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单项选择60题1. 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___________。
A. 心理现象B. 个性心理C. 心理过程D. 个性倾向性2. 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_________。
A. 注意B. 认识过程C. 意志过程D. 思维3. 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是___________。
A. 见风流泪B. 谈梅生津C. 望梅止渴D. 望而生畏4. 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是___________。
A. 有意记忆B. 有意识记C. 机械识记D. 意义识记5. 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的阶段是___________。
A. 操作定向B. 操作模仿C. 操作整合D. 操作熟练6. 三维智力结构模型的代表人是___________。
A. 吉尔福特B. 卡特尔C. 斯皮尔曼D. 加德纳7. 先提出较小要求,然后再提出目的指向的较大要求,诱发人们依从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 “登门槛技术”B. “低求技术”C. “留面子效应”D.“旁观者效应”8. 暴跳如雷、呆若木鸡、欢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___________。
A. 心境B. 应激C. 激情D. 热情9. 在记忆一个系列材料时,最容易遗忘的是___________。
A. 开头B. 结尾C. 中间D. 开头和结尾10. 属于投射式人格测验的是___________。
A. 罗夏克墨渍测验B.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C.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D.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具体研究____________。
A. 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B. 认知过程与个性差异C.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D. 心理过程与心理动力12. 本来静止的物体,因周围其它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好像也在运动,例如浮云中的月亮好像在云层中穿行一样,这种知觉是____________。
A. 真动知觉B. 诱动知觉C. 似动知觉D. 自主运动13. 实验表明,当学习程度为____________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A. 50%B. 100%C. 150%D. 200%14. 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一定方法逐步缩小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 启发式方法B. 算法式方法C. 手段—目的分析法D. 爬山法15. 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与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__________。
A. 操作定向B. 操作模仿C. 操作整合D. 操作熟练16.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表明的思维特征是____________。
A. 间接性B. 直接性C. 概括性D. 整体性17. 在解决中等难度问题时,动机水平和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成____________。
A. 正比B. 反比C. 正U型曲线D. 倒U型曲线18. 人类表现、表达与交流感情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____________。
A. 面部表情B. 身段表情C. 言语表情D. 语调表情19. 东东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容易冲动,做事常常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
他的气质类型是____________。
A. 胆汁质B. 多血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20.当群体一起完成某一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A. 社会助长B. 社会干扰C. 社会惰性D. 社会制约21. 心理学家冯特于__________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 1869年B. 1879年C. 1889年D. 1899年22. 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的远近不同,投射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大小可以相差很大,但是我们总是认为他的大小没什么改变,仍按他的实际大小来知觉,这是知觉的_________。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23. ___________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没有特定的反映内容,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A. 感知B. 注意C. 记忆D. 思维24. 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这是___________。
A. 感觉记忆B. 瞬时记忆C. 短时记忆D. 长时记忆25. 把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的思维过程是___________。
A. 分析与综合B. 比较C. 抽象与概括D. 具体化26. 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教师在提供感性材料时,变换其非本质特征而保持其本质特征,这种方式是___________。
A. 变式B. 定势C. 下定义D. 联想27.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态是___________。
A. 心境B. 激情C. 应激D. 焦虑28.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
A. 心理过程B. 个性心理C. 心理现象D. 认知过程29. 学生正在听课,忽然教室外发生巨响,引起大家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刺激的方向,这种注意形式是___________。
A. 有意注意B. 无意注意C. 有意后注意D. 无意后注意30.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直接决定活动完成的心理特征是___________。
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动机31.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功能主要定位在___________。
A. 大脑左半球B. 大脑右半球C. 脑干D. 小脑32. 两个静止的物体,由于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上邻近部位,而产生物体在运动的知觉,称为_________。
A. 真动知觉B. 诱动知觉C. 似动知觉D. 自主运动33. 下列哪一选项表述的观点是错误的___________。
A. 瞬时记忆完全根据事物所具有的物理特征对信息进行编码B. 短时记忆主要采用言语听觉形式对信息进行编码C. 长时记忆大量是以视觉表象形式对信息进行编码D. 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34.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与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___________。
A. 再造思维B. 创造思维C. 发散思维D. 集中思维35. 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___________。
A. 心境B. 激情C. 应激D. 热情36. 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其中___________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A. 观察力B. 记忆力C. 言语能力D. 抽象概括力37.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最佳动机水平应___________。
A. 适中偏低B. 适中偏高C. 适中D. 最高38.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是___________。
A. 定势B. 迁移C. 原型D. 动机39. 体现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给每个人的整体心理活动蒙上一层独特色彩的心理特征是___________。
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动机40. 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进行逐一尝试,从中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是_____________。
A. 算法式方法B. 启发式方法C. 爬山法D. 手段-目的分析法41. 开卷考试时,学生的记忆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 。
A. 识记B. 保持C. 再认D. 回忆42. 人脑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___________。
A. 概念B. 概括C. 抽象D. 推理43. 操作技能的特点是___________。
A.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 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D. 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44. 下列能力中_________是一般能力。
A. 听觉能力B. 音乐能力C. 言语能力D. 数学能力45. 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A. 消退和干扰抑制B. 倒摄和干扰抑制C. 前摄和消退抑制D. 前摄和倒摄抑制46. 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伴关系的课堂结构是________。
A. 竞争性结构B. 个体化结构C. 对抗型结构D.合作型结构47. 作为心理准备状态的态度会对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制约,淘汰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保留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这一现象体现了态度的___________作用。
A. 记忆过滤B. 自我价值保护C. 动机激励D.情绪动力48. 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是_________。
A. 华生B. 罗杰斯C. 弗洛伊德D. 斯金纳49. 通过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一个4岁的儿童测得的心理年龄为5岁,他的智商为___________。
A. 80B. 100C. 125D. 13550.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A 多血质B 胆汁质C 抑郁质D 粘液质51. 在外部诱引干扰下,注意离开应当完成的任务而指向无关的活动和客体,称为____________。
A. 注意的分配B. 注意的分散C. 注意的动摇D. 注意的转移52. 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 指向性与选择性B. 指向性与集中性C. 指向性与分散性D. 集中性与紧张性53. 经验在人脑中的印留、保持和再现的过程是_______。
A. 瞬时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 记忆54. 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有助于识记的方法,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__________。
A. 不随意识记B. 有意识记C. 意义识记D. 机械识记55. 医生通过号脉,观察来诊断患者病情的思维特性是___________。
A. 直接性B. 间接性C. 想像性D. 判断性56. 在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形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___________。
A. 原型定向B. 操作定向C. 原型操作D. 原型内化57. 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著名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_。
A. 斯皮尔曼B. 吉尔福特C. 卡特尔D. 加德纳58. 认为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___________。
A. 成败归因理论B. 成就目标理论C. 成就动机理论D. 自我效能理论59. 情绪反映的是____________关系。
A. 客观现实与人B. 客观现实与需要C. 人与人D. 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60. 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他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他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这一现象称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