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土机结构及原理

推土机结构及原理

第五章推土机结构及原理5.1 发动机5.1.1发动机外形(见图5-1、5-2)1.交流发电机2.空气滤清器3.燃油滤清器4.P.T燃油泵5.消音器6.防腐蚀剂罐7.涡轮增压器8.油冷却器9.起动马达10.机油滤清器11.减震器图5-1图5-25.1.2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1.主要性能参数发动机型号NT855-C280(BCⅢ) 缸数—缸径×行程(mm)6—139.7×152.4总排气量(l) 14.01点火顺序1-5-3-6-2-4尺寸总长(mm)1691(飞轮壳~风扇前端) 总宽(mm)1116(后支架~后支架)总高(mm)2741.9(排气管~油底壳放气阀) 净重(kg)1750性能额定转速(rpm)1800额定功率(kw)162(220PS) 最大扭矩(N·m/rpm)1030/1250无负荷最高转速(rpm)1900~2000无负荷最低转速(rpm)550~600最低燃油消耗率(g/kw·h)≤205 充电用发电机硅整流发电机24伏35安起动方式起动马达24伏11千瓦蓄电池24伏195安小时×2 润滑油容量(L)45冷却水容量(L)792.配气相位图(见图5—3)图5-33.性能曲线(见图5—4)飞轮功率:162kw(220ps)/1800rpm最大扭矩:1030N·m/1250rpm最低燃油消耗率:<205g/kw·h图5-45.1.3发动机各系统介绍1.进排气系统进排气系统主要由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消音器、排气管构成①空气滤清器(见图5—5)空气滤清器为干式两级滤清器,由旋风管式粗滤器和纸质滤清器构成,滤清效能达到99.8%。

清理滤芯时,只清理外滤芯,内滤芯不允许清理内滤芯零件号:6127-81-7412外滤芯零件号:6128-81-7320②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型号为T—46(见图5-6) 图5-51.隔热板2.密封环3.排气出口4.涡轮叶轮及轴5.涡轮壳6.排气进口7.机油出口8.至发动机的空气9.空气压缩机壳10. 轴承嵌片11. 密封环12. 油封套13. 空气压缩机叶轮14. 空气进口15. 油封板16.“O”形密封圈17. 轴承壳18. 机油出口图5-6 19. 增压器轴承20. 隔热材料2.燃油系统①喷油器(零件号3013725)(见图5-7)1.喷嘴头2.喷嘴头紧帽3.止回球阀4.卡环5.滤网6.量孔塞7.密封垫8.柱塞接管9.喷油器弹簧10.顶杆11.喷油器体12.“O”形圈13.螺纹销14.柱塞15.柱塞套图5-7喷油器体(11)中装有柱塞弹簧(9)、可调量孔(6)、量孔密封垫(7)、燃油滤网(5)和滤网卡环(4)、外部有O形圈(12),它与气缸盖相密封,组成燃油进、回油道,燃油通过可调量孔(6)流向柱塞套(15),经过止回球阀(3)到达喷嘴头和柱塞套间的油道中,然后向上到计量孔中。

燃油在此经过计量进入喷嘴头(1)中。

(在直接供油的柱塞套中,燃油直接从止回球阀进入到计量孔中)。

不喷油时燃油经过计量孔,通过柱塞的环形槽从回油量孔流出,此时柱塞落在喷嘴头座面上。

喷嘴头、喷油器体和柱塞套靠喷嘴头紧帽(2)紧固在一起。

②燃油泵(零件号3262175)(见图5—8)PT(G)VS型燃油泵主要由齿轮泵、标准调速器、节流阀和一个VS全程调速器组成。

图5-8 PT(G)VS(可变速)型燃油泵及燃油流向①传动齿轮及轴②VS调速器飞锤③去喷油嘴的燃油④截流阀⑤VS调速器柱塞⑥VS怠速弹簧⑦VS高速弹簧⑧VS油门轴⑨齿轮泵⑩脉冲消减器⑾自滤清器来的燃油⑿压力调节器阀⒀怠速调整螺钉⒁弹簧隔套⒂高速弹簧⒃怠速弹簧⒄怠速弹簧柱塞⒅油门轴⒆滤清器滤网⒇调速器柱塞(21)扭矩弹簧 (22)调速器弹簧 (23)调速器辅助柱塞 (24)主轴③燃油系统工作原理(见图5—8及5—9)发动机工作时,曲轴旋转。

经齿轮传动带动燃油泵主轴(24)旋转。

(两者转速相同)由主轴(24)带动齿轮泵(9)、调速器飞锤(2)及转速表轴工作。

(见图5—8)图5-9燃油系统工作原理1.喷油器 2.进气管 3.燃油泵 4.燃油滤清器 5.燃油箱 6.单向阀由燃油箱(5)输出的柴油经燃油滤清器(4)过滤后进入燃油泵(3)(见图5-9)来油经图5—8中的齿轮泵(9)通过滤网(19)过滤,流经调速器进入油门轴(18)。

在怠速时,燃油流过调速器套筒上的怠速口而进入油门轴,从燃油泵截流阀(4)流处而输入喷油器(1)。

(见图5-9)。

由于燃油是通过主油道和怠速油道进入油门轴的,所以,当柴油机怠速运转时,主油道是关闭的,此时,只有怠速油道输油。

当柴油机转速加快时,怠速油道关闭,主油道输油。

本工作是由VS调速器完成的。

流入各喷油器的燃油经量孔而喷射至气缸燃烧室中。

计量及喷射过程见“喷油器”说明。

而喷油器柱塞动作是由柴油机曲轴传动齿轮凸轮轴、凸轮滚子、推杆挺杆及摇臂等杆系来完成的。

喷射完成后,柱塞停动一段时间,此时一部分燃油(约占80%)经喷油器循环回燃油箱,同时冷却喷油器。

因为供油量取决于供油压力(Pressure)以及喷油时间(Time)。

所以本燃油系统取其英文字母,缩写称为PT燃油系统。

3.润滑系统(见图5—10)采用强制润滑方式。

压力由发动机曲轴齿轮带动机油泵产生。

润滑系统它主要是由机油泵(2)、调节阀(5)、机油冷却器(6)、机油冷却器(7)、油尺等组成。

图5-101.油底壳2.机油泵3.旁通阀4.旁通滤清器5.调节阀6.机油冷却器7.机油滤清器8.机油滤清器安全阀9.凸轮轴 10.主润滑油道11.齿轮 12.曲轴 13.活塞冷却喷油嘴 14.活塞 15.摇臂 16.喷油嘴17.摇臂 18.气门 19.涡轮增压器A.从水泵进冷却水 B.排水(至水歧管)4.冷却系统(见图5—11)水冷却方式,由离心式水泵(装在发动机前部)产生水循环。

它是由曲轴通过皮带传动传递动力的。

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7)、风扇(8)、节温器(2)、散热器(9)等组成。

由风扇(8)将散热器(9)中水的热量排入空气,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图5-111.防腐蚀水滤清器 2.节温器 3.水歧管 4.活塞 5.缸套6.机油冷却器 7.水泵 8.风扇 9.散热器A.从机油泵进油 B.至发动机主油道 C.至底盘液压系统 D.来自底盘液压系统5.1.4 动力输出装置1.飞轮壳总成(见图5-12)图5-121.飞轮壳体 2.惰轮(Z=51) 3.轴承 4.分动箱传动齿轮(Z=56) 5.轴承 6.盖主要作用是完成动力输出。

2.分动箱(见图5—13)图5-131.飞轮壳2.分动箱体3.从动轮4.分动箱盖5.主轴6.主动轮7.盖8.从动轮9.润滑管 10.分配器分动箱安装于飞轮壳上部。

飞轮壳上部的齿轮带动主轴(5)及主动轮(6)旋转,从而使从动轮(3)、(8)转动。

卸下盖(7)安装工作油泵。

从动轮(3)带动变速油泵。

在飞轮壳的前面安装转向油泵。

分动箱齿轮与轴承的润滑油来自机油冷却器回油软管,由分配器(10)分配。

经润滑管(9)而滴入各有关部位。

5.1.5 散热器总成(见图5-14)散热器主要是由上箱(1),散热器(12),下箱(10)及有关附件组成的。

冷却水流经节温器进入上箱(1),排除了水中空气,再流经散热器芯(12)入下箱(10)。

在冷却水流经散热器芯(12)时,由于位于散热器后端的风扇作用,将位于芯部水中的热量降低而得到冷却。

降温后的冷却水通过下箱被水泵抽出压至发动机汽缸体。

本散热系统为闭式系统。

装于水箱上的压力阀使水箱压力保持在低于表压0.075MPa的范围内,从而提高冷却水的蒸发温度,减少水的损失,提高散热效率。

风扇(13)的动力是由发动机前端的皮带轮通过V型皮带传递的。

通过风扇的强制送风增强冷却效果。

图5-141.上箱2.软管3.入水管4.风扇护罩5.加水软管6.皮带轮7.轴8.罩壳9.出水 10.下箱11.护风罩 12.散热器芯 13.风扇5.1.6 燃油箱及管路(见图5-15)燃油箱装在车体后部。

燃油箱通过滤网注油,取下注油口盖子就可找到液位表。

燃油从油箱流入喷油泵燃油滤清器。

燃油箱背面有一个燃油截止阀和放油阀。

图5-15图5-16 1.油门操纵杆2.怠速调整螺钉3.摇臂4.杆5.高速调整螺钉本机采用的是三元件一级一相液力变矩器图5-171.驱动齿轮2.驱动壳3.涡轮4.变矩器壳5.泵轮6.驱动齿轮7.导轮轴8.盖9.联轴节 10.涡轮输出轴 11.导轮轴毂 12.导轮 13.油泵壳 14.驱动齿轮 15.粗滤器16.放泄口 17.涡轮毂 18.压板 19.导向器在泵轮(5),涡轮(3)和导轮(12)中充满着工作油。

当泵轮(5)旋转时, 泵轮使油液冲击到涡轮叶片上,从而涡轮旋转。

油从涡轮流出进入导轮,并从导轮流出,进入泵轮进口。

完成油的循环相连。

导轮可以改变液体的旋转运动,从而使涡轮力矩有可能增大。

而涡轮力矩是随工况而变化的。

因此,当负荷增大时,涡轮会受到较大的阻力矩,从而自动降速。

所以,液力变矩器可以保证机械得到平稳的传动。

动力输入路线为:驱动齿轮(1)→驱动壳(2)→泵轮(5)动力输出路线为:涡轮(3)→涡轮毂(17)→涡轮输出轴(10)5.3万向节(见图5-18)万向节的作用是完成液力变矩器与变速箱之间的动力传递。

它能保证当涡轮输出轴与变速箱主轴中心线的同轴度在允许范围内时可以平稳地传递动力。

图5-181.十字联轴节总成 2.联接板 3.螺栓 4.螺栓5.4变速箱(见图5-19)变速箱的作用是:1.实现机器的前进和后退。

2.可以获得不同的输出传动比(包括停车)。

本机采用的是行星齿轮多片盘式离合器结构。

依靠液压力, 由控制阀操作,可以获得前进三档和后退三档速度。

1号离合器为前进,2号为后退,3号为第三档,4号为第二档,5号为第一档。

图5-191.变速箱外壳2. 第一离合器油缸体3. 第一离合器活塞4. 制动器主动片5. 摩擦片6. 板7. 第一、二、三排行星轮轴8. 第二离合器活塞9. 第二离合器油缸体10. 第三、四离合器油缸体11. 第三离合器活塞12. 第四离合器活塞13. 板14. 第四排行星轮轴15. 第五离合器外毂16. 第五离合器油缸体17. 单向阀钢球18. 后箱体19. 壳体20. 输出轴套21. 输入轴22. 轴承座23. 盖24. 轴承盖25.轴承档板26.第五离合器活塞27.第五离合器内毂28.第四行星排弹簧29.蝶形弹簧30.第四排行星架31.第三行星排弹簧32.第二行星排弹簧33.第一行星排弹簧34.第一、二、三排行星架35.螺栓36.第二排行星轮轴37.轴承座38. 轴承座39. 轴端挡板40.联轴节第一离合器是前进离合器 第二离合器是倒退离合器 第三离合器是三档离合器 第四离合器是二挡离合器 第五离合器是一档离合器1. 行星齿轮机构原理及离合器机构① 行星齿轮工作原理(见图5—20)行星齿轮机构由太阳轮(A )、行星轮(B )、 齿圈(C)及行星架(D)构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