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主义1.中介变量:介于环境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使机体对特定环境产生行为的因素,不能直接观察。
认识地图:符号完型模式的别称,指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潜伏学习:未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有机体在学习工程中某一阶段学习效果并未明确表现出来,其学习活动处于潜伏状态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箱,白鼠按压杠杆得到食物,在没有任何可以观察到的外来刺激的情境中发生的条件反射。
观察学习: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现存反应得到矫正。
自我效能:个体对达成目标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等。
主要根据个体的实践经验、语言说服来建立。
满足延宕:个体为了得到更好的更有价值的奖励而放弃现在价值较低的奖励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映,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操作行为: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3.托尔曼的目的性行为主义(一)整体的行为及其目的性。
具有目的性,具有选择性,遵循最小努力原则(二)中介变量:需要系统、行为空间、信念价值动机。
(三)符号学习理论:期待,认知地图,潜伏学习4.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一)研究对象:对环境的适应行为。
(二)研究方法:“假设-演绎”体系1、建立公设,对重要术语定义2、从公设出发提出相关理论3、用所观察到的事实去验证理论(三)行为原理:1、学习理论2、行为的动力:内驱力3、行为的抑制或消退:反应性抑制、条件性抑制4、零星期待目标反应5.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应答型行为与操作型行为区别:1形成条件联络性质不同;2反应与刺激关系不同;3学习结果不同。
基本立场:心理学是一门直接描述行为的科学,操作性条件反射,客观、实证的捍卫者。
应用:言语行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行为塑造与行为矫治、社会控制计划。
6.班杜拉社会认知行为主义观察学习的特点:1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2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3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1直接观察学习2抽相性观察学习3创造性观察学习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心理过程1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2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存储3动作复现过程:从记忆向行为的转化4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动。
直接诱因、替代诱因、自我诱因。
2.行为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华生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1913-1930年);第二阶段,新行为主义(1930-1960年)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第三阶段,新的新行为主义或称为社会行为主义(1960-)班杜拉、罗特、米契尔。
3新行为主义的产生,1逻辑实证主义是哲学基础之一,间接证实的方法被新行为主义者所吸收,2操作主义3机能主义心理学为新行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启示和支持,4.特点心理学的核心是学习的研究,大部分行为,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用条件反射定律进行解释,心理学必须采纳操作主义原则5,操作主义定义书上30年代以后,操作主义原则在美国风行一时,特别受到新行为主义者的重视。
他们都认为用科学的操作来规定心理学上一些术语的意义,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的争论,有助于把心理科学体系建立在客观的实验操作的基础之上。
6.托尔曼对学习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设计了很多精巧的实验来论证学习的本质和类型,特别是他对位置学习和潜伏学习的实验论证对学习心理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和实验丰富了学习心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手段,他对学习过程中知觉和动机作用的强调,对于人们重新认识和理解学习问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格式塔1912年,韦特海默《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学派的正式开始。
格式塔心理学也译作完形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它的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等,勒温则对格式塔心理学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自称为拓扑心理学。
苟勒1913——1917,1917《人猿的智慧》发表顿悟1依赖情境条件2随着一个阶段尝试和错误产生的3是质变无需量变的积累4可以迁移勒温拓扑心理学B=f(PE)b指行为f指函数关系p指具体的一个人e 指全部环境行为随着人与环境变化而变化。
不同人对同一环境、同一人对不同环境心理环境: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1准物理事实2社会3概念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平衡精神分析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日常生活心理分析心理防御机制:指面对焦虑时,人们采取非理性的方法来减轻焦虑集中主要的防御机制:压抑、投射、升华、认同、反向、否认、文饰、转移、倒退、抵消弗洛伊德本能指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内驱力。
是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1、意识和潜意识2、压抑和抵抗3、梦的解释4、泛性论5、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二)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1、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而死的本能则体现着恨和破坏的力量2、本我、自我和超我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将心理划分为几部分研究。
他以整体的视角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1追去优越感:人出生就有自卑感,为了克服自卑感,我们需要克服抗争,抗争过程就是追求优越感。
2自卑与补偿:对于自卑的补偿3生活风格实现追求优越感的目标。
4社会兴趣荣格分析心理学荣格所说的里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在身体一切活动中需要寻找出路。
可以说他的里比多包括性的和营养的两大类。
1字词联想和情结理论2人格结构理论:a人格面具:公共场合表现与自身想法违背b阿玛尼男有女特质相反的为阿尼姆斯c阴影:人格中的暗面3人格动力理论4人格类型学说:8种外(内)倾感觉、情感、直觉、思维个体心理学1911阿德勒追求优越、生活风格分析心理学1939安娜、哈特曼、埃里克森发展线、自我的自主性、自我同一性社会文化学派20世纪40年代初霍尼、沙利文、弗洛姆、卡丁纳自我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初科赫特高峰体验: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高昂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
8.罗杰斯认为人性的核心从本质上说是积极的,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经验,自我和人格是从经验中显示出来的,是在个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
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这是罗杰斯理论的核心概念。
10.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
主张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出教育首位。
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
她提倡学会适应变化和思想;倡导内在学习和意义的理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等,这些都促进了当代西方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需要层次理论(1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2成长的需要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1生理需要2安全的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生观1人性的核心从本质上说是积极的,是可以信赖的2强调人性是发展变化的3人的任谁活动的基础是意识经验自我理论1强调现象学的观点2自我概念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3自我实现的潜能石罗杰斯理论的核心概念个人中心疗法的基本看法:1治疗目标,治疗关系、治疗过程1.行为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华生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1913-1930年);第二阶段,新行为主义(1930-1960年)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第三阶段,新的新行为主义或称为社会行为主义(1960-)班杜拉、罗特、米契尔。
2.新行为主义的产生:1逻辑实证主义是哲学基础之一,间接证实的方法被新行为主义者所吸收;2操作主义;3机能主义心理学为新行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启示和支持.3.新行为主义阶段特点:心理学的核心是学习的研究,大部分行为,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用条件反射定律进行解释,心理学必须采纳操作主义原则4.操作主义定义书上:由布里奇曼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其目标是要使科学的术语和语言更加客观和正确,并使科学摆脱那些不能进行客观观察或不能进行物理验证的所谓“虚假问题”。
影响:30年代以后,操作主义原则在美国风行一时,特别受到新行为主义者的重视。
他们都认为用科学的操作来规定心理学上一些术语的意义,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的争论,有助于把心理科学体系建立在客观的实验操作的基础之上。
5.托尔曼对学习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设计了很多精巧的实验来论证学习的本质和类型,特别是他对位置学习和潜伏学习的实验论证对学习心理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和实验丰富了学习心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手段,他对学习过程中知觉和动机作用的强调,对于人们重新认识和理解学习问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6.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的特征有哪些?1)所关注的重心依然是个体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在条件反射及其强化原理的指导下阐述对个体行为的认识。
2)代表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态势。
3)新的新行为主义者大胆使用已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像等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他们认为社会环境、行为、个体的认知等观念是相互作用的,既可以通过人的思维、信念和期待等认知过程预测人类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来改变人类的行为,还可以通过个体行为的改变来调整其信念、期待等认知过程;4)他们坚持心理学研究的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关注个体的自我现象世界,强调被其他的行为主义者所忽视了的“自我”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把建构论的观点融入其理论之中,强调个体心理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7.为什么说班杜拉仍然属于行为主义学派?1)当行为主义处于困境和危机时,在认知革命的影响下,班杜拉、米契尔等一些接受行为主义训练的心理学家及时地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原则的的基础上,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属于“第三行为主义”。
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受到认知心理学的冲击,强调人类的自主性和自我调节能力,把强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有机的相结合。
3)班杜拉强调行为是以认知为中介的、思维、信念和期待等认知过程调节着人的行为,通过改变认知过程,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他的这些主张被用于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之中。
4)班杜拉在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的基础上及时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理论参照点由行为到认知的转变,顺应了当代关注内部认知变量、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潮流。
8.为什么说似动现象的研究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似动现象的研究标志格式塔心理学建立的原因:通过似动现象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得出结论,认为似动现象是一个整体,绝不是鼓励的感觉元素可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