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美术》教学设计

《宗教美术》教学设计

《宗教美术》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名作》第二课时
张琳
威海市城里中学
《宗教美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中的第二课时,本单元的活动一中出现的美术作品按照历史发展前后顺序和文化发源地的地域分为,原始艺术、两河流域、古希腊罗马艺术、佛教艺术、伊斯兰教艺术、中世纪艺术,我把活动一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把古希腊罗马艺术之前的原始、古代美术,第二课时以宗教美术为主题,在初三学生掌握历史课本中关于三大宗教的知识基础上,分析宗教美术作品与宗教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了解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在造型语言、表现手段方面的不同;
2、发现各类宗教美术作品表现形式的差别月各自宗教教义存在密切联系。

发过程和方法:通过1、发现并评述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美术作品的特点与各自宗教教义、文化之间从在的密切联系;了解宗教美术作品受到区域、民族、本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的形式差异,体会宗教并不只是本教信徒的精神信仰,也处处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宗教美术是宗教与区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结晶。

教学重点:
发现宗教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宗教信仰、教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发现、分析并表述宗教美术作品如何通过不同表现形式来体现不同宗教的教义和宗教信仰。

了解分析本土文化对宗教美术作品表现形式的影响。

学情分析:
初三下学期,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国、世界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初三的历史课本当中有关于三大宗教的在创始时间、历史背景、创始人、经典著作、教派信仰、风俗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本科在学生对宗教以上几个方面的了解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的联系,通过对宗教文化于宗教美术的表现形式(建筑样式、建筑布局、装饰纹样、色彩应用)之间的联系,正确地看待宗教文化,不仅仅是教徒的精神信仰更是体现民族精神文化结晶,在拓展部分,在讲完佛教美术作品与佛教思想与各地民族文化相互渗透所表现出同一宗教不同表现形式的同时,指出汉地佛教受到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影响的种种表现,再让学生从生活中在美术范畴意外,中华民族各种习俗、文化现象、生活习惯、思维模式能够体现道家思想的影响,把对宗教理解上升到文化思想上来。

宗教建筑,作为教徒礼拜、修身的重要场所,并综合了雕塑、工艺、壁画等形式。

本着让学生自己发现、观察、体会的原则,对于建筑作品的这样立体空间的美术形式,文字解说、图片欣赏满足不了学生对空间构成认知,所以增加了建筑模型和宗教建筑的纪录片片段,从外部造型和内部空间感,给学生以个空间的还原,让学生尽可能找到身历其境的感觉。

评价设计:
1|、能否分辨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在造型语言、表现手段。

2、能否说出宗教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宗教信仰、教义之间的联系。

3、能否发现宗教美术作品受到区域、民族、本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的形式差异。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大宗教
基督教(中世纪)
建筑高、尖、“十”字形
哥特式尖拱彩色玻璃
结构拱肋装饰
飞扶壁雕塑
伊斯兰教
建筑穹顶
装饰纹样
佛教
建筑寺庙
佛塔
道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