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第十一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闭合底盘
黏性泡沫层
微型药库
聚合物基质
18
黏胶层
(三)常用的渗透促进剂 经皮吸收制剂中要加入经皮吸收促进剂,否则
药物难以通过皮肤吸收。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1.表面活性剂 2.氮、酮类化合物 3.醇类化合物 4.其他
19
2 药物制剂新技术
20
一、固体分散技术
(一)概述 固体分散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另一种固体 载体(或基质)中的固体分散体系。
04
喷雾干燥法
三、微囊和微球的制备技术
(一)微囊: 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简 称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简称囊心)包裹而成 的封闭的微型胶囊(药库型)称为微囊。外观呈粒状 或圆球形,一般直径在4~400μm之间。药物溶解和 (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 体,称为微球。一般直径在1~250μm之间。
7
(二)缓释与控释制剂的特点
零级控 释制剂
缓释制剂
时间
普通制剂每8小时 服药后的血药浓度 8 变化示意图
普通制剂
时间 缓释、控释制剂与普 通制剂的血药浓度曲 线比较的示意图
二、口服缓释与控释制剂
(一)包衣型制剂 包衣缓释片剂是指用一种或多种包衣材料将片剂
的颗粒或片剂的表面进行包衣,使其具有一层延缓或 控制药物释放的膜状衣料,而制成的一种延效片剂。
4
学习目标
1.熟悉缓释与控释制剂、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和生物技术药 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微球和微 囊、纳米球和纳米囊、纳米乳和亚纳米乳。
2.了解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实际应用,了解药物制剂新技术 的制备方法。
3.学会说出缓释、控释制剂的优缺点,描述单凝聚法制备微囊的 方法。
4. 树立跟踪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科学意识。
5
1 缓释与控释制剂
6
一、概述
(一)缓释与控释制剂的概念 缓释制剂是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缓慢地
非恒速地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控释制剂是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缓慢恒速或
接近恒速地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地恒定维持在有 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
控释黏胶层
16
(二)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3.骨架扩散型:骨架扩散型TDDS是将药物均匀地分散 或溶解在疏水或亲水的聚合物骨架中,然后分剂量成 固定面积大小及一定厚度的膜,与压敏胶层、背衬层 及防黏层复合制成,如下图所示:
闭合底盘 吸收垫
背衬层
17 黏胶层
药库层
(二)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4.微贮库型:微贮库型TDDS兼具膜控制型和骨架型的 特点,如下图所示
药物制剂技术
1
复习提问
1. 栓剂基质的类型有哪些,并举例。
2
课堂导入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秋风阵阵,正是秋 游的好季节,晕车阻挡不了乐乐对旅游的热 爱,当然乐乐有法宝,临出门前她总会贴上 晕车贴,这样就可以缓解晕车症状,让乐乐 享受大自然美景。
3
目录 第十一章 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
1 第一节 缓释与控释剂型 2 第二节 药物制剂新技术 3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29
(二)微囊的制备
1.相分离-凝聚法:此法可分为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
(1)单凝聚法:工艺流程为:
降低溶解度药物混悬凝聚固

药物
乳化
沉降


30
(2)复凝聚法,工艺流程为:
31
2.物理机械法
空气悬浮法
D 锅包衣法
C
B
喷雾干燥法 A
喷雾凝结法
32
(三)微球的制备
明胶微球 白蛋白微球 淀粉微球 聚酯类微球 磁性微球
26
(二)β-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上的应用
1.增加药物的溶 2.提高药物的稳 3.液体药物的粉
解度
定性
末化
4.防止挥发性成 5.遮盖药物的不 6.调节释药速度
分挥散
良臭味
7.提高药物的生 8.降低药物的刺 物利用度 激性与毒副作用
27
(三)包合物的制备
01
饱和水溶液法
02
研磨法
03
冷冻干燥法
28
14
(二)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1.膜控释型:膜控释型TDDS系统主要由背衬层、药物
贮库、控释膜层、黏胶层和防黏层(保护层)五部分
组成,如下图。 药库层
背衬层
控释膜层
黏胶层
15
(二)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2.黏胶分散型:黏胶分散型TDDS的药物贮库层及控释 层均由压敏胶组成,如下图所示:
背衬层
黏胶层
药库层
33
四、纳米囊和纳米球的制备技术
纳米囊(球)作为抗癌药的载体是最有应用价值的。
五、纳米乳和亚纳米乳的制备技术
(一)概述 (二)纳米乳的制备 (三)亚纳米乳的制备
34
纳米乳的制备
需要大 量乳化
24
(五)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原理 1.增加药物分散程度 2.载体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载体可提高药物 载体保证了药物 载体对药物有抑
的可湿润性
的高度分散性 晶作用
25
二、包合技术
(一)概述 包合技术是指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
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这种包合物是由主分 子和客分子两种组分组成。主分子是包合材料,具有 较大的空穴结构(如下图),足以将客分子(药物) 包嵌在内。
9
(二)骨架型制剂
是指药物和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 骨架材料通过压制和融合技术制 成片状、颗粒或其他形式的制剂。
10
(三)渗透泵制剂
渗透泵制剂是利用 渗透压原理制成的一 类控释制剂。
11
三、靶向制剂
(一)靶向制剂的概念及特点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DS),是指载体
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 定位于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靶向制剂可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品的安 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12
(二)靶向制剂的分类 靶向制剂从作用方式上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被动靶 向制剂
A
13
主动靶 向制剂
B
物理化 学靶向 制剂
C
四、经皮吸收制剂
(一)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及特点 经皮吸收制剂亦称经皮给药系统(TDDS),是 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而起治疗或预防疾病作用的一 类制剂,既可以起局部作用也可以起全身作用。常用 的剂型为贴剂。
21
(二)常用载体材料 水溶性载体材料 难溶性载体材料 肠溶性载体材料
纤聚维乙素二类醇类 聚丙烯纤聚酸维维树素酮脂类类类 其他类
表面活性剂类
聚有丙机烯酸酸类树脂类
纤维素衍生物
22
(三)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简单低共熔混合物
固态溶液
共沉淀物
23
(四)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熔融法
溶剂法
溶剂-熔融法
研磨法/溶剂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