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ppt课件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ppt课件


第十三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 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 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 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 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 时补报。 • 第十四条: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 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 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
善安置到安全地点,并根据伤情,就地取 材,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 折临时固定等急救措施。 • (4)在现场急救和运送伤员过程中,方法 要得当,动作要准确、轻巧,避免伤员扩 伤情和受不必要的痛苦。
(5)在灾区内避灾待救时,所有遇险人员应 主动把食物、饮用水交给避灾领导人统一分 配,矿灯要有计划地使用。每人应积极完成 自己承担的任务,精心照料伤员和其他同 志,共同渡过难关,安全脱险。
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 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 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 的,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
三、违反事故报告规定相关法律责 任
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 三十五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 至80%的罚款;属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 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理事 责任:(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 关证据、资料的; (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 和资料的; (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 伪证的; (六)事故发生救
一、自救、互救的行动准则
• (1)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有毒气体浓
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第十六条: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
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 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 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 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 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教学
第一节
事故与事故报告
一、事故与事故分级
• 1、事故 • 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
活动有关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 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 失,导致原活动暂时中止或者永远中止的意外事 件。 矿山事故:是指矿山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发生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等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 或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致使负伤机体立即中 断工作,甚至终止生命的事故。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 三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
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处上一年年 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国家工作人 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 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 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必须 及时正确地佩戴自救器,并严格制止不佩 戴自救器的人员进入灾区工作或通过窒息 区撤退。撤退时要根据灾害及现场的实际 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 (2)在受灾地点或撤退中,发现受伤人员, 只要他们一息尚存,就应组织有经验
的同志积极进行抢救,并运送到安全地点。
• (3)对于从灾区内营救出来的伤员,应妥

2、事故分级
• (1)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
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 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 (2)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 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 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1亿元以下 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
事故报告的有关明确规定: • 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 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 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部门报告。 •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
一、透水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 1、如何预防透水事故的发生 • (1)、加强组织领导。各矿山企业要严格
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加强和重视矿山水 害防治工作,指派相关负责人或有关技术 人员负责本企业的水害防治工作,定期召 开防治水害工作会议,建立专门台账。要 依法保障防治水害工作的必要投入,并积 极采取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增
强矿山防水害能力。
• (2)、组织排查矿山水害隐患。各矿山企
(3)较大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 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 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 接、经营损失的事故。 • (4)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 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 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上文中的“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 包括本数
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时 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 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 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 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 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二、事故报告
• 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点附近的人员应尽
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 迅速地利用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 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 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 报告事故时要尽量冷静,把事故情况说清 楚;一时分不清楚的,按领导指示在保证
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调查,第二次进行汇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