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通信课件第六章

个人通信课件第六章


(5)高速传输、交换和信号处理可用性发展的需求。
(6)数据处理和图像处理,多媒体终端技术的发展的需求。
2012-6-20
22
6.1.4 B-ISDN业务
2 B-ISDN与ISDN的差别 (1)传输带宽 ISDN仅能向用户提供2Mbit/s以下的业务。 (2)传输媒介 N-ISDN以目前使用电话通信网为基础,其用户线采用双绞线, 而B-ISDN中,用户线和干线均采用光缆。 (3)速率配置 N-ISDN各种通路的比特率需预先确定好,而B-ISDN使用虚通 路,其比特率不必预先确定。 (4)业务处理 ISDN传送语音为主,B-ISDN可传送各种数字服务数据。 (5)交换模式 ISDN使用电路交换,而B-ISDN则使用异步转移模式 (ATM)。
(4)在所有的运行环境和不同的用户密度下,对任何类型的终端 都可提供业务的灵活性。
(5)促进不断引用各种通信新业务,从有限的数字移动网业务逐 步扩大到固定电信网业务,综合业务数字网业务,进而到智 能网业务,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多媒体业务。
2012-6-20 4
6.1.1个人通信业务的定义、目标和要求
一、 用户终端业务 用户终端业务是在用户终端协议互 通基础上提供终端间信息传递能力的业 务,该类业务包括电话业务、紧急呼叫 业务、短消息业务和语音邮箱业务等。 1 电话业务 2 紧急呼叫业务 3 短消息业务 4 语音邮箱业务
2012-6-20
27
6.1.5 IMT-2000 业务
二、 承载业务 承载业务提供了在两个网络终端接口间的信息传递 能力。移动终端MT控制无线信道使信息流成为终端设备 TE能接受的信息。移动终端MT作为PLMN一部分通过 无线接口与PLMN内的其他实体互通。CDMA能陆续向 用户提供1200~14400bit/s异步数据、1200~14400bit/s分组 数据及交替语音乐会与1200~14400bit/s数据等承载业务。
(2)分组方式的承载业务
① 虚呼叫和永久虚电路业务; ② D信道上的非连接型业务;
③ 用户信令业务。
2012-6-20 17
6.1.3 ISDN业务
(2)用户终端业务
ISDN的用户终端业务是一种面向用户的 通信或信息处理业务,由网络和终端设备共同 提供,包含了OSI模型l~7层的全部功能。用 户终端业务是在人和终端的接口上提供,而不 是在S/T参考点上提供,因此用户终端业务既 包含了网络的功能,又包含了终端设备的功能。
2012-6-20 16
6.1.3 ISDN业务
承载业务可分为电路交换方式的承载业务和分组交换方式的承载 业务两大类。 (1)电路交换方式的承载业务 ① 64 kbit/s、8 kHz结构,不受限制的数字信息业务。 ② 64 kbit/s、8 kHz结构的话音业务。 ③ 64 kbit/s、8 kHz结构,3.1 kHz音频信息业务。 ④ 64 kbit/s、8 kHz结构,交替用于话音/不受限制的数字信息 业务。
2012-6-20
18
6.1.3 ISDN业务
7种常见的用户终端业务。
(1)电话(Telephony) (2)智能用户电报(Teletex) (3)传真(Telefax) (4)可视图文(Videotex) (5)用户电报(Telex) (6)高保真电话业务(Telephony 7kHz) (7)微机通信(PC-Communication)
第六章 个人通信的业务、业务量 与频谱分配
Hale Waihona Puke 2012-6-201
6.1 个人通信的业务
一、个人通信业务的定义、目标和要求 无线通信技术除了单一的话音业务,还可以提供数据、
传真、视频、无线上网等业务。其最高业务速率要达到2Mbit
/s。同时还可以做到: ①能够接入大型商用数据库; ②能够接入包括娱乐和教育节目的数字影像数据库; ③能够提供具有语音识别和手写体识别等功能的简单人机
2012-6-20
8
6.1.3 ISDN业务
(1)ISDN是以综合数字电话网(IDN)为基础发展 而成的通信网。 (2)ISDN支持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3)ISDN支持电话及非话等各种通信业务。 (4)ISDN提供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便于各种用户 终端接入。 (5)ISDN采用OSI的分层结构,可以逐步扩充和发 展网络功能。
二、ISDN的业务及应用
ISDN基本业务是指ISDN向用户提供的基本服 务,它是由承载业务和用户终端业务两种基本业 务组成。
2012-6-20
14
6.1.3 ISDN业务
图3-1-2 ISDN的承载业务和用户终端业务
2012-6-20 15
6.1.3 ISDN业务
(1)承载业务
承载业务是单纯的信息传送业务,由网络提供,任务是将信 息由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而不做任何处理,承载业务只说 明通信网的通信能力,与终端类型无关。 承载业务是ISDN交换机提供的信息传送能力。ITU-T主要从 以下6个方面来定义每一项ISDN承载业务: ① 信息传送方式; ② 信息传送速率; ③ 信息传送能力; ④ 信息传送结构; ⑤ 通信的建立; ⑥ 对称性。
2012-6-20
19
6.1.3 ISDN业务
(3)补充业务
用户在使用承载业务和用户终端业务时,还可以要 求ISDN提供额外的功能,这是对电信业务的补充业务, 补充业务总是和承载业务或用户终端业务一起提供,它 不能单独存在。原CCITT在I.251~I.257建议中定义了 一批补充业务。
2012-6-20
两个ISDN用户通过两个具有ISDN功能的交换 节点建立接续时,如果仅采用一般的No.7信令系统, 就无法传递ISDN业务特有的信息,因而需要建立 ISDN的互连机制,No.7信令方式中ISDN用户部分 (ISUP)是实现ISDN的必要条件。
2012-6-20
13
6.1.3 ISDN业务
1 、ISDN基本业务
2012-6-20
9
6.1.3 ISDN业务
2. ISDN的组成
ISDN的组成及与现有各种网络的关系
2012-6-20 10
6.1.3 ISDN业务
3.ISDN用户-网络接口
用户-网络接口是用户设备与通信网的接口。 (1)网络终端1(NT1):NT1包含OSI第一层的功能。
(2)网络终端2(NT2):NT2又叫智能网络终端。它可以包含 OSI1~3层的功能。 (3)一类终端设备(TE1):是ISDN的标准终端,符合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协议。 (4)二类终端设备(TE2):非ISDN标准终端,不遵循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规定,例如X.25协议的分组型终端和模拟话机等。 (5)终端适配器(TA):完成适配功能,使TE2能接入ISDN标准接 口。
三、个人通信业务的要求 1、一般业务要求 (1)用户对业务的不同需求应不受地区或运营者的 限制。 (2)为便于计费和结帐,提供验证和鉴权规程,借 以支持用户身份模块(UIM)功能。 (3)为通信业务提供多种安全等级。 (4)按用户请求,为漫游提供位置保密。
2012-6-20
5
6.1.1个人通信业务的定义、目标和要求
2012-6-20 11
6.1.3 ISDN业务
4.通路类型和接口结构
(1)通路类型 通路是提供业务用的具有标准传输速率的传 输信道。 (2)接口结构 已经标准化的ISDN用户-网络接口有两类, 一类是基本速率接口,另一类是基群速率接口。
2012-6-20
12
6.1.3 ISDN业务
5.ISDN的局间信令
20
6.1.3 ISDN业务
2.ISDN的业务特性
(1)ISDN业务的标准化 原CCITT为ISDN定义了国际上共同提供的业务,以及为实现这 些业务,终端和网络所需要实施的功能和程序,使ISDN业务便于推 广和使用。 (2)ISDN业务的综合性 ISDN能够通过一对电话线为用户提供多种综合业务,包括电话、 数据、传真、图像、可视电话等多种业务,为用户带来了许多方便。 (3)提供ISDN业务的经济性 ISDN能够在一对用户线上最多连接8个终端,并且可以使3个以 上的终端能够同时通信。
2012-6-20
24
6.1.4 B-ISDN业务
二、 B-ISDN的应用 基于PSTN的可视电话系统
基于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会议分类:会议室型、桌面型视频会议系

基于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 1.远程监控系统组成:远程监视和远程控制 2.监控系统与视频会议的区别
2012-6-20 25
6.1.4 B-ISDN业务
2012-6-20 6
6.1.2 PSTN业务
一、电报(telegraphy) 二、电话(telephony) 1.可视电话(video-telephony) 2.静止图像可视电话(still-picture video-telephone) 三、数据通信(data communication) 四、远程处理(teleprocessing) 五、图文电信(telematics) 1.传真(facsimile) 2.图文视传(videography) 3.文件用户电报(teletex) 4.书写电报(telewriting) 六、电信会议(teleconference)
2012-6-20
3
6.1.1个人通信业务的定义、目标和要求
二、个人通信业务的目标
(1)利用一条或多条无线电链路为移动用户或固定用户提供广泛 的通信业务。 (2)尽可能保证这些业务与那些连接到固定电信网的固定通信终 端用户的业务等同,并且具有相当的服务质量。 (3)这些业务对位于任何地方的移动终端随时都可使用,保证个 人台用户在任何网间漫游时也能应用,仅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及暂时受网络实施时间的限制。
2.一般网络要求
(1) 考虑不同经营者介入的可能性,包括业务提供者、中间商、 网络运营者和增值业务提供者等。 (2) 考虑不同类型网络引入、互连或综合的可能性,包括DMCN、 PSTN/ISDN等。 (3) 应能允许国际间运行,并且允许移动用户在许可的范围内自 动漫游。 (4) 应能在国内或国际管理组织所许可的范围内在海上和航空环 境中运行。 (5) 应能允许直接或间接通过卫星运行。 (6) 具有一种灵活的体系结构,能使网络投资与财政收入的增长 相适应,容易适应环境条件,并响应新的业务发展,而不束 缚技术革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