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1

文学概论1

文学概论1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A.艾布拉姆斯B.艾略特C.英加登D.苏珊·朗格2.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A.自然世界的奥秘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C.客观世界的规律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3.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A.语法、逻辑、修辞B.声调、语调、情调C.语法、句法、篇法D.字法、词法、句法4.当今文艺学对“文体”的一般理解是()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5.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这是指小说注重()A.结构B.声音美C.格律D.押韵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A.《周易·系辞》B.《庄子》C.王充《论衡》D.叶燮《原诗》8.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A.毛宗岗B.金圣叹C.脂砚斋D.张竹坡9.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A.故事时间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C.叙述节奏的快慢D.叙述时距的变换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A.情节B.情景D.场景11.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A.诗歌、小说和剧本B.诗歌、小说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12.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A.意与境浑B.真情实感C.客观真实D.典型环境13.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A.显露情感B.投射情感C.表现情感D.传达情感14.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B.气势C.氛围D.韵味15.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A.独特的言语形式B.作家的创作个性C.内容与形式D.读者感受16.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A.创作冲动B.创作动机C.创作构思D.创作经验17.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B.创作动机的发生C.艺术构思过程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1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康德B.黑格尔C.姚斯D.理查兹19.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A.诗歌B.小说C.散文D.剧本20.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叙述标记的作用有()A.提示写作意图B.显现人物形象特征C.加快叙述节奏D.变换叙述视角E.显现叙述者声音22.格雷马斯提出的叙事行动素范畴包括()A.主体对客体B.送信者对受信者C.助手对敌手D.英雄对假英雄E.主人公对反面角色23.抒情的一般原则包括()A.诚挚性原则B.典型性原则C.现实性原则D.独特性原则E.感染性原则24.抒情的修辞策略包括()A.意象B.典型C.隐喻D.典故E.悖论25.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A.满足接受者的阅读要求B.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C.具有较高的伦理水平D.具有丰富的政治内容E.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26.再现与表现27.艺术传达28.文学消费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9.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什么?30.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它有哪些特性?31.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的常见形式有哪些?32.什么是抒情作品的韵律?33.如何理解“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34.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35.分析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36.举例说明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 在古希腊时期,最早提出文艺“模仿自然”观点的理论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D. 赫拉克利特2 . 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是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艾布拉姆斯C. 苏姗·朗格D. 英加登3 . 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A. 萨丕尔B. 王力C. 伊格尔顿D. 索绪尔4 . 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 托尔斯泰B. 别林斯基C. 杜勃罗留波夫D. 车尔尼雪夫斯基5 . 把中国传统的叙事理论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理论家是()A. 李贽B. 叶昼C. 金圣叹D. 毛宗岗6 .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A. 李贽B. 叶昼C. 金圣叹D. 毛宗岗7 . 从人物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文论家是()A. 巴特尔B. 热奈特C. 格雷马斯D. 福斯特8 . “艺术表现本身,乃是使某种尚不确定的情感明晰起来,而不是把内心原来的情感原封不动地呈示出来。

”作出这一论断的理论家是()A. 布洛克B. 克罗齐C. 科林伍德D. 卡西尔9 . 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A. 普通性B. 特殊性C. 典型性D. 独创性10 . 在我国,从美学高度将文学风格区分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型的人是()A. 方苞B. 姚鼐C. 王夫之D. 刘熙载11 . 劳动说的提倡者是()A. 弗雷泽B. 斯宾塞C. 康德D. 普列汉诺夫12 . 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是()A. 摹仿说B. 游戏说C. 巫术说D. 劳动说13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这段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的著名论断出自()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14 . 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A. 生产者B. 消费者C. 购买者D. 学习者15 . 提出“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西文批评流派是()A. 接受美学B. 结构主义C. 解构主义D. 英美新批评派16 . 提出以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的人是()A. 恩格斯B. 马克思C. 列宁D. 普列汉诺夫17 . 存在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主潮是()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代主义D. 后现代主义18 .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这段对文人“感物”过程的描述出自()A. 陆机的《文赋》B. 曹丕的《典论·论文》C. 钟嵘的《诗品序》D. 刘勰的《文心雕龙》19 . 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表现主义20 . 19世纪中期,社会形态逐步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也逐步过渡到()A. 自然主义B. 象征主义C. 未来主义D. 表现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西方典型论发展的阶段有()A. 类型说B. 个性典型观C. 共性与个性统一说D.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E. “共名”说22. 最常见的人物类型有()A. 扁平人物B. 正面人物C. 圆形人物D. 典型人物E. 性格人物23. 西方的“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成的类别有()A. 叙事作品B. 抒情作品C. 戏剧作品D. 电影作品E. 电视作品24. 认为文艺的起源与人类的游戏本能有关的人有()A. 康德B. 席勒C. 斯宾塞D. 黑格尔E. 海德格尔25. 巫术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 爱德华·泰勒B. 弗雷泽C. 萨洛蒙·赖纳许D. 康德E. 黑格尔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文学27.典型环境28.期待视野29.共鸣30.文学思潮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7分,共28 分)31.简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32.你怎样理解抒情作品的抒情原则?33.简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的表现形态。

34.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2分,第36小题10分,共22 分)35.结合文学实际论述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36.文学批评的意义有哪些?举例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