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文言文阅读2

2020届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文言文阅读2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文言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虞世南,越州余姚人。

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陈灭,与世基入隋。

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

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

大业中,累至秘书郎。

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

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

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

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贞观八年,进封县公。

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

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

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

不敢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

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

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节选自《新唐书·虞世南传》)[注]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弟陆云的并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B.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C.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D.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舍人,常以舍人中才学优秀者充之,与中庶子同掌太子宫文翰。

B.践祚,是继位、登基的书面语说法,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C.乞骸骨,用于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也可以说成“视事”。

D.“文懿”这一谥号是用来赞美虞世南广博的文才和美好的品德。

“懿”是“美好”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炀帝很欣赏虞世南的才能,但对他严正的性格很厌恶,所以并不怎么重用他,虞世南当了十年七品官也得不到升迁。

B.皇上曾经故意作宫体诗来试探虞世南是否真正刚正不阿,叫虞世南接续原韵唱和,但虞世南拒绝了,皇帝因此赏赐他。

C.虞世南在文章清秀有力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D.皇上常称赞虞世南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

他的墨迹为世人所收藏珍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5分)译文:(2)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5分)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尹继伦,开封浚仪人。

父勋,郢州防御使。

尝内举继伦以为可用,太祖以补殿直,权领虎捷指挥,预平岭..。

太宗即位,改供奉官。

从征太原,还,迁洛苑使,充北面缘边都巡检使。

表、下金陵..中,威虏军粮馈不继,契丹潜议入寇。

上闻,遣李继隆发镇、定兵万馀,护送辎重数千乘。

契丹将端拱..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于越径趋大军,过继伦军,不顾而去。

继伦谓其麾下曰:“寇蔑视我尔。

彼南出而捷,还则乘胜驱我而北,不捷亦且泄怒于我,将无遗类矣。

为今日计,但当卷甲衔枚以蹑之。

彼锐气前趣,不虞我之至,力战而胜,足以自树。

纵死犹不失为忠义,岂可泯然而死,为胡地鬼乎!”众皆愤激从命。

继伦令军中秣马,俟夜,人持短兵,潜蹑其后。

行数十里,至唐河、徐河间。

天未明,越去大军四五里,会食讫将战,继隆方阵于前以待,继伦从后急击,杀其将皮室一人。

皮室者,契丹相也。

皮室既擒,众遂惊溃。

于越方食,失箸,为短兵中其臂,创甚,乘善马先遁。

寇兵随之大溃,相蹂践死者无数,馀党悉引去。

契丹自是不敢窥边,其平居相戒,则曰当避“黑面大王”,以继伦面黑故也。

以功领长州刺史,仍兼巡检。

至道二年,分遣将帅为五道,以讨李继迁。

时大将李继隆由灵环路往,逗挠不进。

上怒,急召继伦至京师,授灵、庆兵马副都部署,欲以夹辅继隆也。

时继伦已被病,强起受诏。

上素闻其嗜酒,以上尊酒赐而遣之。

即日乘驿赴行营,至庆州卒,年五十。

上闻之嗟悼,赙赗加等,遣中使护其丧而归葬焉。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四》,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将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B.契丹将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C.契丹将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D.契丹将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领,“权”,暂代官职;“领”,兼任,通常是兼任较高职务。

B.端拱,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武帝首创,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个新君即位,一般都改年号。

C.金陵,今天的南京,也称建康、江宁、石头城、应天、天京等,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D.行营,出征时的军营,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尹继伦不负父亲厚望。

被父亲举荐后,他深得太祖、太宗信任,先后暂代虎捷军指挥,充任北面缘边都巡检使。

B.尹继伦有勇有谋,善于鼓动士气。

端拱年间大胜契丹,使之不敢进扰边境,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C.尹继伦为国忠义,即使临危受命也毫不畏惧。

第一次是与李继隆合作打败了契丹,第二次也是与李继隆合作剿灭了叛将李继迁。

D.尹继伦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去世的时候,皇帝给予加等的赏赐,并派宦官送他的灵柩回乡埋葬。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彼锐气前趣,不虞我之至,力战而胜,足以自树。

(5分)译文:(2)于越方食,失箸,为短兵中其臂,创甚,乘善马先遁。

(5分)译文:答案1.D[解析]作答本题,可先找出各项所断之处的差异处,然后进行比较,确定正误。

第一处不同为“性沉静/寡欲”“性沉静寡欲/”,显然“沉静寡欲”不能断开;第二处是“十馀年”的前后是否要断开,结合语境,应是“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馀年”,由此得出答案。

2.C[解析]“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乞骸骨”指官吏自请退职。

3.B[解析]皇帝不是“故意”写诗试探。

4.[答案](1)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也会惆怅怨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然这样诚恳!(“商略”“怅恨”“恳诚”“乃”各1分,句子通顺1分)(2)皇上曾叫人把《列女传》写在屏风上,在当时没有做依据的版本,虞世南便默写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个字写错。

(“于时”“本”“暗疏”“谬”各1分,句子通顺1分)[解析](1)“商略”,讨论;“怅恨”,惆怅怨恨;“恳诚”,诚恳;“乃”,竟然。

(2)“于时”,在当时;“本”,版本;“暗疏”,默写;“谬”,错误。

[参考译文]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

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前后十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不梳洗。

他的文章文辞婉转而富有文采,他很崇拜仆射徐陵的文章,徐陵也说虞世南的文风颇像自己的,因此虞世南以文章著名。

陈朝天嘉年间,他的父亲虞荔逝世,虞世南由于过分悲伤而损害了身体,几乎坚持不住。

陈文帝敬重虞荔的品德高尚,又了解到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博学,派人到他家里帮忙照顾,召任虞世南为建安王的法曹参军。

陈朝灭亡,虞世南和哥哥世基到隋朝(京师)。

世基的文章清秀有力,超过了世南,但丰富广博不如世南,二人在当时都有很高的声望,评论者将兄弟二人比作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

在隋炀帝杨广当晋王的时候,杨广和秦王杨俊递相征用他们。

大业年间,虞世南经多次职位变动官至秘书郎。

隋炀帝虽然喜欢他的才能,但对他严正的性格很厌恶,所以并不怎么重用他,虞世南当了十年七品官也得不到升迁。

虞世基机敏而善于奉承,隋炀帝很喜欢他,于是日益尊贵显赫,虞世基妻妾的穿戴模仿王者,虞世南家里却清贫,但他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节操。

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因有仇又将杀虞世基,虞世南抱住虞世基号啕大哭,并请求代兄而死,宇文化及不允许,(虞世基被杀,)虞世南悲痛过分,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

他随宇文化及来到聊城,被窦建德俘获,窦建德任他为黄门侍郎。

秦王李世民消灭了窦建德,任他为王府参军,转为记室,又升任太子中舍人。

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封他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当时虞世南已年老体衰,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封爵为永兴县子。

虞世南虽然外貌温良谨厚,从外表来看,瘦弱得似乎连身上的衣服也不能承受,但内心意志坚强,议论政事坚持正确意见。

太宗李世民曾说:“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也会惆怅怨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然这样诚恳!”贞观八年,虞世南进封(永兴)县公。

当时陇右一带发生山崩,大蛇不断出现,山东和江淮一带大水成灾,太宗为此忧虑,问虞世南该怎么办,(虞世南)回答说:“汉文帝元年,齐地、楚地的二十九座山同日发生山崩,大水从地下涌出,汉文帝下令,各郡国不要来朝贡,给天下人施以恩惠,使得远近的人都和睦融洽,也没有造成灾害。

现在蛇出现在山岭、沼泽,这正是适合它生活的地方。

还有山东长期下雨,江淮一带闹水灾,恐怕有无罪而被捉拿入狱的冤情存在,应当检查在押囚犯,或许还能符合天意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