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描基础概述

素描基础概述


图(17)
e、掌握作画程序,学会整体作画的方法。 素描的作画程序是由素描的性质所决定 的。正确的作画程序,反映了由浅入深、由 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体现了“整 体——局部——整体”的造型和方法,是作 画方法的科学总结。 作画程序中的每一个阶段,有着明确的 阶段目的、任务和要求,每一阶段之间,又 有着因果、启承、交错等密切联系,只有这 样,才能使作画程序的每一阶段,都达到服 从于技能训练的整体要求和素描造型的整体 目的,从而避免了作画进程中的盲目性和随 意性。 在基础素描训练中,要严格掌握作画程 序,明确素描写生的具体过程,包括开始、 中间和结束各阶段的相互关系,这是形式素 描造型能力的基础(图18)。 (图18)





④、速写、默写、想像与临摹 a、速写,不仅是积累形象素材的重要手段,从造型训练及技法特点来讲,它要 求画得快,画的简炼,不允许也不需要细节描写,它能最有效地培养敏锐的观察 力和艺术的概括能力。在每一课题写生前,坚持先画速写,对巩固写生对象的第 一印象,把握对象的形体特征,加强作业的整体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默写,即凭记忆作画。默写与速写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瞬间即变的生动形 象,主要是依据对形象的理解和记忆来完成的。坚持在每一课题写生结束后,凭 着记忆再画默写,可以提高对形象的理解力、概括力和记忆力。默写,可以是一 完整的形象,可以是某一局部的形象,也可以是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某一富有趣味 的形象。 c、想像,是凭借对客观物象的理解力、判断力和想像力去描绘和再现客观物象。 作为基础素描造型训练的想像画,主要围绕造型训练课题而展开,但不包括创作 在内。例如,在固定的位置上,一只苹果,凭想像从不同角度视点进行描绘,并 组织成美的画面,毫无疑问,依据想像从不同视点去描绘和再现客观物象,有助 于提高我们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力,空间想像力和熟练的造型能力。 d、临摹,结合素描造型写生训练的课题要求,临摹优秀的素描作品,研究各种 不同的素描造型方法和表现形式,以及有关造型艺术的法则和规律,予以借鉴和 运用,对于提高艺术素养和素描造型的技能技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明暗造型、结构造型 a、明 暗造型或称“明暗素描”,是以 明暗色调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素描 形式,是将对形体的明暗感觉和 形体体积的认识统一起来塑造和 表现形体的素描方法。其画面效 果与对物象的视觉感受是基本一 致的,这是基础素描训练中最根 本、最普通的方法,即通常被称 为“写实”或“传统”的素描造 型方法(图20)。
③、提高造型的技能技巧
a、树立体积观念,掌握立体 描绘的方法与技能。 立体性是客观世界一切物 体的基本特征,即是说一切物 体都具有包括高度(长度)、 宽度和厚度(深度)在内的三 度空间(也称“三维空间”), 都表现为一定形状大小的体积。 立体性,是素描造型的基本特 征,体积是素描造型的重要内 容。所谓素描造型,就是在具 有二维空间的平面上,塑造和 表现客观物象的三维空间(幻 觉空间),即写生对象的立体 性和体积感(图14)。
(图21)

③、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 a、长期作业,属于研究性质的作业。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每 一步骤,均应认真研究,明确目的、意义和方法。其目的在 于通过深入地认识、理解对象和严谨精微地表现对象,来提 高对客观对象的认识能力,对造型规律和造型语言的驾驭能 力。

b、短期作业,注重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感受力的培养,以 提高准确、概括、生动的造型能力。短期作业并不要求面面 俱到,依据造型训练课题的不同要求,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 造型的方法技巧、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图(14)
①平面的外框线;
②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轮廓
b、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对比例的准 确判断力 比例是指各种物象之间,以及物象自身各部 分之间的一种度量关系,它是任何物象的形 体存在的基本形式。即是说,任何物象的形 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比例关系。形体的比例, 是检查画面形体表现的真实程度,即“形准” 的依据。准确的比例,始终是造型的基本要 求之一(图15)。在素描造型中,形体各 方向体面的大小及透视缩形的变化,明暗对 比的强弱,色调的色阶层次等,都包含着比 例因素。 比例关系的正确判断,来自于正确的观察方 法。观察方法,应是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 再回到整体,先定大的比例关系,小比例关 系服从大比例关系。因此,在基础素描训练 中,要注重培养和提高眼睛的观察力,学会 正确的观察方法,掌握准确判断客观物象比 例关系的基本功。
画板、画夹、画架 光源与采光 距离与角度
一、什么是素描
关于素描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 ①素描是与色彩画相对而言的。素就是单色的意思,素描是借 助单色线条或块面来塑造形象,是一种对客观物象的形态和结 构特征作朴素表现的绘画形式。 ②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造型,包括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 原则、造型的形式要素和造型的表现手法等,可以说除了色彩 而外,绘画造型的基础都属于素描研究的内容。 ③素描作为画家艺术创作意图观念的体现,是为美术创作服务 的。它可以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创作意图的形象表现,也可是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的创作或设计的草图、正稿、 粉本以及资料性的习作。
③按功能性质与目的性分:基础素 描、习作、创作。 a、基础素描是初学者以掌握造型 的基础规律、培养素描造型能力为 目的作业练习(图11)。
图12 图11
c、创作素描是以完整地表达画家的创作意图,
并以素描为其表现形式的绘画作品;也包括 其它画种,如油画、中国画、年画、版画等 创作所作的素描稿(图13)。



②、掌握造型的法则与规律 造型的法则和规律,既是提高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的重要条件,又是培养和树立 造型观念,提高造型能力的基础。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都利用了自然科学中的某些成果。例如:艺用人体解剖学、 透视学、光学、形体投影法以及色彩学、几何学的某些原理,深化了艺术家们的 认识力,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使造型艺术得到了重大发展。 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借助于新兴的科学方法,为欧 洲的绘画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当时的许多绘画大师如同达•芬奇一样,既是大 画家,又是科学家。他们开拓了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测量学等新领域,使 “艺术摹仿自然”的造型方法科学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全新的艺术技巧。 正是通过前辈大师们不断地总结探索,使绘画造型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形成了科学的理性法则和规律。如空间透视缩形法则,局部与整体统一法则,比 例与塑造的程序法则,以及艺用人体解剖与运动规律,形体结构规律,明暗变化 规律,构图规律,艺术表现规律等。这些法则与规律,是人类探求和认识造型规 律的科学总结,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思想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的体现。离开这些科 学的造型法则和规律,就不可能产生形体塑造的真实和美。因此,学习、理解与 掌握造型的理性法则和规律,是学习基础素描的目的之一。
图(15) 结构与比例 结构相同的 物体,因比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 征
c、掌握造型语言,提高素描造型的表现力 素描是在平面上描绘视觉形象。形象的 视觉因素是通过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 明暗、色调以及点、线、面呈现出来的,即 通常所说的“全面造型因素”。它们是素描 造型的“建筑材料”,是形象化的“造型语 言”。素描正是通过这些“建筑材料”和 “造型语言”才能在平面上塑造出具体的可 视形象,才能形象的表达人们对客观物象的 感觉与认识。 在所有的造型因素中,物体的形体、结构、 空间、明暗等,都必须通过线条、色调才能 表现为画面的视觉形象。线条与色调,是素 描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图16)。 素描造型的两类造型方法,一类是以线 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结构;另一类是以色调明 暗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明暗造型。因此,在基 础素描训练中,要在全面掌握造型语言的基 础上,提高用线的技能技巧,提高对色调的 概括力与控制力。
图13
学习基础素描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①、培养艺术的感知能力 在基础素描训练中,感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感,即感觉,是素描写生中通常强调的 “第一印象”,它是鲜明的、生动的,但往往又是表面的、瞬间的;知,即认识,指在 “第一印象”感觉的基础上,对写生对象的理解分析、综合,要深化“第一印象”感觉以 达到把握对象本质的思维过程。 为什么将培养感知能力作为基础素描的学习的目的呢?19世纪法国的素描画家德加说过: “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即是说,素描所表现的不是形体,而是表现 画家对形体的认识。但是,有的人往往片面地认为素描画得好不好,仅取决于“手艺”或 “技巧”,而忽视了手艺或技巧是受认识所支配的。因此,学习素描训练中,不仅要练习 “手”,更需要练“眼”的观察,练“脑”的思维。在基础素描训练中,随着敏锐的感觉 和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不仅能认识到写生对象的表象特征,而且能准确把握对象 形体结构的内在本质;不仅能表现出写生对象的明暗光影、质感、量感等外在的物理特征, 而且能表现出写生对象的内涵,即注重艺术情感的表现。这时,画面上的写生对象,不再 是“照相”式的再现,而是创造性的艺术再现。这就是培养和提高以敏锐的感觉为基础的 感知能力的重要作用。
(图19)
二、学习素描的方法
基础素描重在“基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
关于艺术与生活、内容与形式、知识与技能、 技术与艺术等关系,既要注重技能训练,强 调动手实践,又要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和审 美能力、判断能力。因此,要提倡灵活多样 的学习方法。相结合 认识支配着对客观物象的表现,认识愈深刻,素描造型的表 现也就愈深刻。但是正确的认识理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 成技能而发展成为相应的能力。在基础素描的学习中,“脑” 与“手”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脑的训练,是偏重于认识与 理解的思维训练;手的训练是偏重于技能技巧的实践训练。 从某种意义上讲,造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在脑与手的 相互作用之中实现的。 基础素描训练的实践证明,脑的思维决定手的实践,手的实 践反过来又可以影响促进脑思维的发展。因此,将脑与手的 训练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基础素描训练的始终,对于提高素 描造型的技能技巧,促进造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和提 高审美判断能力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