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油脂和类脂(Fat and Oils and Lipin)
第一节油脂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油(液态)和脂肪(固态)的合称。
化学结构可用下式表示:
二.油脂的性质
1.油脂的水解
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也称皂化反应。
从皂化值可以粗略计算油脂的平均分子量。
平均分子量= 3×56×1000/皂化值
2.油脂的酸败
油脂保管不当或贮存过久,发生酸臭和口味变苦的现象称为油脂的酸败。
鉴定油脂的酸败程度用酸值。
酸值: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一般酸值大于6的油脂不宜食用。
3.加成作用
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可以和氢、卤素等起加成反应。
常用油脂与碘的加成发应来测定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碘值:每100克油脂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油脂的不饱和程度越高,它的碘值越大。
4.干化作用
某些植物油,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坚硬不透水且富有弹性的薄膜,这种现象称为油的干化作用。
碘值大于130 的油脂称为干性油;
碘值介于100—130之间的油脂称为半干性油;
碘值小于100 的油脂称为非干性油。
第二节类脂
一.磷脂
1.卵磷脂
L-α-卵磷脂
2.脑磷脂
L-α-脑磷脂
二.甾体化合物
甾体化合物也叫类固醇化合物,是广泛凡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类重要天然产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它们都含有一个有四个环组成的环戊烷多氢菲的骨架,此种稠环成为甾环。
甾烷碳架
胆固醇(胆甾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