为了达到工作目的不得不做的?
分析:工人做了 J 的功,其中 J 必须, J 并非需要,但不得
不做。
(3)阅读课本P85-86上面这部分内容。
(4)小结:像上面的例子中, 叫有用功。
叫额外功。
,叫总功。
表达式: 。
2. 机械效率:阅读课本P86的上机械效率前两段内容。
小结:额外功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人们使用各种机械时,总希望额外功做得少些,即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些,这个比例,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来表示,各种机
内容学习注解器的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功越接近总功,能量浪费就越少。
(1)定义:。
(2)公式: 100%
(3)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机械效率通常用
表示。
(4)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一是;二是。
(5)例题: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
功是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10N/kg。
四、当堂检测(8分×10+20分=100分)(请勿提前做)
1.机械效率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η= _________;
利用机械做功时,因为总是要做额外功,所以总功_______有用功,机械效率总
_______1。
(大于/小于/等于)
2.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滑轮组工作时,所做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是____________。
3.如果利用一台机械做功时,有用功为60J,额外功为20J,则总功为________,
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4.一体重为400N 的小明由于找不到其它的机械.只好亲自动手将100N 重的物
体搬到3 m高的楼上。
他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J ,他的效率是________。
5.课后第2题。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写在反思横线上)
反思:
审批意见:审批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