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 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 课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 简要分析。
景图(步骤二)。表现了 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 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
3.
古典诗歌在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
传 统 意 象 分 类
很多传统的意象,他诚们蕴含的意义
基135送愁爱本别苦情上类类类《 现 代是意 意 意固象 象 象定的诚实,守信246,思 抒 战大乡 怀 争致信:类 类 类分意 意 意为象象象几类何 为 诚:
4、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所以松柏象征着坚贞和在
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5、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
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6、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7、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
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 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国君
坚贞
羌管 蟋蟀
雁足 尺素
冰心
高洁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思乡 音信、书信
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1、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就表现了李白思乡之情。诗 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 情的意象了。
2、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赋
予了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 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 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
芳香,因此梅花被寄寓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 的品质,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 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赏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
·
借 《雨霖铃》)
景 抒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情 《石灰吟》)
与 托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物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言 志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7闲适类语意象



信 ?

6
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的情感 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
▪ 杨柳 ▪ 大风 ▪ 梅花 ▪ 美人 ▪ 杜鹃 ▪ 羌笛 ▪ 青鸟 ▪ 白雪
长亭 长云 翠竹 神女 磁针 竹笛 鸿雁 玉壶
孤帆 驿路 浮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松柏 幽兰 菊花
灵修
2.鉴赏思维切入
杜甫
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 (1)、筛选景物,注
草香。泥融飞燕子,沙 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意景物意境内在的 协调性(共同点);
“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 (2)、抓描写景物的
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修饰性词语。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 简要分析。
答题示例
情 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喜、怒、乐、哀、
与 愁等)。
托 物 言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人生 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种思想、志向。。

异 3、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
同 感情。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
要求等
形 象
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
11、梅子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12、竹 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清
高。
13、长亭 送别之意。如: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4、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 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5、鸳鸯
指恩爱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 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8、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
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9、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
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 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10、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
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后来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 送行。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 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 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16、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 结”(唐牛峤《感恩多》)……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 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 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 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了 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绝句二首(其一)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
杜甫
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 草香。泥融飞燕子,沙 暖睡鸳鸯。
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 草的馨香,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
“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 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
形 象
物象: 写物 ——托物言志

赏 景物形象

景象: 写景——借景抒情
·


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
形 象
的情感或思想
鉴 异: 1、借景抒情的“景” 指自然风景

托物言志的“物”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
·
物品,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来表明自己的“志”。 借
景 抒
2、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
第一组 送别类意象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 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 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 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 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