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高考考点:1、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构成(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2、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构成(2)财政收支平衡3、财政的作用(1)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2)财政与宏观调控(3)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基础知识一、财政收入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和就是财政。
2、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1)国家预算:由提出并经过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2)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称作国家决算。
3、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就是财政收入。
4、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收入分为、、以及。
其中,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5、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和。
其中,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二、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的过程。
2、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支出按其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
目前在我国支出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
3、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种情况:(1),有结余。
(2),有赤字。
(3)。
其中,在国家预算与决算中,是最理想的状态。
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4)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支出,或收入略有结余,或支出收入略有赤字。
(5)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1、集中力量办大事(1)财政具有促进资源配置的作用。
、、、等基础设施工程,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有重大促进作用。
国家财政支持这些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国家可以通过对的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①通过对、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②通过调整,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等事业。
2、人民生活有保障(1)、财政是巩固的物质保证。
国家具有、、的职能。
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和国防的支出,保证国家职能的行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巩固,保证人民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
(2)、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的物质保证。
为人民创造安宁、和谐和生活环境,必须提供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3)、财政是实现、、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的原则下,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征税和纳税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____,凭借_________,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__________。
2、税收具有、、的特征。
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的主要标志。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是无偿性的,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要求它具。
3、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主要分为、、、和五大类。
目前在我国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是和。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________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它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_______征税,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促进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________征收的一种税。
它按应税项目的不同,分别实行_____________和_______税率。
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有效手段。
4、在我国税收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____的。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________。
5、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6、公民要增强纳税人意识,要把看成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要增强,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____和____,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____和____,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易错易混点1、判断: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判断: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是政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3、思考:如何增加财政收入?4、P74页表中不同项目的支出数额有什么明显差异?说明了什么?5、P75页图表所显示的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7、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因此税收越多越好,税率越高越好。
8、征收个人所得税能消除收入差距。
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别:①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②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保护价收购粮食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调整,间接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
③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②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课内探究1、据《中国财经报》载文指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财政必须鼎力相助。
眼下紧迫的是确保国企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能按时足额拿到基本生活费和养老金,尤其是对那些特困企业.困难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中央财政应有倾斜政策。
(18分)(1)材料中反映出了财政的什么作用?(5分)(2)如何理解“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13分)2.(变式)(2011•旧课标全国)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
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
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019亿元,平均增长过12%。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央财政支付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课后训练1.(2011•浙江)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E)同比上升5.3%。
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2、新的学期到学校,‘两免一补’真热闹.爸爸妈妈开怀笑,同学乐得呱呱叫。
”回答国家财政支出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A.体现了国家通过公共财政制度促进社会公平B.说明分配政策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C.意味着国家财政赤字的出现,容易诱发通货膨胀D.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3.中央财政支出压缩一般性开支,力保“三个倾斜”,即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
中央财政力保“三个倾斜”告诉我们①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②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③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④财政能够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近几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以建设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1410个县级和250个省、市(地)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成,290所紧急救援中心陆续开工,加强对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
这主要说明A.国家通过财政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B.财政是巩固政权的物质保证C.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D.财政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5.我国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目的是A.通过财政收支的平衡来避免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或者紧缩的影响B.刺激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C.抑止社会总需求,减弱通货紧缩的影响D.增强市场供给能力,抑止通货紧缩6.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止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A.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B.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C.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D .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7.对财政的正确理解是①财政的内容是对国家收入分配②财政的特点是强制性③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④财政的本质是一种消费关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8.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今年存款基准利率连续多次上调,这属于()A.扩张性财政政策B.紧缩的货币政策C.稳健的财政政策D.扩张的货币政策9.采用上题的措施,能够()①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②防止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发生③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④发挥行政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2011•江苏) “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
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北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
这说明()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③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11•天津)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别为1900元、5000元,结合表1,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指个人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2000元以后的余额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质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D.老赵该月应缴纳450元的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12.(2011•福建) “拉弗曲线”(见图)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③④13. “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马克思的这一名言强调①税收在国家中的作用②无国便无税③税收在财政中的作用④无税便无国A.①②B.①④C. ②③D.③④14.增值税的征收A.可以杜绝偷税漏税的出现B.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C.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D.可以调节个人收入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11年9月1日起从原来的2000元上调至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