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华文科课程纲要(2000年修订)华文课程是民族母语教育课程。
华语言文字是马来西亚华族使用的语言文字,是马来西亚通用的语文之一。
世界上使用这种语言文字的人口超过十三亿。
学好华文课程,不但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对将来继续学习和从事工作也有所助益,而且对参与二十一世纪的国际交往,特别是亚洲地区的交往,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中学的华文课程是小学华文课程的延伸,目的在于使学生:1. 能有效地学习语文,使用规范的语文进行听、说、读、写。
2. 具备语文思维能力,能应用华语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智力。
3. 认识我国多元民族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着重了解华族文化的渊源和传统,并加以继承与发扬。
4. 具有和友族和谐共处、热爱祖国的意识。
5. 具备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
6. 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与文艺鉴赏能力。
7. 能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能自觉地学习语文。
8. 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1. 听话能力◆养成耐心和专注听讲的习惯。
◆听清楚并理解讲述的内容。
◆把握讲话的中心和重点。
2.说话能力◆能以规范和流利的华语说话、讲述见闻、介绍事物、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做到语音清晰、意思明白、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说话注意对象和场合,用语得当,态度自然。
◆养成说话有礼貌的习惯。
3. 阅读能力◆掌握略读、精读的方法。
◆养成默读的习惯,注意阅读的速度。
◆能朗读和背诵课文一些精彩片断。
◆阅读一般文章,能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
◆阅读文言文,能了解基本内容,能背诵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文。
◆对各种文学样式,能有基本的欣赏能力。
◆对中华文学有基本的认识。
◆能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和词典。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4. 写作能力◆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写文章能做到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思想正确,感情真实,条理清楚,文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
◆能摘录文章要点,作阅读报告,并能根据需要,对文字材料缩写、扩写、续写。
5. 语文思维能力◆能有效地运用华语进行思维活动。
◆结合读写进行语文思维能力训练。
◆懂得观察自然和观察生活,以及把观察所得和观察感受抒写出来的方法。
◆懂得在阅读中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懂得在读写中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
6. 语文基本知识与应用◆了解一些普通的语音、文字、词语、语法、修辞和标点符号知识,并能加以实践应用。
三、教学内容课文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华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操,主要以课文为凭借。
课文编选标准:思想内容健康,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思想情操,提高整体素质;语言文字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难以适度,切合学生实际,亦适合教学。
课文选材包含国内外华文作品和外文作品的中译本,题材和体裁丰富多样。
初中华文课本设置两类课文:必修课文和选修课文。
课文总数约160篇,在全部课文中,现代文占80%,文言文占20%。
各年级教学要点初中一一、听话训练:1. 聆听及辨别读音,如:四声、声母、韵母、轻声、变调及儿化。
2. 聆听及辨别语调,如:轻重音、停顿、节奏、语气、语速及升降。
3. 聆听及理解会话、指示、说明和通知。
4. 聆听及理解广播内容。
5. 聆听及理解教材内容。
二、说话训练:1. 给予指示、提出要求和询问。
2. 提问教材内容。
3. 概述事件的经过。
4. 讲述故事,包括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及民间故事。
三、阅读训练: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默读教材,不动唇,不指读。
3. 略读各类读物,整体感知内容大概。
4. 精读教材,仔细认读,理解体会,评价运用。
5. 认识自然段与意义段。
6. 认识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7. 阅读记叙文,了解记叙的要素;把握记叙的方法(顺序、倒叙、插叙)。
8. 阅读和理解神话、寓言、笑话和童话。
9.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10. 应用工具书。
四、写作训练:1. 习写记叙文、书信、日记、周记、读书笔记。
2. 学习审题。
3. 编写提纲。
4. 记叙有中心,学习提炼中心。
5. 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6. 按一定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记事。
7. 表达真情实感。
8. 观察与写作。
9. 续写练习。
1. 认识思维的基本特点。
2. 认识思维在听说读写语言活动中的作用。
3. 了解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方法(阅读与思维)。
4. 学习正确地观察自然和观察生活。
5. 表达观察所得和观察感受(写作与思维)。
六、语文知识学习:1. 了解华语的声韵调知识。
2. 了解华语的音变规律。
3. 学习多音多义字。
4. 书写规范的汉字。
5. 学习使用字典和词典。
6. 了解一词多义现象及多义词的应用。
7. 学习成语和格言。
8. 正确使用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与虚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9. 句子的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10.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连接号、省略号、间隔号、着重号)。
11. 学习辞格修辞:回文、顶真、引用、夸张。
12. 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与押韵。
初中二一、听话训练:1. 聆听及辨别读音,如:四声、声母、韵母、轻声、变调及儿化。
2. 聆听及辨别语调,如:轻重音、停顿、节奏、语气、语速及升降。
3. 聆听及理解故事内容、情节、人物角色、主题及价值,包括名人故事、历史故事及神话故事。
4. 聆听及理解演讲、报告内容。
5. 聆听及理解教材内容。
二、说话训练:1. 以正确的发音和语调进行日常对话、访谈和面试。
2. 针对教材内容、讲演内容、参观见闻等提出问题。
3. 说明比赛规则。
4. 讲述本地产品的制作过程。
5. 说明日用品和公共设备的使用方法。
6. 概述事件的经过。
7. 讲述故事,包括名人故事,历史故事及神话故事。
8. 分析故事的内容、情节与人物角色,包括名人故事、历史故事及神话故事。
[选学]1. 默读教材,注意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
2. 认识文章的基本结构,如开头、结尾、过渡、线索等。
3. 了解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部分。
分析详略安排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选学]4. 划分自然段和意义段,归纳段意,了解文章的层次关系。
5. 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特点。
6. 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7. 体会课文中一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选学]8. 阅读诗歌、散文,欣赏其中的形象和描写。
9. 阅读古典诗词,并能朗读和背诵其中的名篇。
10. 阅读古代散文、小说,理解内容与中心思想。
11. 借助读书提纲/ 读书笔记巩固读书收获。
四、写作训练:1. 习写记叙文、说明文、请柬和启事。
2. 记叙有详有略(根据中心定详略)。
3. 记叙层次清楚(安排号结构,处理好开头、结尾、过渡等)。
4. 选择恰当的记叙人称。
5. 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静态说明和动态说明)。
6. 按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事理)说明事物。
7. 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如举例、比喻、数字、定义、引用、图表等)。
8. 摘录要点。
9. 习写读书笔记。
10. 从阅读、思考中提取写作材料。
[选学]五、思维训练:1. 掌握阅读中的记忆方法。
2. 多读勤思,增进理解。
六、语文知识学习:1. 了解华语的轻声与儿化现象。
2. 了解汉字基本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3. 认识汉字形体的演变。
4. 了解词的感情色彩。
5. 学习谚语和歇后语。
6. 了解短语的结构类型及其句法功能——联合短语、偏重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谓补短语。
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
[选学]7. 了解简单复句的类型(联合、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假设、因果、条件)。
8. 关联词语的使用。
9. 学习辞格修辞:比拟、设问、比喻、借代、仿拟、排比、反复。
10. 了解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
11. 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
12. 了解文言中的通假字。
13. 学习文言常用虚词(一)。
14. 了解古代小说常识与古代小说常用词语。
初中三一、听话训练:1. 聆听及辨别读音,如:四声、声母、韵母、轻声、变调及儿化。
2. 聆听及辨别语调,如:轻重音、停顿、节奏、语气、语速及升降。
3. 聆听及理解故事内容、情节、人物角色、主题及价值,包括传奇故事、生活故事及文学故事。
4. 聆听及理解专题演讲、报告、说明。
二、说话训练:1. 以正确的发音和语调进行日常对话、访谈和面试。
2. 针对教材内容、讲演内容、参观见闻等提出问题。
3. 分析故事的内容、情节与人物角色,包括传奇故事、生活故事及文学故事。
4. 阐述道理和概念。
5. 评述新闻。
6. 借助提纲作简短的演说和即席演讲。
7. 讨论有关社会的课题。
[选学]8. 参与座谈及辩论。
[选学]三、阅读训练:1. 朗读各种文体的文章。
2. 阅读课文,感受其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阅读议论文,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基本论证方法。
4. 阅读散文和小说,欣赏其中的形象和描写。
5. 阅读古代散文,理解内容与中心思想。
6. 阅读诗词曲,理解内容和体裁特点。
7. 阅读记叙文,了解记叙中结合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8. 阅读记叙文,了解记叙中穿插抒情、议论的写作方法。
四、写作训练:1. 习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读后感、通告和公函。
2. 人物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点)。
3. 写物寄情。
[选学]4. 写议论文,论点正确、鲜明。
5. 学习选择论据和组织论证过程。
6. 论证方法的运用(如例证、引证、对比、喻证)。
7. 学习夹叙夹议的方法。
[选学]8. 学习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选学]9. 缩写、扩写、续写练习。
五、思维训练:1. 学习想象和联想的方法。
2. 在阅读中运用想象和联想,提高了解与欣赏水平。
3. 展开想象,拓宽思路。
4. 适当运用联想,丰富表达的内容。
六、语文知识训练:1. 学习惯用语、略缩语。
2. 认识句子成分。
3. 正确组织句子(简明、连贯、得体)。
4. 学习辞格修辞:衬托、对比、对偶。
5. 了解古代词、曲常识。
6. 学习文言常用虚词(二)。
四、教学原则1 华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中学华文教学可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致力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质,培育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扩大知识视野,开发智慧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塑造理想人格。
2 提倡定向的单元教学。
华文课的课堂教学要克服随意性,不能漫无边际,课文有什么就讲什么,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为此,华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出每个单元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要点,努力使每一个单元和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