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城市地下铁道
②对地面无太大影响(噪音小、无振动、不妨害城市景观);
③全立交,不存在人车混流现象,没有复杂交通组织问题;
④容易保证运送的安全性、高速性和定时性,省时(地面的30%~ 50%); ⑤节约地面空间; ⑥极大降低交通事故,改善大气环境;
⑦对于人为灾害(战争等)、自然灾害(地震、火灾等)具有设防能力。
地铁解决大中城市交通矛盾有效途径,地铁站、 线路规划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大,地铁须同其他 地下空间建设统一。 地铁投资额大,地铁车站需十几亿、每公里达2亿 元人民币以上。地铁建造根据经济状况决定。地 铁建设表现非盈利性,具有显著社会效益。
国外地铁的发展 1863年1月10日,用明挖法施工的世界上第一条 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列车用蒸汽机车牵引,线 路全长约6.4km。 1890年12月8日伦敦首次用盾构法施工,建成用 电气机车牵引5.2km的另一条线路。从此,城 市交通进入轨道交通时代。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63年—1924年) 2.停滞萎缩阶段(1924年—1949年) 3.再发展阶段(1949年-1969年) 4.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院已批复22个城市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8820.03亿元。中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规划图显示,至2016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89条,总建设里程为2500公里, 投资规模达9937.3亿元。
目前相当多百万以上人口城市正修建或筹建地铁或轻轨交通。表 5.1。
到1999年全世界已有115个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km。
6.马德里地铁启运时间1919年10月17日;全长284公里、13条线路、280个站点。 7. 上 海 地 铁 启 运 时 间 1995 年 4 月 10 日 ; 全 长 234 公 里 、 8 条 线 路 、 161 站 。 8.巴 黎 地 铁 启 运 时 间 1900 年 7 月 19 日 ; 全 长 215公 里 、 16 条 线 路 、 384站 。 9.墨西哥城地铁启运时间1969年9月4日;全长201.38公里、11条线路、175站。 10.北京地铁启运时间1971年1月15日;全长200公里、8条线路、123站。
③地面环境噪音太大,污染严重; ④机动车交叉路口堵车现象十分严重; ⑤车流、人流混杂,交通事故增加,结国家、个人造成很大的损
②车行难、车速慢,目前许多城市的平均车速下降到20km/h以下;
失;
⑥由于车行慢,给运输带来困难,过往车辆不能及时通过,延误 乘客时间。
北京市严重堵车路段 1993年为27处 1994年为36处 1995年为55处 1999年为99处 2003年仍达87处
第6章 城市地下铁道
§6.1 地下铁道的特点及发展 §6.2 地下铁道线路网的规划设计 §6.3 地下铁道隧道及区间设备段 §6.4 地下铁道车站总体设计 §6.5 地下铁道车站建筑设计 §6.6 地铁车站附属用房
第一节 地下铁道的特点及发展
一、地下铁道的主要特点
地面公共交通主要问题:
①人流、车流交叉、拥挤,道路饱和;
中国地铁的发展
1、北京市 我国于1965年7月在北京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线,第一期工程全长22.17km,于1971年 投入运营。到2000年北京地铁已约有55km投入正式运营。 2、上海市 上海地铁1号线一期16.4km于1995年建成通车,向南延伸至莘庄站,现在通车里程约 20km。于2000年底,地铁2号线14.6km和明珠轻轨线22.14km均将建成通车,上海快速轨 道交通可达到57.0km。 3、天津市 未来的天津市区快速轨道交通主要为以环线——放射线形成路网的格局,由3条穿越市 中心的放射线和一条环线组成。路网总长177km,其中地下铁路长106km。天津地铁1号 线长约l0km,1970年动工,1980年建成通车。 4、广州市 按照1998年广州市政府批准的《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全市共规划7条线, 总 长 206 . 5km 。 其 中 地 铁 1 号 线 是 广 州 市 地 铁 规 划 网 的 东 西 干 线 。 地 铁 1 号 线 总 长 18.47km,沿线共设16座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和2座主变电站,已于1999年建成通车。 地铁2号线为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中客流量最大的基本骨干线,是新线路网中的南北 轴线,全长46.5km,已于1998年7月28日海珠广场站率先开工。
地铁按时间发车,每个车站只停车40秒, 而且中途没有红绿灯,还决不会出现塞车 等状况,这些都能够有效的节约时间。
地铁每年将减少50多吨的一氧化碳、40多 吨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可降低城市污染。 综合占地仅为道路交通地1/3左右。
轨道交通工具的事故率大大低于道路交 通,安全性好。
地铁运输优点:
①运量大;
快速轨道交通是城市地下铁 道、单轨交通、新交通、磁 悬浮交通和市郊客运铁路等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通称。
一条交通线路单方向每小时的乘客通过量称为交通容量。 5万~8万人/h——特大交通容量(市郊铁路) 3万~5万人/h——大交通容量(地铁) 1万~3万人/h——中交通容量(轻轨) 小于1万/h——小交通容量(有轨电车)
2.人口密集、客流量大,缺 乏科学管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加 快,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 达40座之多,50~100万人口 之间的城市也超过44座。按 照国际标准,城市人口密度 大于每平方公里2万人,属 于拥挤情况。
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达40多座,按照国际标 准,城市人口密度大于2万人/km2,属于拥挤情 况。 我国城市人口平均为4万/km2,局部地区有16 万/km2, 北京市内的4个区平均2.7万人/km2。 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主干道的高峰每小时客流量 均超过3万人次,有的高达8~9万人次,低运输量 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很难适应客流增长的需要。
车站数目 504 143 39 36 60 29 12 273 15 367 132 82 77 63 143 20 207 79 66 33 20 82
美国
英、法、德
前苏联
日本
各国地铁 1863~1988年
总线路 条数
总线路 长度 /km
建地铁城市数
08年世界十大城市地铁概况
1.伦敦地铁启运时间1863年1月10日;全长408公里、11条线路、268个站点。
3.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 的途径 快速轨道交通,简称快轨 交通,是服务于城市客运交 通的运量大、速度快、安全 可靠、准点舒适的快速公共 运输系统,它可以位于地下、 高架或地面。
资料表明,在进入伦敦、纽 约、巴黎、东京核心地区的 交通结构中,公共交通占 67%~87%,居绝对主导地位; 公共交通中又以轨道交通为 主体,占58%~86%;小汽车 交通(包括出租车)只占12% ~ 32%。
1 地下铁道的特点及发展
表5.1 世界主要国家地铁修建概况(1988年)
国家 城市 纽约 芝加哥 波士顿 旧金山 华盛顿 亚特兰大 巴的摩尔 伦敦 格拉斯哥 巴黎 柏林 汉堡 法兰克福 慕尼黑 莫斯科 第比利斯 东京 大阪 名古屋 札幌 横滨 通车年代 1867 1892 1898 1972 1976 1979 1983 1863 1897 1900 1902 1912 1968 1971 1935 1966 1927 1933 1957 1971 1972 334 人口/万人 730 370 150 71.5 64 120 80 670 75.1 210 320 160 62 130 880 110 1190 260 210 160 320 线路条数 29 6 3 4 4 2 1 9 1 15 10 3 7 6 9 2 10 6 5 3 2 3625.5
路网规划不尽合理,各种交通工具换乘联运不 便,现有的道路、高架、地铁使用效率不高。 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总量不过70km,而日本东 京拥有2000多km,北京地铁承担出行量不足5%。 不同公共客运方式间的换乘也很不便利,目前公 交车站平均站距500m,乘客换乘一次公交车平均 要步行332m,其中有16%的乘客换乘距离甚至超 过了1000m。
线路长度 /km
全长 443 174 34.4 115 112 52.3 22.4 408 10.4 199 134 92.7 57 56.5 246 23 219 104 66.5 39.7 22.1 地下 280 18 19 37.4 53 7 12.8 167 10.4 175 106 34.3 12 43 200 16.4 182 93 58 28.6 22.1
每小时单向输送能力: 公共汽车——2000~5000人 轻 轨——5000~40000人 地 铁——30000~70000人 地铁年客运量可达4亿人次,可吸引城区客流的21%, 减少地面交通压力50%,较大程度地缓解沿线区域交通 紧张的矛盾。
时速: 公共汽车——10~20km 轻 轨——20~40km 地 铁——40~50km,可达70~80km 轻轨和地铁的速度是公共汽车的2~4倍。
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 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修建条件
地铁与轻轨的异同点
相同点
地铁和轻轨都是利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运输方式,以钢轮和钢轨为走 行系统的交通方式。地铁和轻轨交通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正点、 污染小、低能耗、方便舒适,世界上又称之为“绿色交通”
1、钢轨承受荷重区别:地铁一般60kg/m ;轻轨一般50kg/m; 2、运输量区别:地铁为特大容量公交工具,单向高峰小时可载运 30000~90000人次;轻轨为大容量交通工具,其单向高峰小时载运 10000~30000人次; 3、地铁线以地下线为主,在市郊结合部或郊区才考虑地面和高架线 路;轻轨以地面和高架线路为主,在繁华市区不得已才采用地下线 路; 不同点 4、地铁正线最小曲率半径为300~600m,最大坡度30‰;轻轨最小 曲率半径为100m,最大坡度可达30‰; 5、地铁列车最高速度120m/h,运营速度30~40km/h;轻轨最大行驶速 度45m/h,运营速度25~30km/h; 6 、地铁车身长达23m,车身重,编组一般为6~8节;轻轨车身短为 7.5m,车身轻,爬坡快,编组一般为1~4370公里、26条线路、468个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