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考试】人美版高中工艺8课-手工扎染-教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人美版高中工艺8课-手工扎染-教案

《手工扎染》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扎染的含义和艺术特色,掌握手工扎染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体验手工扎染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与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手工扎染,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工艺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手工扎染的扎法和染色技法。

【教学难点】在体会扎、染基本技法的同时,运用所学方法独立创作一幅作品。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述法、实践练习法等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棉布、线、染料、剪刀、手套等
1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老师身上佩戴的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饰品,同学们观察,找出这一饰品。

把围巾展示给大家看,观察并提出问题,同学们思考老师身上的围巾和同学们经常戴的围巾有什么不同之处?
同学回答教师总结:你们都了解这种印花技艺吗?想不想学呢?
引出课题:让我们感受一下民间的工艺-手工扎染
(二)直观感知
扎染作品在哪些地方可以寻觅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
(课件展示)观看文化大百科-白族扎染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发现了什么?什么是扎染艺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PPT展示扎染:
“扎染”是湘西具有特色的纺织染色艺术,早在东晋南北朝时人们就把“扎染工艺”运用到衣裙服装上,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手工扎染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古时被称为绞染,主要以线、绳的捆与绑来起仿染作用。

2
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也存在许多扎染艺术,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下。

(三)具体分析
老师手中准备了一些制作好的扎染作品,稍后分发到每个小组手里,同学们可以打开手中制作好的扎染小成品,认真观察让猜一猜哪些是用针缝制的,哪些是捆起来的?讨论是先扎在染还是先染后扎?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家刚刚通过分析手中的小扎染对于他的制作有了一些见解,那么是不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呢,下面同学们就跟随老师一起来完成一个小扎染吧。

(四)示范讲解
制作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制作扎染的工具。

分为基本工具(各种型号的针、顶针、小剪刀、镊子、夹子、电炉或煤气炉、搪瓷盆或不锈钢盆、电熨斗)和必备材料(白棉布或丝绸各种材质的线和绳、直接染料或酸性染料、食盐等)
材料准备好,我们就可以动手制作了。

第一步拿出布料将想要表现的图案用画粉轻轻的画再布料上,然后进行扎结,刚刚同学们已经小组研究过扎结这一步骤那接下来教大家具体怎样操作(缝扎:即是用各种针线缝制布料随之抽紧固定的扎结方法。

)示范平缝法留时间同学进行练习。

捆扎:即是用各种线、绳或布条、橡胶条等对布料进行捆绑、缠绕随之打结固定的扎结方法(示范螺旋捆扎法同时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夹扎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木板将叠好的布料夹在中间(夹板的形状、大小不同,夹的位置以及松紧不同等会出现千遍万化的图案)。

3
扎结完成后进行染色将选定的颜料(直接颜料或酸性染料)放入玻璃杯容器中,用热水化开后倒入不锈钢的盆里,加入水调节浓度进行加热。

同时将扎染的布用温水浸泡拧干然后放入煮沸的染液中用棍棒搅拌,使颜色均匀。

同时为了色彩丰富我们也可以进行第二次扎染,直到理想效果。

(但是要注意先染浅色在染深色)
关键的两步完成后我们要进行水洗(清水漂洗2-3遍,之后浸泡1-2个小时洗去布褶残留的染液,防止拆线时的二次染色)
在拆线的过程中我们要先用力拧干水洗后的水分,然后用小剪刀镊子等工具进行拆线,拆完之后在用水洗一遍。

最后将布料搭在竿上晾干,不断的去翻动布料,为了避免出现不均匀的颜色,在运用电熨斗将熨斗平整。

(五)实践展评
进行小组作品展评,把你们小组的扎染作品挂到前边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找出你们喜欢的作品,也可以说出发现的问题。

教师针对个别作品进行点评,制作了很漂亮的小扎染,能够看出大家对传统工艺的热爱。

(六)小结作业
4
思考还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扎染作品吗,课下可以查阅一下资料制作一条丝巾带来与同学一起分享。

六、板书
七、教学反思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