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计算
最大埋深干燥土7-8m,多水砂地区,5m。应该尽量减少埋 深。
最小覆土厚度, 防止污水冰冻和土壤冰冻破坏管道, 防止车辆 动荷载压坏管道, 满足支管衔接. 无保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
水, 管底在冰冻线下. 荷载方面,在车行道下, >0.7m; 人行道
>0.6m. 返回
5. 管段的衔接
5. 管段的衔接
D h
4.管渠水力设计参数
最大设计充满度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按满流计算
4.管渠水力设计参数
(2on Control Engineering
排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 m/s; 2.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 m/s; 3. 明渠为0.4m/s。
6. 管段水力计算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比较D=350mm和D=400mm,D=350mm更合适,如果
采用400, 则由设计坡度减小引起的管道埋深的减小为
240m×0.0001=0.024m,而管道管径与350相比却增加
0.05m;此外管道容积未充分利用,h/D由0.65降为0.53; 除非流量突然剧烈增加,否则一般不跳级增加管道管 径。
求流速和充满度。需要注意当交点不是正好在线
上需要估计数值。
例题2-3,n=0.014,D=300,Q=38L/s,v=1.0m/s,
查图得到h/D=0.55, i=0.0055。
例题2-2
例题2-3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h/D= 0.52, v= 0.71
为了计算方便,可采用水力学算图. 不满流圆形、满流 圆形、满流矩形、明渠水力学算图。
注意图中两条虚线的意义。
3.水力学算图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例题2-1:n=0.014,D=300,i=0.0024,
Q=25.5L/s,求流速和充满度。
先确定算图, n=0.014,D=300的那一张.
返回
6. 管段水力计算
6. 管段水力计算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概述: 管段在设计时一般已知流量Q和粗糙系数n, 其他水力学要素待算. 根据地面高程可计算出地面 坡度, 管段水力学坡度尽量与地面坡度接近, 或尽量 减小坡度(在地面坡度很小,或管道走向与地面坡 度反);管道管径变化避免猛增。
管底平接:上下游 管底内壁高程相同;
下游管道管径小(出
现在坡度加大时), 必须管底平接。
下游管径大而管底 平接也是可能的, 但
很少.
5. 管段的衔接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非平接的衔接方式:
上下游管道落差小, 一般不设置跌水井, 而是将窨井底部改 为斜坡。落差大, 需要跌水。
5. 从上游到下游最好流速逐渐增加.
4.管渠水力设计参数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3)最小管径和坡度:当计算管径特别小,用最小管径。
不计算管段。 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管 道类 别 污水管 最小管径 300 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塑料0.002(0.003)
2. 雨水管渠设计原则要求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A). 就近排入地面水体,减少管渠的设置:降低造价, 避免大 面积收水,设计流量过大; (B). 不淤积,不冲刷: 防损坏管渠, 有最大流速限制; (C). 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 雨水设计流量大,对系统运行 冲击影响大. 比较雨水与污水的设计要求. 返回
h/D= 0.55, i= 0.0055
3.水力学算图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例题:
(1) n=0.014,D=350,i=0.0018,Q=36L/s,求h/D和v;
0.58,0.63;
(2) n=0.013,h/D=1,Q=200,i=0.0020,求D和v,
6. 管段水力计算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解:由于上游覆土厚度大,所以尽量减小设计坡 度。 管径D 充满度 h/D 300mm 0.55
350mm 0.65 400mm 0.53
坡度i 0.0060
流速 vm/s 1.04
0.00155 0.61 0.00145 0.60
管径也可以管顶平
接(实质也是管底平
接).
5. 管段的衔接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水面平接:上下游
管道水面高程相同,
充满度0.8处平接
的含义。多为同管
径,由于下游充满
度大,所以不能管 顶接,异管径也可 以水面接。
5. 管段的衔接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校验水位:
上游管段下端水面高程:44.22m + 0.300m×0.55=44.385m。 设计管段上端水面高程:44.17m + 0.350×0.65 =44.398m。
不符合,需要水面平接。
6. 管段水力计算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②水面平接,上游管段下端水面高程:44.385m, 设计管段上端水面高程:44.385m。 设计管段上端管底高程:44.385-0.350×0.65=44.157m。 设计管段下端管底高程:44.157m-240m×0.0015 = 43.797。
2. 管渠水力计算基本公式
2. 管渠水力计算公式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设计管段一般不长, 在不长的管道中, 水流量变化小, 设计中
简化为均匀流公式.
关于设计管段.
1
2
3
4
2. 管渠水力计算公式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流,但雨水有时会形成压力流。
2. 污水管渠设计原则要求
流, 有余地;
(A).不溢流:溢流导致污染环境, 采用最大流量设计, 且不满 (B).不淤积: 淤积堵塞管渠, 有最低流速的限制;
(C).不冲刷: 防损坏管渠, 有最大流速限制;
(D).要通风: 污水管渠有害气体, 要及时通风散气.
1. 管渠设计原则
排水管渠粗糙系数
返回
3. 水力学算图
3.水力学算图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管渠水力计算基本公式涉及到的水力学要素有6个, (流
量Q,粗糙系数n, 流速v, 管径D, 充满度h/D, 水力坡度i )
对于每个管段只有流量Q和粗糙系数n已知, 还需要确
定2个要素才能确定其他要素.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衔接的要求:
①减小埋深、降低造价,
②下游水位低于上游,否则回水,发生水流不畅,
③下游管底低于上游,否则淤积,沉积,堵塞管道。
5. 管段的衔接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管顶平接:上下游 管顶内壁高程相同. 多为异管径,如下 游充满度小,则同
流量公式: Q = Av
1 2/3 1/2 流速公式:v R I, n
Q设计流量, A过水断面, v管道水流平均流速, R水力半径, 即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的比值, I水力坡度, 即水面的坡度, n 为粗糙系数, 与管道所用材料有关, 一般多用0.014.
2. 管渠水力计算公式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最小最大流速的一些规定:
1.污水厂压力输泥管的最小设计流速, 一般可按规定取值.
2.排水管道采用压力流时, 压力管道的设计流速宜采用 0.7~2.0m/s. 3.但是对于一些含油类和矿物颗粒的工业废水, 最好以实验确 定最小流速, 否则可能淤积或堵塞.
4. 在平坦地区需要尽量减小坡度, 适当调整流速.
雨水管和合流管
雨水口连接管 压力输泥管 重力输泥管
300
200 150 200
塑料0.002(0.003)
0.01 - 0.01
4.管渠水力设计参数
(4).埋深和覆土厚度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埋深是管底内壁到地面的距离,覆土厚度:管顶外壁到地面
距离。
《水污染控制工程》
唐玉朝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工程系 E-mail: tangyc@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第二章
排水管渠水力学计算
排水管渠水力计算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600,v=0.89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h/D= 0.58 v= 0.63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