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

1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

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或以市场为“媒介”的一种经济形式。

也就是说,凡是一切经济活动过程都要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来进行的经济形式,就叫市场经济。

从经济运行的层次看,市场经济包括以下含义:
(1)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即市场经济=市场运行机制。

(2)从经济调节的角度看,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即市场经济=市场调节。

(3)从资源配置角度看,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即市场经济=市场配置。

(4)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是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即市场经济=市场管理方法。

二、市场经济的本质
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形式。

“经济制度”、“经济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由这三个不同的经济范畴引申出了三种不同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
第一个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是经济制度方面的范畴体系,可概述为“原始社会的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共产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个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是经济形式方面的范畴体系,可概述为“自然经济—市场经济—产品经济”
第三个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是社会经济形态方面的范畴体系,从自然经济的角度可概述为“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奴隶社会的自然经济—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可概述为“原始社会末期的市场经济—奴隶社会的市场经济—封建社会的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二)经济形式
经济形式,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与交换的形式。

1、人类社会采取自然经济、市场经济、产品经济三种形式。

(1)自然经济,是最初的经济形式,是同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经济形式。

(2)市场经济,是第二种经济形式,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产生的,以交换为目的、生产与消费的联系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的经济形式。

(3)产品经济,是第三种经济,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上的,以生产资料全社会所有制为前提,用直接的产品分配代替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2、人的个性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自然经济是自给性经济,生产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在这里谈不上人的个性发展。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去衡量和检验,一切经济关系只有通过在市场上物与物的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3、社会形态的发展同经济形式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没落下去,资本主义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4、划分经济形式的标准是生产与消费的联系方式。

(1)凡是生产与消费的联系不经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生产要素来自生产单位自身,产品由生产单位内部成员消费的经济形式,都是自然经济。

(2)凡是生产与消费的联系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来配,产品分配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生产要素与产品都表现为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形式,都是市场经济。

(3)凡是生产要素与产品都不表现为商品货币关系,生产要素通过社会中心直接调拨,产品通过社会中心由计划分配的经济形式,就是自然经济。

5、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而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是实物经济。

三、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28
一般认为,现代市场经济具有五大特征:独立的企业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规范的政府职能;良好的社会信用;健全的法治基础。

1、独立的企业制度;
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

从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独立的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1)企业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2)企业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自主决策;
(3)企业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

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有效的市场竞争;
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

市场机制正是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管理、积极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

但竞争必须有效,否则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有效的市场竞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竞争必须公平;
(2)竞争必须相对充分;
(3)竞争必须有序。

3、规范的政府职能;
在规范的市场经济当中,政府的作用的主要不在于替代市场的作用,而在于增进市场的作用,也就是主要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公平竞争,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制定并执行规则,包括产权的界定与保护,监督合同的执行以及公正执法等。

(2)进行宏观经济的总量调控,进行收入再分配,防止收入差距过大,维持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3)提供公共产品。

4、良好的社会信用。

良好的社会信用和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赖以正常运作的基础。

各国的发展经验还表明,与市场主体的诚实守信相比,政府的诚信更为重要。

政府政策的透明和可预见,政府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信用的状况,而且能够增强其他市场主体的信心,为良好社会信用的形成起到示范作用。

5、健全的法治基础。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基础的法治主要包含三层含义:
(1)法的内容符合基本的或公认的正义,特别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法是至高无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法律得到公正执行。

这不仅需要有健全的司法体系,而且需要全社会良好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

四、市场的构成要素
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中介。

1、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交换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包括五类:
(1)自然人;
(2)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
(3)为了盈利而进行交易的商品生产者;
(4)提供非营利性产品和劳务的机构;
(5)为了生活需要而交易的消费者。

2、市场客体
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上交易的对象。

包括:
(1)消费品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消费品;
(2)生产资料市场的交易对象是机械、设备、原材料、燃料等;
(3)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资金、股票、证券、期票、其他有价证券;
(4)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具有各种技能熟练程度不同、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力;(5)技术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载于各种不同载体的知识产品;
(6)信息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各种各样的信息。

3、市场中介(市场中介组织、机构)
市场中介,是指市场交易中起媒介作用的工具和机构。

市场中介是作为解决交换中的矛盾的手段而出现的。

随着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交换必须通过一定的中介来进行,从而使交换专业化和简单化,并最终提高市场交换的效率,节省交易费用。

市场中介的内容包括:
(1)市场交易的工具,如货币、信用等;
(2)各种各样的市场中介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
(3)市场服务机构,如货币、信用的发行和运转机构等。

五、市场机制
1、市场机制的含义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机制,指在一定的市场形态,市场中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所形成的自动联结系统、运转形式和调节方式。

其中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是最主要的市场机制。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合力,推动经济的有效运行。

2、市场机制的内容
(1)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商品价格变化与商品供求和竞争等市场要素变化之间的有机联系。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

(2)供求机制
供求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商品供求关系同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变化之间的有机联系。

(3)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和市场各要素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有机联系与作用。

竞争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