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塔吊型号、位置的选定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施工计划 (2)四、塔身组成 (3)五、塔式起重机高度选择 (3)六、塔式起重机基础选择 (4)七、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 (4)八、安全文明施工 (7)九、塔吊布置及定位图 (8)十、计算书 (9)页脚内容5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占地面积约10万㎡,建筑面积约195972㎡,包含25栋小高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划安装6台TC6010型塔式起重机,4台TC5610型塔式起重机,2台TC5012型塔式起重机,以配合主体结构、装修施工中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运输。
二、编制依据2.1、《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2.2、本工程设计图纸2.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13752-20162.5、《塔式起重机》GB/T 5031-20082.6、《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2.7、PKPM建筑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2012版三、施工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拟在收到业主提供可用于作为塔式起重机布设依据的施工图纸后,在人工挖孔桩完成后三天完善该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工作,具体进度详见下表。
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进度计划3.2、人员计划3.3、主要材料及设备计划四、塔身组成塔身从下向上由一节基础节、和若干节标准节组成。
各节尺寸规格详见下表。
表1:各节尺寸规格五、塔式起重机高度选择根据本工程相关楼栋建筑物高度,吊钩距离建筑物最高点不少于10m的安全高度,采用下表所述选择塔式起重机高度。
表2:塔式起重机高度六、塔式起重机基础选择根据塔式起重机的结构及表2所列塔式起重机组成,查《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得下表所述数据。
表3:塔式起重机性能及参数表七、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1、根据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附图进行基础钢筋下料、绑扎、预埋件固定,预埋件平面位置必须正确,预埋件下沿纵横方向附加两根通长钢筋,钢筋规格同基础钢筋;塔吊基础采用木模板,上部和下部纵横向采用C22@160mm。
塔吊配筋图(1)基础坐落于桩上施工找平,浇筑混凝土垫层前,先在施工平面打入长度足够的直径20带尖钢筋,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并与承台基础钢筋网片进行焊接(重复防雷接地)。
(2)主筋保护层厚度40mm,固定支腿先用定位筋固定,使四个肢腿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度误差控制在1.5/1000以内,预埋螺栓周围(特别是预埋螺栓周围砼填充率>95%);(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浇注时,必须振捣密实,混凝土基础上平面要在同一水平面上,误差小于≤2‰,而四个承重钢板上平面同样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其水平误差≤1mm,以保证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对塔身垂直度的要求,养护期大于15天,塔吊安装时塔基砼强度必须达到100%。
(4)钢筋与固定支腿干涉时允许钢筋避让,但不允许切断钢筋;(5)接地杆插入地面以下部分长度必须≥1.5m,不要与建筑物基础的金属加固件连接;接地线为横截面积不小于16mm的绝缘铜电缆。
(6)塔吊完成面标高尽量与地下室底标高在统一水平面上,特殊情况下应不高于地下室底标高。
(7)塔基维护:由于2#楼塔吊承台标高低于地下室承台标高,塔吊基础顶面至地下室底板面标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砖胎膜对塔吊基础进行维护,如下图,砖胎膜厚240mm在砖胎膜2.4m高度处,设置一道同墙宽的砼圈梁,梁高200mm,梁内上下各放置2C12纵向钢筋,箍筋A6@200。
四角设置构造柱,构造柱截面为240*240,主筋为4C12,箍筋A6@200。
砌筑采用M7.5水泥砂浆。
砖砌维护圈梁及构造柱配筋(8)塔吊周边排水沿基础边,砌200mm排水沟,排水沟排向集水坑。
集水坑设800mmx800mm位于塔基东南部,走100mm边砖砌。
塔吊集水坑排水洞口八、安全文明施工1、所有的安装作业应在白天进行,特殊情况需在夜间作业时,应有充分的照明。
2、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员,严禁酒后作业;作业人员在进入工作现场时,应穿戴安全保护用品。
3、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都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条件,遵守现场安全规则;熟悉并认真执行安装工艺和操作规程。
九、塔吊布置及定位图坐标点为人工挖孔桩中心点位置。
各桩具体坐标及布置桩位布置见下表。
塔吊坐标布置图塔吊号分布图十、计算书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1、参数信息计算简图如下:2、荷载计算2.1、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1994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 k=5.3×5.3×1.732/4×(1.00×25+4.5×17)=1234.541455kN承台受浮力:F lk=5.3×5.3×1.732/4×0.50×10=60.81485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60kN2.2、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0.8×1.59×1.95×1.39×0.2=0.69kN/m2=1×0.69×0.35×1.6=0.39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39×60.00=23.17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23.17×60.00=695.07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5kN/m2)=0.8×1.62×1.95×1.39×0.35=1.23kN/m2=1×1.23×0.35×1.6=0.69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69×60.00=41.31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41.31×60.00=1239.32kN.m2.3、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00+0.9×(1000+695.07)=1325.56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00+1239.32=1039.32kN.m3、桩竖向力计算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3.1、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GJ94-2008的第5.1.1条其中F k──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G k──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M xk,M y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 x、y 轴的力矩;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基桩或复合基桩的竖向力ik(kN)。
经计算得:桩顶竖向力最大压力设计值:非工作状态下:M xk=M k+F vk×h=1039.32+41.31×1.00=1080.63 kN.mN k=(F k+G k)/n=(1994+1234.54)/3=1076.18kNN kmax=(1994+1234.54)/3+(1080.63×2.5×1.732/3)/[(2.5×1.732/3)2+2×(2.5×1.732/6)2]=1575.32kNN kmin=(1994+1234.54)/3-(1080.63×2.5×1.732/3)/[(2.5×1.732/3)2+2×(2.5×1.732/6)2]=556.77kN工作状态下:M xk=M k+F vk×h=1325.56+23.17×1.00=1348.73 kN.mN k=(F k+G k)/n=(1994+1234.54+60)/3=1096.18kNN kmax=(1994+1234.54+60)/3+(1348.73× 2.5× 1.732/3)/[(2.5×1.732/3)2+2×(2.5×1.732/6)2]=1719.15kNN kmin=(1994+1234.54+60-60.81485)/3-(1348.73×2.5×1.732/3)/[(2.5×1.732/3)2+2×(2.5×1.732/6)2]=452.94kN3.2、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9.2条其中 M──通过承台形心至各边缘正交截面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kN.m);N max──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三桩中最大基桩竖向力设计值(kN);s──桩中心矩;ac──塔身宽度。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最大正弯矩:M=(1719.15-411.51)×(2.50-1.732×1.60/4)/3=787.72kN.m 3.3、配筋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条式中α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f 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h0──承台的计算高度。
f 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 y=360N/mm2。
底部配筋计算:αs=787.72×106/(1.000×16.700×1530×9502)=0.0342=1-(1-2×0.0342)0.5=0.0348γs=1-0.0348/2=0.9826A s=787.72×106/(0.9826×950.0×360.0)=2344.0mm24、承台受冲切验算角桩轴线位于塔机塔身柱的冲切破坏锥体以内,且承台高度符合构造要求,故可不进行承台角桩冲切承载力验算5、桩身承载力验算桩身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8.2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35×1719.15=2320.85k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其中Ψc──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0.75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4.3N/mm2;A ps──桩身截面面积,A ps=785398.75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