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精 中草药 中药材

黄精 中草药 中药材

黄精百科名片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

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根据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

姜形黄精的原植物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而大黄精(又名碟形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

三者中以姜形黄精质量最佳。

中文学名:黄精拉丁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 别称:老虎姜,鸡头参二名法:Delar. ex Redouté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 目:百合目Liliales 科:百合科Liliaceae 属:黄精属Polygonatum 种:黄精P. sibiricum 分布区域:西伯利亚、蒙古、朝鲜以及中国概述黄精以根茎入药。

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

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

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

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

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等省。

滇黄精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

别名资料别名鸡头参,囊丝黄精(白芨黄精)。

金氏黄精(滇黄精,西南黄精,德保黄精,节节高),多花黄精,玉竹黄精,姜形黄精,鸡头黄精,生姜,野生姜,野仙姜,山生姜,老虎姜,山姜,兔竹,鹿竹,仙人余粮,救荒草,黄鸡根,戊己芝,救穷,米铺,黄芝,黄鸡菜,龙衔,太阳草,垂珠,鸡格,苟格。

马箭,土灵芝,阳雀蕻,山捣白,白及,笔菜,笔管菜,姜蕤,重搂。

商品名长叶黄精:为同属植物长叶黄精的根。

生于山地林下、灌丛或山坡的半荫处。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等地。

多花黄精:为同属植物多花黄精的根。

生于山林,灌丛、沟谷旁的阴湿肥沃土壤中,或人工栽培。

分布于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热河黄精:为同属植物热河黄精(又名多花玉竹)的根。

分布于东北、河北等地。

滇黄精:为同属植物滇黄精的根。

生于林下、灌丛或阴湿草坡。

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卷叶黄精:叉名老虎姜,钩叶黄棒。

为同属植物卷叶黄精的根。

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玫瑰红黄精:又名紫花黄精。

为同属植物玫瑰红黄精的根。

分布于新疆,河北,山西、湖北、四川等地。

甘肃黄精:又名羊角参。

为同属植物甘肃黄精的根。

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弯花柱黄精:为同属植物弯花柱黄精的根。

分布于宁夏。

红果黄精:为同属植物红果黄精的根。

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

长梗黄精:为同属植物长梗黄精的根。

分布于浙江、福建。

深山黄精:为同属植物深山黄精的根。

分布于浙江、江西等地。

裸花黄精:为同属植物裸花黄精的根。

分布于四川等地。

对叶黄精。

又名棒丝黄精。

为同属植物对叶黄精的根。

分布于西藏等地。

斑茎黄精:为同属植物斑茎黄精的根。

分布于广西等地。

囊丝黄精。

为植物囊丝黄精的根。

金氏黄精:为植物金氏黄精的根。

鸡头黄精。

为植物黄精、狭叶黄精的根茎。

结节略呈圆锥状,形似鸡头,故名鸡头黄精。

姜形黄精:为植物长叶黄精、多花黄精及卷叶黄精的根茎。

结节分枝短而瘦,形似生姜,故名姜形黄精。

玉竹黄精:形似玉竹者。

均以块大肥润、色黄、断面呈角质透明者为佳。

处方名生黄精,黄精,熟黄精,甜黄精,制黄精,酒黄精等。

生黄精为原药材去杂质,润透切片入药者。

处方中写黄精指熟黄精,又称制黄精。

为净黄精润软反复蒸二三次后晒干切片入药者。

甜黄精又称乌黄精。

为净黄精九蒸九晒后入药者。

减缓对咽喉剌激,增强补益作用。

酒黄精又称炙黄精。

为净黄精加酒和黑豆等辅料蒸后切片晒干入药者。

兼有遁经络之功。

形态特征1、滇黄精。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

根茎横生,有节。

茎直立,单一。

叶4-6片轮生,线形,长8-13cm,宽1.5-2cm,先端渐尖而卷曲,基部渐狭;无柄。

花1-3朵腋生;花被筒状,淡绿色,6裂。

浆果球形,熟时橙红色。

花期4-5月。

2、黄精。

多年生草本。

根茎横生,肥大肉质,黄白色,略呈扁圆形。

有数个茎痕,茎痕处较粗大,最粗处直径可达2.5cm,生少数须根。

茎直立,圆柱形,单一,高50 -80cm,光滑无毛。

叶无柄;通常4-5枚轮生;叶片线状披针形至线形,长7-11cm,宽5-12mm,先端渐尖并卷曲,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

花腋生,下垂,花梗长1.5-2cm,先端2歧,着生花2朵;苞片小,远较花梗短;花被筒状,长8-13mm,白色,先端6齿裂,带绿白色;雄蕊6,着生于花被除数管的中部,花丝光滑;雌蕊1,与雄蕊等长,子房上位,柱头上有白色毛。

浆果球形,直径7-10mm,成熟时黑色。

花期5-6月,果期6-7月。

3、多花黄精。

多年生草本。

根茎横生,肥大肉质,近圆柱形,节处较膨大,直径约1.5cm。

茎圆柱形,高40-80cm,光滑无毛,有时散生锈褐色斑点。

叶无柄,互生;叶片革质,椭圆形,有时为长圆状或卵状椭圆形,长8-14cm,宽3-6cm,先端钝尖,两面均光滑无毛,叶脉5-7条。

花腋生,总花梗下垂,长约2cm,通常着花3-5朵或更多,略呈伞形;小花梗长约1cm;花被绿白色,筒状,长约2cm,先端6齿裂;雄蕊6,花丝上有柔毛或小乳突;雌蕊1,与雄蕊等长。

浆果球形,成熟时暗紫色,直径1-1.5cm。

种子圆球形。

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长习性黄精喜欢阴湿气候条件,具有喜阴、耐寒、怕干旱的特性,在干燥地区生长不良,在湿润荫蔽的环境下植株生长良好。

在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壤土中生长良好;在贫瘠干旱及粘重的地块不适宜植株生长。

别名龙衔、白及、兔竹、垂珠、鸡格、米脯、菟竹、鹿竹、重楼、救穷、戊已芝、萎蕤、苟格、马箭、仙人余粮、气精、生姜、野生姜、米哺、野仙姜、山生姜、玉竹黄精、白及黄精、阳誉蕻、土灵芝、老虎姜、山捣臼、鸡头参、赖姜、鬼蔓菁(gui man jing)。

汉语拼音huang jing 英文名Manyflower Solomonseal Rhizome,Siberian Solomonseal Rhizome,King Solomonseal Rhizom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ex Redoute[P.chinense Kunth] 2.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P.multiflorum brachynema Hand. -Mazz.] 【性味归经】甘,平。

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滋肾润脾,补脾益气。

【应用】1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

2用于脾胃虚弱。

既补脾阴,又益脾气3用于肾虚精亏得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黄精①解剖名。

《目经大成》卷一:“膏中有珠,澄澈而软,状类水晶棋子,曰黄精,总名瞳神,均属乎肾。

”即今之晶状体。

凡病变则混浊而影响视力。

②中药名。

功能补脾润肺,养阴生津。

药用价值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试验表明、黄精水提出液(1 :320)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酸杆菌有抑制作用,2%黄精在沙氏培养基内对常见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对血糖的影响:兔灌胃黄精浸膏,其血糖含量渐次增高,然后降低。

黄精浸膏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高呈显著抑制作用。

3.抗疲劳作用:黄精煎剂17.67%浓度0.3ml/只腹腔注射,可延长小鼠游泳时间。

4.抗氧化作用:黄精煎液20%浓度,13ml/只喂饮,连续27天,使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心肌脂褐质含量降低。

5.延缓衰老作用:黄精煎剂,20%浓度浸泡桑叶喂养家蚕,有延长家蚕幼虫期的作用。

6.止血作用:黄精甲醇提取物40mg/只,正丁醇部分20mg/只,水层部分20mg/只,腹腔注射,对干冰-甲醇冷冻小鼠尾部1分钟,切尾法实验表明有止血作用,使小鼠出血量减少。

7.对心血管作用:黄精水浸膏0.16-0.26g/kg 静脉注射,明显增加麻醉犬冠脉流量;1.5g/kg 静脉注射,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兔心肌缺血有对抗作用,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T波增高,促进T波异常提前恢复;12g/kg 腹腔注射,可增强小鼠对缺氧的耐受力。

8.抗病毒作用:黄精多糖0.2%眼液滴眼,6次/天,或加服黄精多糖10mg/kg,2次/天,对兔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均有治疗作用。

9.其它作用:黄精煎剂6g/kg 灌胃,连续10天,可提高小鼠红细胞膜Na+,K+ -ATP 酶活性。

40%黄精醇提液0.3ml/只腹腔注射,能提高小鼠心肌、肝、脾组织细胞DNA 对3H-TdR的掺入率。

黄精煎剂0.5g/只灌胃使小鼠血浆cAMP,cGMP含量均下降,而以cGMP下降更多,因此cAMP/cGMP比值大于对照组,对脾组织cAMP,cGMP 含量均上升,但cAMP/cGMP比值无明显变化。

中药化学成分黄精的根状茎含甾体皂甙,已分离出2个呋甾烯醇型皂甙和2个螺甾烯醇型皂甙。

属于前者的是: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O-甲基-(25)S-呋甾-5-烯-3β,26-二醇3-O-β-石蒜四糖甙[26-O-β-D-glucopyranosyl-22-O-methyl-25(S)-furost-5-ene-3β,26-diol3-O-β-lycotetraoside]即西伯利亚蓼甙A(sibiricoside-A)和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2-O-甲基-25(S)-呋甾-5-烯-3β,14α,26-三醇3-O-β-石蒜四糖甙[26-O-β-D-glucopyranosyl-22-O-methyl-25(S)-fruost-5-ene-3β,14α,26-triol 3-O-β-lycotetraoside]即14α-羟基西伯利亚蓼甙A(14α-hydroxysibiricoside A);属于后者的是:[(23S,25R)螺甾-5-烯-3β,14α,23-三醇3-O-β-lycotetraoside]即西伯利亚蓼甙B(sibiricoside B)和新巴拉次薯蓣皂甙元-A3-O-β-石蒜四糖甙(neoprazerigenin A 3-O-β-lycotetraoside)。

另含黄精多糖A、B、C,三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20万,均由葡萄糖(glucose)、甘露糖(mannose)和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按照摩尔比6:26:1缩合而成;又含黄精低聚糖A、B、C,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 630、862和472,系由果糖(fructose)与葡萄糖按摩尔比8:1、4:1和2:1缩合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