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如何整体阅读小说

1-如何整体阅读小说


江苏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特点
• 江苏卷命题总体上会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 环境、主旨等要素展开,但从不套路化,非 常讲究命题的具体性和文本的针对性,对考 生文本阅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本的细读、 深读能力要求更高;对考生的思维素养要求 高,要求思考具有严谨性、全面性、清晰性。 • 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往往在以下题型 进行考查:(1)情节分析题;(2)环境概括题; (3)形象鉴赏题;(4)文本意蕴探究题。
散文和小说的主要区别
• 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 • 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 •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 均有; • 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 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近几年江苏考情速递
• • • • • •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溜索》(小说) 《“这是你的战争!”》(小说) 《邮差先生》(小说) 《何容何许人也》(散文) 《安娜之死》(小说) 《比邻而居》 (散文)
3.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从题材内容看主题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4.从环境看对主题的暗示
5.从文中重要语句挖掘主题
1.从题材内容看主题
①抓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 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 《祝福》。 ②抓主要事件。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 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故事的主要 事件,也就确定了小说的主题方向。如《面包》 一文中“偷吃面包”“多分面包”等事件就表现 了主题。
复习目标
1.了解江苏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特点。
2.通过训练掌握小说阅读的思路、方 法,提升小说阅读能力。
小说阅读失分原因: 小说好读不好懂
读不好—— 答不好——
对小说缺乏整体阅读意识
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没有紧扣文本回答问题
答题不规范
1、人物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4.从环境看对主题的暗示
①分析环境的特点。小说中的环境为小说的人物提供了 活动的背景,怎样的环境生成怎样的性格,怎样的性格 决定人物怎样的命运,而小说人物的命运蕴涵作品的主 题。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 主题。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命运。
②抓背景介绍。小说中故事的发生离不开它的社会土壤, 把故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 品的主题。抓背景时要关注文章后的注释和写作时间等。 如《面包》一文后面的注释中说本文写的是“二战后人 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1.初步把握故事情节
事件的叙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 也可以按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来把握。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 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找到小说的线索进行组织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 果。 注意:①不要丢失应有的要素;②由于事件的复 杂性,我们概括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 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 相通。
读懂小说的途径和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2.抓住细节,鉴赏人物形象 3.挖掘环境,分析提炼主题
1.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 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 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原因)) 也可以按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来把握。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 概括层意。 找到小说的线索进行组织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物[描写手法] 情节[构建方法] 环境[自然社会]
把握形象特点 把握主题思想 鉴赏写作技巧
小说的分类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 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 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 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 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 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 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揭秘高考
1.命题特点:选材上,以微型小说为主。 2.考查内容: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 表达技巧、语言风格、探究等。 3.命题形式:通常设置4题,20分,以主观题为 主。最后一题为探究题。 4命题趋势:小说仍是江苏考查主要文体,探究 性试题将得到强化,而且侧重于人文精神、生 命价值、审美求真等角度的探究,关注考生对 作品个性化的解读。
价已经蕴涵了作品的主题。
③辨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 样安排人物,这都和表现主题有关联。如《面包》一文中对二人 是夫妻关系的交代,就暗示了“理解、宽容”的主题。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的某些典型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 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 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人 物的心理状况等等,可以领悟情节的主题内涵。
花香馥郁,总把游人熏醉; 书香宜淡,一抹便可澄心。 阅读是一种享受
阅读是一种情怀
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 (1)情节结构的特点;
(2)环境或人物描写方法; 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3)作品的表现手法; 小说的三要素 、 及 。 (4)文章构思技巧; (5)文章语言特色。 三 要 素
4.从文中重要语句挖掘主题
小说主题虽然不能像散文那样靠议论、抒 情句直接表现出来,但借助文中重要语句 还是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如一些感情 强烈的句子、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等。
愿大家都用一 颗感悟的心去 品读文章!
小 说 三 要 素
2、情节
B 、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 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 、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 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3、环境
A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B 、社会环境 :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
2.初步认识人物形象
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 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与其他 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他的性格特点。 “不说话却笑”这一细节描写 《边城》中,后来翠翠和打火把送她回家的人重逢,那 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记忆 人调侃翠翠:“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 和微妙的感情涟漪。 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已经“长大了”的 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某些细小举止动作的描写,而这些人 物动作往往是“下意识”的“不自觉”的,因而最能反 映人物性格特点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超短篇小说。它篇幅 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仅三两个,多取材于 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形象地表现一个简 单的主题。其特点有: (1)篇幅短小,(2)立意奇特,(3)选材小中 见大,(4)情节完整,(5)结局出人意料。
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 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 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 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 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 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 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 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 中。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①寻找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要素。
这些要素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主要人物
的性格走向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关联着。 ②寻找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很明显地 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倾向性,蕴涵着作品主题的重要信息。如 《第9车厢》中“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这一句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