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Mg 24 Fe 56 Al 27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1-11小题每题2分,12-19小题每题3分。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1.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H、D、T互为同素异形体B.氨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NH4Cl的电子式:D.S2-的结构示意图:2.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 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B.标准状况下,11.2L三氧化硫所含分子数为0.5N AC.20g 重水(D216O)中的中子数为10N AD.2.24L NH3和CH4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总数为N 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B.O2-2与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C.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其族序数相等D.H、D、T互为同位素,它们性质几乎相同4.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B.电解熔融AlCl3制备金属AlC.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5. 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相同的是①锌与稀硫酸反应,滴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放出H2的速率加快②5%双氧水常温下分解得很慢,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即可迅速放出气体③直接加热KClO3分解得很慢,撒入少量MnO2 迅速产生气体④电解Al2O3制备Al时需要温度较高,加入冰晶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 D. ①②③④6.下列有关物质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B.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的氯气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铝热反应虽然在高温下进行,但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B. 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 凡是溶于水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凡是熔化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9. 金刚石和石墨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能量变化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C.C(s,石墨)= C(s,金刚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相同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样多10.甲、乙两种非金属: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A.①②③B.①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a和b分别是选项a(干燥气体) b(液体)A NO2水B CO2饱和NaHCO3溶液C C12饱和食盐水D NH3 1 mol·L-1 盐酸12.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①NH4Cl ②MgCl2③CO2④Na2O2⑤H2O2A.①②④B.①④C.③⑤D.③④⑤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F的稳定性比HCl的稳定性强,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B.随着HF、HCl、HBr、HI相对分子质量递增,其熔沸点逐渐升高C.随着碱金属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D.随着F、Cl、Br、I的非金属递增,HF、HCl、HBr、HI酸性递增,14.把100mL 2mol/L的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在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硫酸铜溶液B.硝酸钠溶液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5.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推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A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B S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SO3沉淀酸性:H2SO3>HClOC Mg在CO2燃烧生成MgO和C 还原性性:Mg>CD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16.将过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浓度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下列各图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B.C.D.17.如图,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负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B.当有 2.24L氢气消耗时候,转移2mol电子C.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 .导电离子为H +,且在电池内部由负极定向移向正极18.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恒容容器中可逆反应2A (g )+3B (s )?2C (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B 的速率与C 的速率之比为3:2 B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C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 A ,同时生成3n mol BD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19.PASS 是新一代高效净水剂,它由X 、Y 、Z 、W 、R 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 、R 同主族,Z 、W 、R 同周期,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 是常见的金属,电子层数等于主族序数,W 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Z 与Y 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B .WY 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C .原子半径按X 、Y 、Z 、R 、W 的顺序依次增大D .熔沸点:X 2R>X 2Y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0.(1)已知键能是形成(或拆开) 1 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下表是N 2、H 2、NH 3的键能。

N 2+3H 22NH 3反应能量图如下:该反应(填吸热、放热) kJ 。

(用a 、b 、c 字母来表示)(2)氮化镁(Mg 3N 2)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写出Mg 3N 2的电子式;Mg 3N 2溶于水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碱和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写出Mg 3N 2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合成氨反应N 2(g)+3H 2(g)2NH 3(g),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体系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少”或“不变”);键N ≡N H -H N -H 键能kJ/molabc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

)21.(10分) 我国有广阔的海岸线,海水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海水中溴含量为65 mg·L-1,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流程如下:(1)以上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Ⅱ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步骤Ⅱ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A.氧化性B.还原性C.挥发性D.腐蚀性(3)以上流程Ⅱ中涉及的离子反应如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入适当的化学计量数:Br2+CO2-3=BrO-3+Br-+CO2↑(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气,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后蒸馏。

写出溴蒸气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该小组拟从Br2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Br2,选择了蒸馏方法,则该组选择该方法的原因:一是;二是分离出的四氯化碳可循环利用。

22.(12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利用已学知识对下列实验进行分析并填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装置,拟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证明C、Si的非金属性,他们依据的是强酸制弱酸原理。

(1)分液漏斗A中装盐酸,烧瓶B中装有CaCO3,C中应该装溶液。

C中的现象是,但是该现象不能说明C的非金属性比Si强,因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II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实验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夹持装置已略去)。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氯酸钾溶液能反应生成氯气。

三颈烧瓶中装入浓盐酸,A 、B 、C 三个胶头滴管分别是高锰酸钾溶液、NaBr 溶液、淀粉KI 溶液。

乙同学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先挤压胶头滴管A ,使少量..溶液滴入三颈烧瓶内;第二步:挤压胶头滴管B ,使稍过量...溶液滴入三颈烧瓶内,充分反应。

第三步:再挤压胶头滴管C ,使少量..溶液滴入三颈烧瓶内。

(2)第一步操作的目的是(3)第三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已知Fe 与Cl 2反应生成FeCl 3 ,推测Fe 与I 2反应生成产物的化学..式.23.(14分)Ⅰ.某探究小组用HNO 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所用HNO 3浓度为 1.00 mol/L 、2.00 mol/L ,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 、308 K,每次实验HNO 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实验T/K 大理石HNO 3浓度实验目的编号规格/mol/L ①298 粗颗粒 2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Ⅱ)实验①和③探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②298 粗颗粒 1 ③308粗颗粒2(2)实验①中2分钟内收集到448ml (标准状况)CO 2,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 3 + 2HNO 3===Ca(NO 3)2 + CO 2↑+ H 2O, 计算实验①在2分钟内范围内HNO 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反应前后的体积变化)(3)实验①中CO 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画出实验③中CO 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II .化学能可以转化成其它不同形式的能量。

(4)科学家正在开发新型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制水煤气工业基础好、技术成熟、成本低、储运方便等。

一氧化碳碱性(KOH )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CO+O 2+4OH ==2CO 32-+2H 2O ,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外电路通过0.1nol电子时,消耗KOH的物质的量是(5)请依据Cu+2Fe3+===2Fe2++Cu 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