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旅游地理-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地理-旅游地理-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指出图示路牌的作用,并简述该国巨石景观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4.(广东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工业旅游起源于欧洲,它是将工厂风貌、生产过程、企业文化作为旅游资源,通过参观、体验、操作等方式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工业旅游在我国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013年9月,长沙市18家知名企业相继向游人开放,搭建起了“工业”与“旅游业”双赢共进的桥梁。

概括工业旅游的特点并说明工业旅游对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10分)5.(湖南省浏阳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期中考试)(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人们出游率的增高,“华山天下险”逐渐被“华山天下堵”所替代,如何认识与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引人关注。

下图为华山东、西进山线路示意图。

(1)依据相关材料,说明华山游客拥堵点多出现于东线进山山路的原因。

(4分)(2)结合相关材料,请为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提供三条合理化的建议。

(6分)6.(山西省太原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月考测)“2015首届中国高铁赏花旅游节”3月10日在武汉东湖樱园启动,时间持续近3个月。

如下图为赏花地点分布图。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举办该旅游节的优势条件。

(10分)7.(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旅游地理】(10分)在东北地区产业复兴的背景下,中俄界江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沿江地区纷纷将旅游业确立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或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

分析旅游的特色旅游产品并为此提出合理的推广措施。

8.(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甲国同时拥有地中海的浪漫和撒哈拉沙漠的荒凉,被称作“欧洲后花园”。

国内有大海大洋、有雪山、有沙漠、有荒漠公路、有尘土漫天的古城、有华美堂皇的欧式大道、有地毯、有神灯、有吃不完的饼,最重要的是有一群热情善良却总想占你点小便宜的阿拉伯人,一面高呼“Chinese”,一面对你不停喊日语“口尼奇瓦”。

(1)分析甲国开发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

(6分)(2)中国普通游客到甲国旅游的因素有哪些?(4分)9.(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旅游地理材料一稻城,古名“稻坝”,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侧,属康巴藏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原本只是一座位于四川西南的边远小城,却因被认为是“最后的香巴拉”而成为国内背包客心目中的圣地。

这里有超越你想象的辽阔的地域、绵延的山脉、丰腴的草场、清澈的溪流、圣洁的雪山和热情质朴的康巴人。

材料二图8稻城主要景点布局图图8(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游的优势条件。

(6分)(2)说明自驾游过程中应注意的旅游安全问题。

(4分)10.(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10分)旅游地理生态旅游是相对未受到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的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游览。

新疆喀纳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泰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区面积569平方千米,区内高山峡谷、冰渍湖等自然景观类型丰富、“云间部落”图瓦族民俗资源独特,被称之为“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

阿尔泰市距乌鲁木齐近1 000千米,有两条国道连接乌鲁木齐。

当地政府目前将喀纳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市场总定位为疆内游客为主,疆外游客为辅。

分析当地政府目前将喀纳斯湖生态旅游市场总定位为疆内游客为主,疆外游客为辅的原因。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旅游地理答案综合题(10小题)1.【答案】优势条件: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而洁净;雨季集中在夏季,冬季晴朗少雨;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较小,夜晚人工光源对星空影响小;观星活动易与悠久的藏族文化相结合,具有独特性。

(每点2分,满分6分)推广措施:与科普单位合作,进行星空知识宣传普及;开展星空摄影展活动;建设星空观测点,打造观星旅游路线;对现有旅店进行适度改造,设置观星房并配备观星设备,打造“观星小镇”。

(每点2分,满分4分)2.【答案】(1)①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欧洲地处温带,毛里求斯为热带海岛风光);②极具浓厚东方色彩的文化;③毛里求斯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服务质量高;④交通通达性强(航空、游轮);⑤距离欧洲市场近。

(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2)①形成独特的热带海岛风光,有利于开发热带旅游项目(2分);②全年气温高,旅游业不受季节限制。

(2分)3.【答案】提示行车司机该路段有袋鼠出没,注意行驶速度。

(4 分)整体一块的巨石,不易受外力作用破碎;(4 分)且该地位居大陆中部降水稀少。

(2分)4.【答案】特点: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小意义: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和产品品牌知名度,扩大影响。

5.【答案】(1)相对于西线,东线旅游交通方式便捷,吸引游客多,(2分)索道等交通设施的运力有限,大量游客滞留(2分)(2)优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减少东线进山山路的客流量;(2分)控制发售门票数量,减缓游客拥堵;(2分)加强进山山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

(2分)6.【答案】可以赏花的地点多,空间覆盖面广;花卉种类多,(空间南北跨度大);各种花卉先后开放,花期时间长;高铁快捷舒适,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们出游愿望强;地区接待能力强;媒体的宣传优势可以扩大旅游节的知名度。

7.【答案】打造边境旅游、邮轮旅游、冰雪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构建“一带两级三区”的旅游空间结构布局,即一条界江旅游带,黑河和抚远两个旅游增长极,漠河、嘉荫—萝北和兴凯湖三个旅游集合区;完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健全旅游交通和公共服务体系。

8.【答案】(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等级高;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游览价值高;处在非洲大陆西北端地理位置优越,临海交通便利;景区空间大,环境容量大。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平均距离远(2分);出行费用高(2分)。

9.【答案】(1)距主要客源地(昆明、成都等城市)路程适中,有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较高,私家车拥有量较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2)注意防范雪崩,山区注意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注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注意了解并尊重当地风土人情,避免发生冲突;注意交通安全等。

10.【答案】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独特(2分);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具有定向性,人们往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旅游资源(2分);喀纳斯湖生态旅游景区地处新疆,离国内东部客源地较远(3分);考虑旅游区自身的交通条件、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等,景区还没有达到接待大规模外来游客条件(3分)。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旅游地理解析综合题(10小题)1.【考点定位】区域旅游业发展条件,推广措施。

【名师点睛】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区域旅游业发展条件。

观星活动优势,主要是大气稀薄,透明度高。

区域降水少,天气晴朗,便于观测。

区域人类活动少,大气污染少。

合理措施主要是从宣传、意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考虑。

2.【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考查旅游市场形成的原因3.【考点定位】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4.【解析】试题分析:工业旅游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结合材料中工业旅游的环节分析,工业旅游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小。

工业旅游的意义是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和产品品牌知名度,扩大影响。

【考点定位】旅游活动类型,工业旅游的意义。

5.(2)解决华山游客拥堵主要是控制游客数量和分散游客游览路线。

首先就要通过合理控制门票数量来控制进入华山的游客数量,不能只顾获得经济效益,不顾游客的游览体验。

同时优化游览线路,实时合理分散游客的游览路线。

合理开发景点的不同组合,合理分散人流。

加强进山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运输能力,以减小拥堵。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旅游线路选择,考查旅游景点拥堵问题的解决措施6.考点:旅游资源,旅游评价。

7.考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8.【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根据海陆轮廓,甲国是摩洛哥,结合材料分析,甲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等级高。

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游览价值高。

处在非洲大陆西北端地理位置优越,临海交通便利。

景区空间大,环境容量大。

(2)中国普通游客到甲国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平均距离远,出行费用高。

【考点定位】区域旅游业发展条件,影响旅游活动的因素。

【名师点睛】区域旅游业发展,主要从资源类型、等级,地域组合状况,集群状况,景观的游览价值,位置、交通等方面分析。

影响旅游活动的因素,与市场距离,出行费用、时间等有关。

9.【考点定位】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0.【考点定位】旅游资源的市场定位【方法总结】旅游资源的评价:(1)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①旅游资源特色——吸引旅游者的关键性因素;②旅游资源的价值;③旅游资源的组合和规模;(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①环境容量;②环境质量;③社会经济环境;(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①地理位置、交通条件;②客源市场条件;③其他开发条件(投资、施工、服务设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