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赵强【资料链接】一.知人论世,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的生平以靖康之变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进士出身,才学之士。
做过太学录、太学士、太学博士(相当于京师大学堂里担任教授),得到苏轼赏识,成为“苏后四学士”之一。
母亲王氏,其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时的科举状元,先后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国家人事部部长)、三司使(财务部部长),王氏从小在诗书世家里长大。
李清照家学渊源,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当时的女孩子有着更为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她18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
赵明诚为人品行端正,情趣高雅,从小喜欢收集金石字画文物,为金石考据家。
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
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感受李清照少年时代的词:《如梦令》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摊鸥鹭。
《如梦令》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后期:1127年靖康之变,金兵入据中原,北宋灭亡。
北方大乱,赵家大多书册文物被焚,李清照被迫逃难到南方。
1129年,丈夫病逝。
李清照曾经改嫁,一个叫张汝舟的人为骗文物而与她结婚,结果李清照很快识穿了张的本来面目,知道这次婚姻完全是个骗局,于是告他虚报举数,借此离婚,她也因此坐了两年牢,但获得众人帮助,九天后出来。
孤身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
1155年,李清照一个人在孤独中去世。
二.创作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词风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李清照词的主要特点:①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②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三.写作背景《醉花阴》写于前期。
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
漫长的白日里,诗人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孤独寂寞心情。
《声声慢》写于北宋灭亡、词人南渡后。
1129年,丈夫赵明诚在赴官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词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四.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请阅读以下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并划出这些意象的丰富的意蕴。
①菊花——坚贞高洁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②梧桐——凄凉悲伤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③鸿雁——思乡怀亲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④酒——离别愁绪酒在古典诗词中表现出两种感情,一是欢庆,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一是离别,古诗大多是这一种,表现离别的愁绪。
如: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⑤梅花——傲霜斗雪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五.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六.课外阅读《乱世美神李清照》(梁衡)。
【导学过程】一.课前知识储备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薄.( )雾暗香盈.( )袖乍.( )暖还寒憔悴.( ) 堪摘.( ) 玉枕.(. )纱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B.莫道不销魂C.东篱把酒..黄昏后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3.前人评论宋词有“婉约”和“豪放”之说,并以之把宋词分成了最重要的两大流派。
宋代“婉约”词的代表词人是_____和_____;“豪放”词的代表词人是_____和_____。
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是_____,号_____居士。
她著有词集_____。
“寻寻觅觅,_____,_____”是她的词作_____中的名句。
4.郭沫若题写的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这副对联是对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的宋代女词人身世和作品的高度概括。
5.背诵并默写《声声慢》二.课堂研读课文《醉花阴》1.朗读·体悟小组内进行朗读比赛,同学点评,各小组推荐朗读优秀的同学起来展示。
2.思考:读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试在词中找一个字概括词人当时的心情。
感情基调:。
3.探讨: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相思之愁的呢?从词中找出相关的词、句,仿例句填写下表4.探讨:上阕中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永”——。
“又”——。
“凉”——;。
“透”——。
5.探讨:有人说,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思考下列词语与菊有什么联系。
东篱——。
把酒——。
暗香——。
黄花——。
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这种手法叫做烘云托月,藏而不露。
三.拓展延伸李清照的夫君叫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
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
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
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心,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
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后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
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
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0首词。
商议毕,便推举名士陆德夫讲评。
陆德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平庸,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
老兄真是奇才啊!可喜可贺!”那赵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
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
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读完材料,你能猜出被陆德夫称道的是哪一句吗?这一句有什么美呢?大家谈谈。
(此为绝佳句)明确:用帘外黄花之瘦比喻人之形体销魂,创意极美。
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画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
李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此为独创。
李清照被人称为“李三瘦”: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3.新来瘦,非于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结合全篇来品品这个“瘦”字的妙处:A 结构上,。
B 手法上,。
C 内容上,。
这三句直抒胸臆,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四.课堂课文研读《声声慢》1.朗读·体悟《声声慢》2.读后思考:你从这首词里读出了什么?找出这首词的词眼。
词眼:3.合作探究词人为了表达感情,采取了①直接抒情;②巧选意象,间接抒情;③巧用叠字、创意出奇的表现手法。
根据下面的提示探讨交流。
探讨①:请找出词中直抒胸臆的句子。
(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A.B.探讨②:找出词中运用叠字的句子(巧用叠字,创意出奇的表现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句子:运用叠字的表达效果:人们常常评价说,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出奇制胜”“匪夷所思”。
“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
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之遭遇,细致表出。
总结:。
探讨③:找出《声声慢》中的主要意象,并揣摩其内涵。
词中的主要意象:意象探究:(在横线上举出古诗词中含有这一意象的句子)A.淡酒:“三杯两盏淡酒”词人本想借酒御寒,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
在词中的“淡酒”表现了酒的无力,没有了烈性,表现了词人的愁苦之深、思念之痛。
由此可见,酒是“愁”的象征。
B.秋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结论:秋风渲染愁情C.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