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驱动慈溪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_钟一鸣

创新驱动慈溪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_钟一鸣

钟一鸣 中共慈溪市委党校摘要: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倒逼。

慈溪市作为我国经济百强县城市,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实践中选择的路径、采取的方法、面临的现实困境等都会给其他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

通过对慈溪的创新氛围、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等要素瓶颈的分析,提出优化城市创新发展环境,完善城市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多元创新助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慈溪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2-000482-02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经济热议的命题,可借鉴的方法和路径众多。

作为传统制造业基地,慈溪如何因地制宜找准自身定位和切入点,在转型升级的经济浪潮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顺利平稳实现经济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不仅是企业,更是政府层面应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组数据值得思考: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形势严峻。

从产销指标来看,我市市级规上工业企业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19.05亿元,同比下降5.7%;累计实现销售产值592.01亿元,同比下降5.4%;从获利水平来看,上半年市级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2.26亿元,同比下降5.5%,其中,利润总额16.25亿元,同比下降17.2%;从企业亏损情况来看,企业亏损面扩大,户均亏损额有所上升,亏损企业242家,同比增长39.1%,亏损面达23.0%。

亏损企业亏损额共计3.55亿元,同比增长46.9%。

再来看工业企业的利润率。

2014年我市传统产业中家电、轴承、化纤等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3.8%,低于4.4%的全市平均水平和5.6%的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家电行业,整体利润率3%不到。

整个产业仍处于低成本扩张和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市场占有率不足的水平。

企业面临的上述困境无不在倒逼着产业的转型升级。

虽然企业面临的困境无不在表明着,我市经济增长原动力趋弱、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尚未建立,但是我们理应清楚认识到,当今的社会正处于新一轮产业科技变革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交汇期,国家正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这为我市加快创新转型带来了不可错失的重大窗口机遇。

历史规律证明,技术变革机遇稍纵即逝,抓住就是发展,错失就会落后。

二、制约慈溪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要素分析(一)创新氛围瓶颈1.就创新文化分析目前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关于创新的讨论,媒体也给予了极大关注。

如针对草根创业、二次创业、海归创业我市多管齐下打出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较为典型的有创客空间,创客码头、上林计划等。

但优质产业生态圈尚未形成以及城市化配套功能不强的事实,使我市对国内外高端人才尚未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同时,自我更新、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创新的良性循环有待形成,离成果共享的包容性创新境界还有很大的差别。

2.就政府的创新性分析当前我市政府层面已经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战略层面上综合考虑创新问题,优化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考核机制,示范项目和研究工作得到鼓励和实施,引入有协作的公共平台介入,特别是在技术领域。

但是仍缺乏具有社会、文化、经济多元目标的创新项目,且政府创新规划与民间的创意尚未形成有效的呼应和配合。

因此,我市的创新氛围的塑造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全面投入。

(二)创新体制机制瓶颈1.创新能力仍然薄弱从2011年开始,慈溪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就达到2%,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水平。

但创新人才支撑仍存在不足。

中高端人才的比例偏低,特别是创新型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专业人才等严重不足。

再加之我市民营企业较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弱。

专利授权虽多,但发明专利占比小,且本地企业的创新重点集中在生产工艺技术、产品外观形态方面,而不是产品创新技术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创新利益分配不够合理当前我国在科技成果和知识的资本化以及企业的价值剩余转变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回报上仍存在法律法规保障不到位的状况。

慈溪与国内其他城市在这方面情况类似,不仅缺乏将科技人员知识资本化的相关政策规定,在对企业的价值剩余也存在过大的约束规定。

这些创新利益分配的不够合理,直接影响科技创新人员和企业家对创新的热情。

3.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不健全我市在技术引进上,与我国整体情况存在一样的状况,就是把大较多的精力和资本放在技术引进上,忽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导致反映核心技术或主要技术的发明专利奇缺。

4.创业投资风险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尚未充分发挥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对于创投而言,缺少完善的资本退出机制;尽管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法规,但是针对税收和补贴方面的政府还不够详细。

比如,用“中小”和“高新”双重标准作为申报应纳税额的标准过于苛刻,很多创业企业达不到标准;其次,我国国有背景的创投企业数量不在少数,效率低下,资源错配、寻租等问题时有发生,民间资本进入创投领域的劲头尚显不足。

(三)创新政策瓶颈1.政府发展政策与科技政策连接不够通畅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对创新巨大需求,但现在的政策过多关注速度和“一次成功”,对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缺乏信心,这就导致一种奇怪的现象产生: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资金和政策投入,致力于提高本土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不少重大创新领域、创新项目和新产品订单又往往不支持本土企业的技术实践。

2.创新税收政策推动作用不明显过高的个人所得税对吸引高端创新人才是不利的。

在我国现行税法中几乎没有专门针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就使得以“知识为本”、“人才为本”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发展中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投资者与研发者积极性。

三、多元创新助推慈溪产业转型升级(一)完善城市创新体系,形成城市创新发展环境1.政府应强化管理创新地方经济习假日酒店绿色产品生产技术,来把绿色技术引入到酒店产品生产过程中,例如使用可降解塑料灯替代日光灯,从而有效减少企业成本。

(三)推广绿色产品 广银大酒店在经营过程中,虽然重视原材料的选择,但是,原材料还是没有达到绿色无污染的标准。

广银大酒店推广绿色食品应要求健全材料采购机制,严格把控食物原材料的质量,保障采购的原材料是绿色产品。

特别是广银大酒店可以选择与周边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蔬菜基地直接供应酒店食物的原材料,来达到原材料的绿色无污染。

食品卫生直接关系着餐饮绿色,广银大酒店应该推出严格的食品卫生标准,严格监督厨房的食品卫生工作。

(四)采用绿色标志我国使用的绿色标志大多为民间组织自发设计的标志,目的旨在提醒顾客某种产品是绿色的,某些行为是绿色的。

广银大酒店就可以使用绿色标志的,因为绿色标志的广泛使用可以起到提醒顾客与酒店工作人员绿色行为的作用。

同时,广银大酒店使用绿色标志可以证明广银大酒店以顾客的需求利益为导向提供绿色服务,且证明广银大酒店会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具体表现是,广银大酒店在客户使用的用具上粘贴绿色标志,在酒店的显目位置粘贴绿色标志,在菜单上粘贴绿色标志,让酒店的整套服务过程均体现绿色,潜移默化地向顾客传递绿色酒店的信息,引导消费者树立起绿色消费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1]毕思勇.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2]王延明.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3]仇立. 基于绿色品牌的消费者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2.[4]刘凤军,吴琼琛. 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01:71-77.[5]徐大佑,韩德昌. 绿色营销理论研究述评[J]. 中国流通经济,2007,04:49-52.[6]李荣庆. 绿色营销:国内研究述评[J]. 生态经济,2007,04:96-99.[7]吕小军. 山东省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8]陈雨. 房地产开发企业绿色营销策略分析[D].重庆理工大学,2013.[9]AHMAD SHEHADE(阿海). 低碳时代引领下的房地产绿色营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10]陈干滨. 株洲市A公司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作者简介:倪妍岚,女,浙江中医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陈雅婷,女,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通讯作者。

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应由“指令”走向“服务”,推进营造公共服务氛围,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如,对某些行业的多头管理问题,要切实精简机构明确任务,简化冗繁的程序,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服务引导职能;推进科技绩效评估,畅通各个环节;优化资源使用效率,推进政策“惠普”机制,形成政策落实合力;加强管理顶层设计;推进创新资源共享;构建全民服务体系,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2.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要进一步鼓励我市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同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同行技术前沿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强化政策引导,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3.社会中介机构应完善服务创新中介组织的专业化服务可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因此,我市应加快发展包括咨询,知识产权事务、会计师事务、律师事务等在内的专业性服务机构。

(二)完善城市的创新体制和机制1.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内生需求从有利于自主创新制度安排入手,加大企业产权改革,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创业入股和期股期权的形式,对科技人员进行产权激励以此激发企业科技人员、创业者和有才干的管理人员创新热情。

2.完善多层次技术创新融资机制应完善国内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支持船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同时应设立国家级创业引导基金,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创投业,放大资金的杠杆作用,进一步解决创业资金缺口的问题。

3.强化人才培养保障进一步加大以企业人才优先开发为重点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政策创新力度,切实加强对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通过借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市场化研发力量,优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加快产业升级中的核心支撑作用,努力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引才用才环境。

可增加抱团去海外招聘退休有经验的技术人才。

4.建立利益兼顾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机制积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机制,如利益分配机制、人才流动机制、风险共担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等;要以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为纽带,通过市场机制、政策推动、企业运作,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