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五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强化训练[含答案]

(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五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强化训练[含答案]

专题五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文中“盖泥法”的原理与下列相同的是( ) A.活性炭净水 B.用漂白粉漂白织物C.除去KNO3中的NaCl D.除去河水中泥沙解析:选A。

文中“去土而糖白”指固体土吸附糖中的色素,所以“盖泥法”的原理与活性炭净水的原理相同,A项正确。

2.下列对于各种物质的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用作袋装食品的吸氧剂B.二氧化硫用作纸浆的漂白剂C.Al(OH)3可添加到塑料中做阻燃剂D.ClO2是一种比Cl2更安全的自来水消毒剂解析:选A。

硅胶有吸水性,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A不正确。

3.A、B、C是所学过的三种单质,A、B、C及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D、E、F的水溶液呈酸性。

若D+C―→E+F且常温下只有B为气态,则A、B、C分别为( )A.Fe、Cl2、Cu B.Fe、Cl2、H2C.Cu、Cl2、Fe D.Fe、Cl2、Mg解析:选A。

B单质水溶液呈酸性,且常温下为气态,则B为Cl2,结合转化关系可推出,A、B、C、D、E、F分别为Fe、Cl2、Cu、FeCl3、CuCl2、FeCl2,A项正确。

4.下列关于C、N、S三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B.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C、N、S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D.加热条件下,碳、硫单质都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解析:选C。

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A正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B正确;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N、C、S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氢化物稳定性:CH4<H2S<NH3,C错误;加热条件下,碳、硫单质都能与强氧化性酸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D正确。

5.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或目的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或目的A 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溶液呈红色红砖中含有氧化铁B 将CO还原Fe2O3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盐酸溶解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黑色固体中没有Fe3O4C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H2SO4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D向某溶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溶液变蓝色原溶液中含有Fe2+解析:选A。

B项中CO还原Fe2O3得到单质Fe,即使有Fe3O4,其溶于盐酸后产生的Fe3+与Fe发生反应:Fe+2Fe3+===3Fe2+,加入KSCN溶液也不显红色,错误;C项中NO(H+)具有强氧化性,而Fe2+具有还原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Fe3+生成,遇-3KSCN溶液呈红色,无法证明该Fe(NO3)2试样是否变质,错误;D项中用K3[Fe(CN)6]检验Fe2+,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错误。

6.为测定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②和③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中可以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碱石灰B.硬质玻璃管加热前,应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C.若将①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偏大D.实验过程中一直通入空气,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解析:选C。

根据实验目的和装置的连接顺序可知,装置①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可以使用碱石灰;装置②吸收Na2CO3·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可以使用无水CaCl2;装置③吸收NaHCO3分解生成的CO2,可以使用碱石灰,A项正确。

实验前必须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CO2赶尽,避免影响测定结果,硬质玻璃管加热前,应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B项正确。

若将A 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会增加水蒸气的质量,使测得的Na2CO3·10H2O和NaHCO3的含量偏高,NaCl的含量偏低,C项错误。

实验过程中一直通入空气,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使残留在装置中的CO2和水蒸气完全被吸收,D项正确。

7.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B中酸性KMnO4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B.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A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检验是否含有Fe2+C.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D.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解析:选B。

该实验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装置A 即为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产生SO2;装置B、C、D分别用来验证SO2的性质,装置E为-4尾气吸收装置。

装置B中酸性KMnO4溶液逐渐褪色,说明MnO被还原,即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正确;KSCN溶液是用来检验Fe3+的,故B错误;品红溶液用来检验SO2的漂白性,故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故C正确;实验时将导管a 插入浓硫酸中,可以使A中试管内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即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8.Cl2O为国际公认的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实验室可利用氯气和空气(氯气与空气体积比为1∶3,空气不参与反应)的混合气与含水8%的碳酸钠反应制备,所用实验装置和Cl2O的性质如下:颜色棕黄色状态气体气味强刺激性熔点-116 ℃沸点 3.8 ℃水溶性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热稳定性42 ℃以上分解为Cl 2和O 2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 的名称为________,所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

(2)写出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 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 、E 中都用到多孔球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装置D 中生成Cl 2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l 2O 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ClO 2和Cl 2O 在消毒时自身均被还原为Cl -,ClO 2的消毒能力是等质量Cl 2O 的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倍。

(7)装置E 中所得溶液呈黄绿色,可能的原因是D 中的氯气过量而进入E 中,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制备Cl 2O 装置中存在缺陷,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球形干燥管 碱石灰 (2)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3)控制氯气和空气的体积比 (4)=====△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5)2Cl 2+2Na 2CO 3+H 2O===2NaCl +Cl 2O +2NaHCO 3 (6)1.61 (7)取少量E 中溶液,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是氯气过量所致 (8)将装置D 放在冰水浴中,以控制三颈烧瓶内的温度不超过42 ℃9.(2019·试题调研)无水三氯化铬(CrCl 3)为紫色晶体,熔点为83 ℃,易潮解,易升华,不易水解,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在工业上主要用作媒染剂和催化剂。

某小组同学用Cr 2O 3和CCl 4(沸点76.8 ℃)在高温下制备无水三氯化铬,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N 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点)。

(2)装置A 和装置C 的烧杯中分别盛放______、______。

(3)装置B 中反应一段时间后,除产生CrCl 3外,还有副产物光气(COCl 2)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请指出并说明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

(5)样品中三氯化铬质量分数的测定i .称取样品0.300 0 g ,加水溶解并于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

ii.移取25.00 mL 样品溶液于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腾后加入稍过量的Na 2O 2,稀释并加热煮沸,再加入过量H 2SO 4酸化,将Cr 3+氧化为Cr 2O ;再加入过量的KI 固体,2-7加塞摇匀,使铬完全以Cr 3+的形式存在。

iii.加入1 mL 指示剂,用0.025 0 mol·L -1标准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Na 2S 2O 3溶液21.00 mL(已知: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①ii 中加入Na 2O 2后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KI 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滴定实验可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③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反应前通入氮气是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免CrCl 3被氧气氧化;反应中通入氮气,是为了吹出CCl 4蒸气使其进入硬质玻璃管中参加反应;反应后通入氮气,是为了将硬质玻璃管中的产物吹出以提高产率,并将残留尾气吹出进行处理,避免污染空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