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第十二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7-脱氢胆固醇
HO
维生素D3
三、甾族化合物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⑵麦角固醇
麦角固醇是一种植物固醇,存在于酵母
和某些植物中。经紫外线照射,它的 B 环开
环而转化为维生素
HO
D2。
麦角固醇
HO
维生素D2
三、甾族化合物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⑶胆酸
HO
COOH
HO
OH
胆酸
三、甾族化合物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HO
合物等。
第十一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第一节 油 脂 第二节 类脂化合物
第一节 油脂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定义: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生成的甘油酯。
2.分类
室温下,液态的油脂——油 (通常是植物油脂)
室温下,固态的油脂——脂肪 (通常是动物油脂)
+
HOCH2 HOCH
C17H35COOCH2
HOCH2
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用来制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三、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b.碱性条件(NaOH 作用下)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 3NaOH
HOCH2 3C17H35COONa+ HOCH
C17H35COOCH2
人造奶油与健康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范志红副教 授称,氢化植物油对健康主要有四大方面的危害: 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促进血栓形成;提高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好胆固醇),促进动脉硬化;增加Ⅱ型糖尿 病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影响婴幼儿和青少年正常的 生长发育,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 响。
三、甾族化合物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⑷肾上腺皮质激素
O HO
CH2OH
O
O
CH2OH OH
O
O
皮质酮
可的松
糖代谢皮质激素
三、甾族化合物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⑷肾上腺皮质激素
O OHC HO
CH2OH
O
醛固酮
盐代谢皮质激素
三、甾族化合物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⑸性激素
O
CH3 孕甾酮是卵泡排卵
后形成的黄体的分
CH3(CH2CH=CH)3(CH2)7COOH
CH3(CH2)3(CH=CH)3(CH2)7COOH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自然界存在的脂肪酸有 40 多种。人体除了从 食物中摄取脂肪酸外,还能自身合成多种脂肪 酸。但有两种脂肪酸人体无法合成,只能从食 物中摄取,称之为必需脂肪酸。即:亚油酸和 亚麻酸。必需脂肪酸最好的食物来源是植物油 类,如小麦胚芽油、菜油、茶油等。
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结构
R1 COOCH2
R2 COOCH
R3 COOCH2
R1、R2、R3都相同——单甘油酯 R1、R2、R3不相同——混甘油酯
油脂中的常见高级脂肪酸
俗名
系统命名
结构式
月桂酸 软脂酸 硬脂酸 棕榈油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桐油酸
十二酸 十六酸 十八酸 9-十六碳烯酸 9-十八碳烯酸
二、物理性质
1.没有固定的沸点、熔点。 2.比水轻(0.9 ~ 0.95 g / cm3),且不
溶于水,能够溶于有机溶剂中。 3.黏度大,有油腻感。
三、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a.酸性条件(稀 H2SO4 作用下)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 3H2O
H2SO4
3C17H35COOH
泌物,它能使受精
卵在子宫中发育,
促进乳腺发育,并
O
孕甾酮(黄体酮)
抑制排卵,在医药 上可防止流产。
三、甾族化合物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⑸性激素
OH
OH
HO
O
雌二雌醇二是醇卵泡产生的,它诱发性睾周丸期酮。
睾丸酮是睾丸产生的,它可以促进雄
性动物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
作业与练习
作业:3,4 练习:1,2
蜡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与高级一元醇生成的 酯,其中的脂肪酸和醇大都在 16 个碳以上,并 且都含偶数碳原子。
植物蜡存在于植物的叶、茎和果实的表面,是防 止细菌侵入和水分散失的保护层。动物蜡存在于 动物的分泌腺、皮肤、毛皮、羽毛和昆虫外骨骼 的表面,也起保护作用。
二、蜡
几种重要的蜡
名称 虫蜡 蜂蜡 鲸蜡 巴西棕榈蜡
三、化学性质
2.油脂的加成——加氢
例如: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C17H33COOCH
+3H2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17H35COOCH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油酸甘油酯(液态)
硬脂酸甘油酯(固态)
加氢后的油脂叫做氢化油或硬化油。
人造奶油与健康
专家提醒人们,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可能引发 心脑血管疾病。
9,12-十八碳二烯酸
9,12,15-十八碳三烯酸 9,11,13-十八碳三烯酸
CH3(CH2)10COOH CH3(CH2)14COOH CH3(CH2)16COOH
CH3(CH2)5CH=CH(CH2)7COOH CH3(CH2)7CH=CH(CH2)7COOH
CH3(CH2)4CH=CHCH2CH= CH(CH2)7 COOH
三、化学性质
2.油脂的加成——加碘
一般将 100 g 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质量(单位: g),叫做碘值。
碘值是油脂性质的重要参数,也是油脂分析的重 要指标。
碘值的大小与油脂中 的不饱和酸的含量有 什么关系?
三、化学性质
3.油脂的酸败 油脂在贮存过程中受光、热、湿、空气的
作用而逐渐变质,产生不愉快气味的现象 称油脂的酸败。 酸败的原因:①自动氧化;②微生物作用 防止办法:密闭,阴凉,加抗氧化剂
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是含人造奶油的食品,如 各类西式糕点、巧克力派、咖啡伴侣、速食食品等。 据了解,85 % 的糕点里添加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 肪酸的名称也多种多样,有人造脂肪、人工黄油、 人造奶油、人造植物黄油、食用氢化油、起酥油、 植物脂末等。虽然反式脂肪酸可以使上述食物的味 道、口感更好,但医学已经证明,过量摄入反式脂 肪酸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反式脂肪酸是心脑 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第十二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学习目标
掌握油脂的通式。 掌握油脂的典型化学性质。 理解皂化值、碘值、酸值等基本概念,
能根据油脂的皂化值及酸值的大小判断 油脂的质量。
第十二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 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油脂包括动物脂肪和植物油。 类脂化合物通常是指磷脂、蜡和甾体化
⑶胆酸
结 的合乳胆化甾剂酸,总 能称 使为 油胆 脂汁 乳酸 化C。 ,O胆 并N汁使HC酸其H盐在2C是小O良肠O好中H 易水解而被吸收。临床上常用的利胆药胆酸 H钠O,就是甘氨胆酸钠OH与牛磺胆酸钠的混合物。
甘氨胆酸
三、甾族化合物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⑷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 按照生理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影 响糖、蛋白质与脂质代谢的糖代谢皮质激 素,另一类是主要影响组织中电解质的转 运和水的分布的盐代谢皮质激素。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⑴胆固醇
胆固醇摄取过多或代谢障碍时,就会 从血清中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导致冠心 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症;过饱和胆固醇从胆 汁中析出沉淀则是形成胆固醇系结石的基 础。所以摄入胆固醇要适量。
三、甾族化合物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⑵7-脱氢胆固醇
7-脱氢胆固醇是动物固醇,存在于人体 皮肤中,当受到紫外线照射时,它的 B 环 开环而转化为维生素 D3。因此多晒日光是 H获O得维生素 D3 的最简易方法。
1.甾族化合物的母体结构
R
12
17
1
11
C
13 D 16
2
9
14
15
10
8
AB
3
5
7
4
6
三、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合物
2.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⑴胆固醇
胆固醇是一种动物固醇,广泛分布于动 物细胞中,既是细胞膜的成分之一,又是 动物合成胆汁酸、类固醇化合物和维生素 D 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在体内起着重 要作H用O。
三、甾族化合物
一、磷脂
磷脂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脑、卵、肝和 微生物体中,有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鞘磷脂等。
卵磷脂和脑磷脂的母体结构如下:
α' CH2OCOR1
R2COO β C H O
L-α-磷脂酸
α CH2O P OH
OH
一、磷脂
α' CH2OCOR1
R2COO β C H O
α CH2O
P
+
OCH2CH2N(CH3)3
O-
L-α-卵磷脂
卵磷脂中的脂肪酸通常是软脂酸、硬脂酸、 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一、磷脂
α' CH2OCOR1
R2COO β C H O
α CH2O
P
+
OCH2CH2NH3
OL-α-脑磷脂
脑磷脂中的脂肪酸通常是软脂酸、硬脂酸、 油酸和少量的花生四烯酸
二、蜡
蜡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按其来源分为植物蜡 和动物蜡。常温下为固态,比脂肪硬而脆,不溶 于水,可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三、化学性质
3.油脂的酸败 中和 1 g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氢化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