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易方程_用字母表示数

简易方程_用字母表示数

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教材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准备:投影仪、笔记本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投影出示扑克牌A、J、Q、K图片,让学生说出具体的数字1、11、12、13,并再举例说说还有什么是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行程A、B两地,电子琴C大调、计量单位(km/m/g/kg……
教师借机引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并说:今天啊,就由王老师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边说边板书:用字母表示数(一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下面每行图中的数都是按照规律排列的,观察并找出他们的规律,算一算图中的符号和字母表示多少。

给你们半分钟的时间观察,然后说一说(点名口答)
问:图中的符号和字母各表示多少呢?该学生解答。

学生可能会说;a、第一行的图形中,三角形两底角的数字之和等于顶角上的数字,例如:3+9=12 8+6=14 b、第二行的图形中,三角形两底角的数字之织等于顶角上的数字,例如:5×6=30 7×8=56。

教师说:不错,这些三角形呢,就是由三角形两底角的数字之和等于顶角上的数字组成的,或者三角形两底角的数字之织等于顶角上的数字组成的。

那么大家都应经知道接下来的两题是怎么算了吧?学生:知道了。

教师: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算算吧。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或者符号来表示数。

二、教学实施: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教师问:(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运算定律,你会把它们表示出来吗?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简明易懂、便于应用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

(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a+b)×c=a×c+b×c
教师问:我们用字母表示出的这些运算定律,你有什么体会?(点名回答;用字母表示数,简明易记,便于运用。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b=b×a (a×b)×c=a×(b×c)
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b)·c=a·(b·c)或(ab)c=a(bc)
(a+b)×c=a×c+b×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做一些练习巩固新的知识。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3
(1):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数字写在前面
师强调:a 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计算边长为6cm的正方形的面积:S=aa= a²
计算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S=ab C=(a+b)×2
实数演练: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 cm,宽是5 cm,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写先出公式,再把数值代入公式计算)S=ab=8×5=40cm²
C=(a+b)×2 = ( 8 + 5 )×2=26cm 答、、、
闯关练习:1)下面的等式成立吗?2a = a²(×)想一想,要使得等式成立的话,a必须是多少? a = 2
2)a ×a = a²那a ×a ×a 可以简写成什么?表示什么意思a × a ×a = a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1、2题。

要求:第1题在书上完成。

第2题先写出字母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2、练习十:第1-3题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
作业:课本49页1-3题
指导教师:周源源
策划人:王宝贵
2012/10/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