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来西亚全国华文独中初中统一考试

马来西亚全国华文独中初中统一考试

(JY06)马来西亚全国华文独中初中统一考试 历史 考试纲要(2011年实施)I 考试性质初中统考历史科考试,目的在评定华文独立中学初中毕业生完成三年初中历史课程之后的历史科知识和能力水平;同时通过校内发展性评量赋予教师评核学生学习过程与态度的权力。

II 考试目标配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制定,主要在考核:一、认知层面(1) 学生对历史时间的掌握(2) 学生对历史空间变化的认识(3) 学生对历史事实和资料的理解(4) 学生形成的客观历史概念二、能力层面(5) 学生能够解释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6) 学生能够陈述他对某一历史事实的理解(7) 学生能够应用客观的历史概念回答问题(8) 学生能够根据历史资料对历史事实作解释(9) 学生能够收集、整理和运用历史资料做成报告三、情感态度层面(10) 学生具备真诚善良、积极进取和负责任的品格(11) 学生能初步联系历史概念与其自身生活之间的关系III 考试形式初中统考历史科测试分为两份试卷:试卷一:作业报告20% (*注:属于发展性评量)试卷二:统一考试80% (*注:属于总结性评量)考生必须完成试卷一和试卷二。

若无试卷一的分数,则有关考生因没有完整作答而得零分,成绩等级为“E”。

- 1 -试卷一、作业报告1.说明历史科是华文独立中学的人文社会学科之一,其课程目标包括学生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的培养。

初中统考历史科为有效考核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特设属于发展性评量的作业报告。

通过作业报告,学生学习历史,不仅仅只是知识的吸收,也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发展性评量,在师生互动下,教师可以掌握更多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促进师生关系。

本试卷属于校本评量,所提呈之分数除须符合行为目标,也将反映各独中教师对各自学生的要求及期待。

2.行为目标根据考试目标制定作业报告的行为目标:(1) 学生能够按选择的主题收集资料(2) 学生能够适当摘取和整理资料,组成报告内容(3) 学生能简单陈述对主题的认识(4) 学生能完整、条理的呈现报告(5) 学生作报告过程中的态度3.形式作业报告是学生整理某一课题资料的呈现。

考试局将在学生应考年前一年4月发布一个范畴,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客观因素,从范畴中择定课题(主题、题目),于指定日期内完成报告。

报告内容不超过3千字,教师根据评分准则评分,于学生应考年的6月呈交成绩于考试局。

4.评分准则作业报告按行为目标要求,分两大项评分:(I)作业报告,占12%;和(II)学生态度,占8%;两项目总计20%。

每大项又分三或二项按等第评分,细则如下:注:1)等第即为每项之分数,教师根据准则评分。

2)每个项目只能打一个等第的分数,三个项目最高分合计12%。

- 2 -II学生态度注:1)等第即为每项之分数,教师根据准则评分。

2)每个项目只能打一个等第的分数,两个项目最高分合计8%。

试卷二:统一考试1.说明统一考试面向全体独中初中三学生,是评定他们完成三年初中历史课程之后的认知水平测试。

2.行为目标根据考试目标要求,统一考试主要考核:(1)历史知识:1.1 学生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1.2 学生知道历史事实中的时间脉络和空间变化1.3 学生知道各个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1.4 学生知道现今社会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2)历史技能:2.1 学生能够解释历史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2.2 学生能够阐述历史事实和概念2.3 学生能够辩识及解释历史图表和资料2.4 学生能够应用客观历史概念回答问题3.形式属于总结性评量。

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试卷满分为 8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试卷结构分两部分:甲部:选择题(40%)……………………………………… 作答时间:50分钟。

40题全做。

[比例分配:世界史25题,马来西亚史15题。

]- 3 -乙部:作答题(40%)……………………………………… 作答时间:1小时10分钟。

分两组:A组:综合题(10%)(1)填充题:7题选作4题(4%)[每年固定出题,马来西亚史3题,世界史4题](2)是非、配对、看图作答各3题(6%)[每年随机出两项,题目范围来自世界史]B组:问答题(30%)6题选作3题。

[马来西亚史4题,世界史2题]5.考试范围主要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大纲编写的初中《历史》第一册至第三册(2008年起出版)教科书,分马来西亚史和世界史两部分。

注:教科书内“历史放大镜”和“历史小词典”,不在乙部B组问答题的考试范围内,而“趣味馆”则不在考试范围内。

6.考试内容马来西亚史部分序 主题 内容1 15至18世纪的马来半岛王国 1.1 马六甲王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发展。

1.2 葡萄牙与荷兰对马六甲的殖民统治。

1.3 柔佛王国的兴衰(含三角战争)。

1.4 马来社会与文化。

2 英国殖民势力入侵马来半岛 2.1 英国占领槟榔屿的原因和经过。

2.2 英国占领新加坡的原因和经过。

2.3 《英荷条约》和海峡殖民地的发展。

2.4 英国干涉马来各邦内政的原因。

2.5 霹雳拿律战争与《邦咯协定》。

2.6 雪兰莪内战与叶亚来。

2.7 彭亨和森美兰接受参政司。

2.8 马来联邦的组成和发展。

3 英国扩大在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的势力 3.1 马来半岛北部四邦接受英国委派顾问官。

3.2 柔佛港主制度及苏丹阿布·巴卡的自强。

3.3 马来属邦。

3.4 砂拉越白人拉惹及其统治。

3.5 北婆渣打公司及其统治。

- 4 -序 主题 内容4 半岛和北婆罗洲反抗殖民统治的活动 4.1 砂拉越石隆门事件。

4.2 霹雳巴丝沙叻事件。

4.3 北婆末·沙烈抗英事件。

4.4 彭亨反英事件。

4.5 吉兰丹督央谷抗英事件。

4.6 登嘉楼农民运动。

5 英殖民统治下的发展情况5.1 经济发展。

5.2 社会概况。

5.3 教育与文化。

6 日本侵略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 6.1 经过。

6.2 统治政策。

6.3 抗日斗争。

7 紧急状态与马来亚联合邦的独立 7.1 紧急状态。

7.2 马来亚联邦与巫统成立。

7.3 华玲和谈和马来亚联合邦取得独立。

7.4 宪法的重点。

8 马来西亚的成立与发展 8.1 成立经过。

8.2 五一三事件。

8.3 新经济政策。

8.4 我国教育政策与华教发展。

8.5 我国积极参与的国际性组织——东盟。

世界史部分:序 主题 内容1 总论 1.1 历史的概念——定义、基本内容、史料辨别。

1.2 世界四大古文明。

1.3 世界三大宗教——创立、教义和发展。

2 中国古代史 2.1 中国各朝代的顺序。

2.2 周朝封建和宗法制度。

2.3 秦始皇的功绩。

2.4 汉武帝的政绩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2.5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2.6 隋朝的重要建设。

2.7 唐太宗的政绩与东亚的唐化运动。

2.8 宋朝的政治发展及与辽夏金的关系。

2.9 蒙古与元朝。

2.10 明朝专制与郑和下西洋。

2.11 清朝前期的盛世。

2.12 中国文化之代表及特色 —— 学术思想、宗教、文史艺术和科技- 5 -序 主题 内容3 中国近现代史 3.1 鸦片战争。

3.2 洋务运动与变法维新。

3.3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3.4 东南沿海人民移居海外。

3.5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 南亚及东南亚史 4.1 印尼、缅甸、菲律宾、印支三邦被殖民的经过及主要殖民政策;这几个国家的反殖活动及争取独立的经过;当代的发展。

4.2 暹罗的不同发展。

4.3 印度甘地的不合作运动、独立经过。

5 欧洲古代史 5.1 古希腊城邦政治。

5.2 罗马帝国的兴衰及其法律制度。

5.3 中古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特色。

5.4 近代欧洲的兴起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

5.5 欧洲的文化演进特色。

6 欧美近现代史 6.1 英国的政治变革——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责任内阁制。

6.2 启蒙运动。

6.3 美国独立战争。

6.4 法国大革命。

6.5 拿破仑称霸欧洲。

6.6 工业革命——意义、背景、发展及影响。

6.7 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经过及影响。

6.8 俄国革命与苏联的崛起。

6.9 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经过及影响。

6.10 重要国际组织——联合国及欧盟。

- 6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