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
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
择。
我们说,写记叙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
想,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表达
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
了。
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
着文章的质量,只有从丰富
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
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
一、写父爱、母爱
1、我生病了,父亲或母亲半夜或不顾下大雨送我去医院看病。
陪了我一个晚上,早上醒来时,她(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
2、放学了,下起了大雨,父亲或母亲送伞来,父亲或母亲不顾自己淋湿了衣裳为自己遮伞。
3、妈妈为我做一顿好吃的饭菜,给我送上一杯热牛奶。
二、写老师
1、我生病了,老师焦急地送
我到医院看病。
2、我生病住院,老师到医院
为我补课。
3、老师带病坚持给同学们上
课,备课、改作业到深夜。
4、我遇到了做不来的题,老
师耐心地讲给我听。
5、老师惩罚了自己,想到老
师也是为自己好,理解并原
谅了老师。
三、写同学
1、放学下雨了,自己没带伞,同学不顾自己淋湿了衣裳为自己打伞。
2、自己和同学发生了误会,误会消除了,同学转学搬到了其他城市。
3、同学耐心地帮自己讲题。
4、自己和同学有约定,同学或自己因事失信,后来知道原因得到谅解。
一、选材要真实
学生习作:
写母亲一直关心“我”学
习,其中有一段:
记得我六岁的那一年,有一天晚上妈妈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对我
说:“明明,你明天就上一年级了,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贪玩了,以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科学家,好好建设我们的祖国。
”
一、选材要真实
(一)、写父爱或母爱1、《爸爸的花儿落了》中:
爸爸逼我去上学,爸爸让我
去闯练。
2、《走一步,再走一步》中:
父亲指导自己一步一步走
下悬崖。
3、《社戏》中:我不能去看
社戏,母亲宽慰我,叮嘱我
不要招外祖母生气,让外祖
母担心;我们去看社戏母亲
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看戏
回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母亲,母亲很生气,怪
回来得迟。
(二)、写老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
老师不回答我提出的怪问题,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先生入神
地大声朗读;惩罚学生普通
总不过瞪几眼。
2、《最后一课》中:
韩麦尔先生的大铁
戒尺、衣着特点和爱国热情
以及让学生替自己浇花、给
学生放假自己去钓鱼。
五、选材要有意义
六、选材要围绕中心
围绕“母爱”这个主题,你会选择哪些材料?
1.我在学校长疮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2.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
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
4.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
5.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在我印象中,父亲除了送我去幼儿园,接我回家和出门买菜外,就没怎么离过家,再加上我也不善游玩,他极少带我去公园或游乐场
之类的场所。
父亲在家里的大部分时间,就是这里拖拖,那里拖拖,他那忙碌的身影深深刻在我的心中。
当其他大人在打麻将的时候,我们父子俩却在下军棋。
他总是很有耐心地地教我棋上的文学。
有了玩识字积木的基础,对于学这些棋子上的字也就容易多了。
虽然我的军棋一直下得不太好。
挑战对白
☐“大姐啊,钱再过几天交行不?”☐“不行!说好8号交一天都不准迟!”☐“大姐啊,我们刚来福州——”
☐“你每次都这么说!”母亲打断了他的话,抓起他的东西就往外扔。
“你今天要是不交房租我就不姓
林!”
☐放学经过母亲租给别人的那间房,眼见她泼辣的一面,我目瞪口呆。
慢动作回放
☐终于有一天我和他闹翻了。
他居然敢把我的书撕了!那“沙
沙”的声音令我感到十分心痛。
我立马扑过去,厮打了起来,
我们都伤得不轻。
晚上,他带了他的母亲来我家兴师问罪。
结果,我母亲竟当着他们的面朝我怒吼。
我吓得直哭,躲到自个儿的房间,好一会儿,他们才走。
组材
6、突出重点,注意详略《木兰诗》
《邹忌讽齐王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