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B 卷)考试科目养禽学 考试时间 2011.6 考试方式闭卷 成绩(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1. 现代鸡种2.饲养日产蛋数3.合拢4. 优胜序列5.限制饲养6.全进全出制7.骡鸭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核总分 得 分 评卷人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8.兽医生物安全二、填空(每空0.5分,共14分)1.在家禽蛋的形成过程中,卵黄在形成,浓稀蛋白在形成,内、外膜蛋壳在形成,蛋壳和壳上胶护膜在形成。
2.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蛋用型鸡标准品种是,该品种体型小而清秀,喙、趾、皮肤为色,耳叶为色,蛋壳颜色为色。
3.孵化过程中翻蛋的主要生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禽舍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根据禽舍内气流组织方向,禽舍通风分为_________ 和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通风方式,目前大力推广。
6.舍饲是鸡的主要饲养方式,肉仔鸡常采用______,蛋鸡常采用______。
7.鸭的祖先是_________,中国鹅的祖先是_________,欧洲鹅和中国伊梨鹅的祖先是___________。
8.区别快慢羽主要看初生雏鸡和的相对长度。
9.国外最著名的肥肝生产专用鹅种是,列举我国用于肥肝生产的鸭品种、、。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我国是世界禽蛋生产和消费大国,蛋产生产量居世界第()位。
A 一B 二C 三D 四2.禽的排卵间隔一般为()小时。
A 10B 15C 20D 253.禽类呼吸系统中最具特色的是有()个气囊。
A 4B 7C 9D 114.下列哪个标准品种是肉用仔鸡配套系中的著名肉鸡父系。
()A 白来航鸡B 洛岛红鸡C白洛克鸡 D 白科尼什鸡5.鸡蛋孵化时一般在()胚龄进行头照。
A 2~3B 5~7C 8~10 D11~126.当孵化条件得当、出雏正常时,出雏时间表现为:()A 出雏持续时间长B 出雏时间较一致C 无明显的出雏高峰D 提前出雏7.轻型蛋鸡产蛋阶段每天每只的大致采食量为()克。
A 50B 80C 110D 1508.以下所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形成软壳蛋的原因:()A 种鸡日粮中维生素D不足B 抓鸡、接种疫苗等强烈反应C 输卵管发生逆向蠕动D 子宫部分泌机能失常9.家禽中()对粗纤维的消化力较强。
A 肉鸡B 蛋鸡C 鸭D 鹅10.绍鸭属于()品种。
A 肉用型B 蛋用型C 兼用型D 观赏型四、判断题(10分,每题1分;对打√,错打×)1.鸡的法氏囊随其生长逐渐长大,成年时达到最大。
()2.与家畜相比,鸡的消化道与体长的相对长度较长,故饲料报酬高。
()3.肉鸡生长速度与产蛋量呈负遗传相关。
如体重在遗传上每增加45克,以后产蛋量约减少10%,所以在经济性状的选择上要注意不能只强调生长速度而忽略其它性状的选择。
()4.孵化最后一次照蛋后,即将孵化机架上的蛋移入出雏机,此后应降低温度,提高湿度。
( )5.肉鸡腹脂的遗传力较高,故个体选择效果不好。
()6.肉仔鸡5周龄至出售温度要求保持在21-23℃。
()7.鸡胚在孵化后期死亡,剖解发现其气室偏小,一般是由于孵化湿度过低所致。
()8..鹅的产蛋量在第一年达到最高,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9.蛋鸡在产蛋高峰期,不可轻易更换饲料。
()10.玉米是肥肝生产的最佳填饲饲料。
()五、简答题(24分)1、结合家禽解剖特点,简述家禽抗病力差的原因。
(4分)2、简述伴性矮小型dw基因在家禽育种中的主要用途。
(5分)3、简述家禽胚胎在孵化期死亡的分布规律及其一般原因。
(5分)4、简述啄癖发生的原因。
(6分)5、如何预防肉鸡胸囊肿?(4分)六、 论述题(26分)1.从多角度谈谈如何提高母鸡产蛋量?(14分)2.试述温度与种蛋保存、孵化、育雏、产蛋的关系。
(12分)2010-2011动科专业《养禽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1、是在标准品种或地方品种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具有特定商业代号的高产鸡种。
2、数统计期内累加饲养只日统计期日数统计期内总产蛋量母鸡饲养日产蛋量⨯=3、孵化的第10天,尿囊在蛋的锐端合拢,照蛋时,除气室外整个蛋布满血管。
4、是指群体中某一成员较其他成员在许多群体行为中表现有更为优先的地位。
5、在鸡的育成期,为避免因采食过多,造成产蛋鸡体重过大或过肥,在此期间对日粮实行必要的数量限制,或在能量蛋白质上给予限制。
6、即同一鸡场只进同一批雏,饲养同一日龄鸡,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场。
7、番鸭与普通家鸭之间进行的杂交,是不同属之间的远缘杂交,所得的杂交后代虽有较大的杂交优势,但没有生殖能力,故称为骡鸭。
8、指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对动物群造成危害的一种动物生产体系。
二、填空 (每空0.5分,共14分) 1、卵巢 膨大部 峡部 子宫部 2、白来杭鸡 黄 白 白3、防粘连 胎儿(羊膜)运动 受热均匀4、开放式 封闭式 开放和封闭结合式5、横向通风 纵向通风 纵向通风6、平养 笼养7、绿头野鸭 鸿雁 灰雁 8、主翼羽 覆主翼羽9、朗德鹅 北京鸭 建昌鸭 高邮鸭 河北麻鸭三、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A2、D3、C4、D5、B6、B7、C8、C9、D 10、B四、判断题(10分,每题1分;对打√,错打×)1、×2、×3、√4、√5、×6、√7、×8、×9、√10、√五、解答题(24分)1. 结合家禽解剖特点,简述家禽抗病力差的原因。
(1)鸡的肺脏较小,连着许多气囊,且许多骨腔内都有气体彼此相通,从而使某些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很容易沿呼吸道进入肺、气囊和体腔、骨胳之中,故鸡的各种传染病大多经呼吸道传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损失大。
(2)鸡的生殖道(阴道)与排泄孔共同开口于泄殖腔,产出的蛋很容易受到粪尿污染,影响下一代,也易患输卵管炎。
(3)鸡体腔中部缺少横隔膜,使腹腔感染很容易传至胸部的重要器官。
(4)鸡没有成形的淋巴结、淋巴系统不健全,这样,鸡的抗病力就差,比鸭鹅还差。
2.简述伴性矮小型dw基因在家禽育种中的主要用途。
使长骨缩短显著,如胫长短1/3,而对各种扁平骨的影响很小。
饲料消耗降低,重型鸡降低20-30%,轻型鸡降低10-20%。
使轻、中型鸡产蛋量降5-10%,对饲料转化率的改进并不大;对重型鸡无影响,产蛋量甚至有些提高。
使蛋重降低5-10%,选育后小于2%,但相对蛋重有所提高,提高孵化率5-10%,尤其是肉用鸡提高明显。
总之,由于鸡只体重的减少,可节省20-30%的饲料还可增加饲养密度,提高房舍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故dw基因的应用广泛,已成为世界性的育种方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有dw鸡品系,尤其是应用在肉仔鸡的母本上。
目前,也有了dw蛋鸡品系。
我国也已培育出了D型矮洛克鸡和黄羽矮脚鸡。
3.简述家禽胚胎在孵化期死亡的分布规律及其一般原因。
1)胚胎死亡的分布规律鸡胚孵化死亡分布规律:第一高峰3~5d,第二高峰18d后,高孵化率鸡群,鸡胚多死于第二高峰,低孵化率鸡群,两个高峰的死亡率大至相似。
2)胚胎死亡高峰的一般原因(1)第一个死亡高峰是胚胎生长迅速,各种胎膜相继形成而作用尚未完善。
胚胎对外界环境很敏感:种蛋贮存不当、过量甲醛熏蒸、维生素A缺乏等都会造成重大影响。
(2)第二个死亡高峰正处于呼吸过渡时期。
胚胎生理变化剧烈,需氧量剧增,其自温产热猛增。
传染性胚胎病、孵化环境(通风与散热)、蛋是否大头向上放置等影响很大。
4. 简述啄癖发生的原因。
1)管理饲养密度过大,活动空间小,食糟和饮水器不足,极易出现啄癖;通风不良,鸡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以及鸡舍内湿度太大时,会破坏鸡的生理平衡。
环境温度过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下,鸡显得烦躁不安,啄癖较多;光照太强,易神经质,发生啄癖。
2)营养饲料在营养配合不够平衡、全面,则极易引起啄癖的发生。
3)生理因素鸡特别喜欢红色。
如有一只鸡发生外伤出血后,其他鸡就会追逐,从而造成鸡只的死亡。
换羽时,由于皮肤发痒,也易引起啄癖。
4)疾病因素体外寄生虫较多,没有及时驱虫;其他继发性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疾病预防工作未跟上,清洁卫生较差,是引起啄癖的诱因。
5.如何预防肉鸡胸囊肿?使用松软干燥垫草,保持一定的厚度。
2)采取少喂多餐,促使肉鸡站起来吃食活动,减少肉鸡卧地的时间。
3)网平养或笼养时,应加一层弹性塑料网。
六、论述题(26分)1.从多角度谈谈如何提高母鸡产蛋量?(14分)1)选择高产的配套系(1分);2)选择良好的种鸡场引进鸡苗(1分);3)培育健康高产的后备鸡群(4分);4)产蛋阶段的科学饲养管理:营养需求和良好的饲养环境。
(8分)。
2. 试述温度与种蛋保存、孵化、育雏、产蛋的关系。
(12分)温度与种蛋保存的关系:原则上既不能让胚胎发育(<23.9℃,生理零度),又要抑制酶的活性和细菌繁殖,同时不能让它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
种蛋保存适温为12~18℃,相对恒温,保存时间越长,保存温度越低,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3分)。
温度与孵化的关系:孵化适温范围为35~40.5℃,鸡蛋孵化最适温度是在室温24~26℃下,入孵器为37.5~37.8℃,出雏期为36.9~37.2℃(3分)。
温度与育雏的关系:1~3天,采用36~37℃,4~7天采用33~35℃;以后每周降低2~3℃,至室温达20℃恒温。
前3周温度下降幅度较小,以后几周降幅略大(3分)。
温度与产蛋的关系:蛋鸡在产蛋阶段7~30℃的范围内,基本上能保持恒温,对产蛋性能基本没有影响;环境温度升高至42~42.5℃时,易中暑,影响生长和生产,甚至死亡(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