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中考语文】2018年江苏省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及答案

2018【中考语文】2018年江苏省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各地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及答案【一】(2018中考·江苏扬州卷·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15分)藩国名臣[明]朱国桢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年二十余,始读书。

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日不足,竟夜读忘寝。

举顺天乡试,为学官。

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

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

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

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

”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日.记数千言___________ (2)赵先生耻.居其下___________(3)诸生侍.侧凛凛___________ (4)且遗.一朴___________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B.为.讲说甚详恳二虫尽为.所吞C.以.身先之太医以.王命聚之D.书其.面曰其.真无马邪3.翻译句子。

(6分)(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8中考·江苏苏州卷·11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7题。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

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自为诸生,已工诗歌。

与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吉○1,由是知名。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孝宗遣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遂得馆选○2,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

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

其为读,喜白居易、刘禹锡。

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

祯卿体癯○3神清,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

(节选自《明史》)【注】○1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杨循吉:与下文中的李梦阳、何景明、陆深同为明代文学家。

○2馆选:被选任馆职,即入职翰林院。

○3癯(qú)):瘦。

5.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4分)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2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

7. 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徐祯卿成才的原因。

(3分)【三】(2018中考·江苏泰州卷·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14分)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

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教百年物也。

……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

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

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笛之悲⑤。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

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

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

④馀:同“余”。

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皆.数百年物也( ) ②藤今犹.在( )③始.能支拄( ) ④共蔓旁引.(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B. 其真无马邪(《马说》)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次则余家之青桐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2分)译文:(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2分)译文:11.《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2分)【四】(2018中考·江苏扬州卷·15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

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

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

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

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

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

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

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

”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

②兴阑,兴尽。

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

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

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

⑤姮娥,嫦娥。

⑥茂才:秀才。

⑦塍:田埂。

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1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处)(2分)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①为.宫室②罔不因.势象形③或.六角④高可.三四丈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15.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

(4分)16.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4分)【五】(2018中考·江苏连云港卷·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16分)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释】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休舍:休息。

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飞事.亲至孝(2)饰名姝遗.(3)皆铠.以习之(4)秋毫无犯.1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3分)译文:(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3分)译文:20.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4分)答:【六】(2018中考·江苏宿迁卷·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

(14 分)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 “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

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此亦帝王深耻也。

联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刪改)【注】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

钳口:闭口不言。

可:岂,哪。

福祚(zu ó) :福禄,福分。

降年: 天赐予的年龄,寿命。

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2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若主纳.忠谏()寻亦诛.死()无为后.所嗤()以.匹夫比之()2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1)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2分)译文:(2)此亦帝王深耻也。

(2分)译文:2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 (用自己的话概括) (4 分)答:【七】(2018中考·江苏南京卷·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27题。

(12分)象记[明]林璐①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

”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