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铁道车站设计参考

地下铁道车站设计参考

1.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原则及采用标准1.1设计依据1.沈阳市地铁建设指挥部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签定的《沈阳市地铁一号线工程Ⅰ标段初步设计合同》,2003年9月;2.《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最终版,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2005年2月;3.《沈阳市地铁一号线工程总体设计咨询审查意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03年7月;4.《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及国家或行业颁发的现行其它相关各专业的设计规范等。

1.2设计范围洪湖北街站设计范围包括自车站起点里程CK4+000.38至车站终点里程CK4+168.08总长167.7米之间的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风道及地面设备用房的建筑设计部分。

1.3设计原则及采用标准1.3.1设计原则(1)车站的总体设计符合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改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及市民的影响。

(2)合理组织客流,减少交叉干扰,保证乘客方便进站、迅速出站。

车站的集散厅、站台、出入口、楼梯和通道、自动扶梯、售检票机(口)等部位的通过能力应相互匹配。

(3)车站建筑设计,应简洁、明快、大方易于识别,并应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的特点,同时还应与周围的城市景观相协调。

平面布置应保证环控、供电、通信、信号、给排水、售检票、楼(扶)梯等各设备系统的使用功能,力求紧凑、合理,方便乘客使用和运营管理。

(4)本站处在城市道路下,应满足主体结构上覆土厚度及城市市政管线要求。

(5)车站的规模及通过能力应满足远期(2035年)设计客流量的需要。

远期设计客流量为远期预测高峰小时客流量乘以超高峰系数(1.1~1.4)。

(6)地下车站及车站出入口通道、风道设计应符合相应的人防要求。

(7)车站应具有对火灾、水淹和地震灾害的防范设施,防火灾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

(8)车站设计,除执行初步设计技术要求外,还应执行国家及沈阳市的有关规范、规定。

(9)车站的人防防护等级为6级,除满足地铁的运营要求外,还应符合设防的有关规定。

1.3.2设计所遵循的规范标准(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国家、地方的建筑设计有关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标准。

1.3.3主要技术标准本站设计执行《沈阳市地铁1号线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中的有关章、节的规定和其它相关专业规程、规范中有关的技术标准。

(1)车站站厅设备管理用房装修后净高:≥2400mm公共区装饰后地面至吊顶底面:≥3000mm公共区地坪装饰面厚度:150mm吊顶内预留管线高度:≥300mm(2)车站站台侧站台宽度:b≥2.5m站台计算长度118000mm装饰后站台面至轨顶面高度1050mm站台层公共区地坪装饰面厚度100mm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直线段)1500mm轨顶面至下部结构顶面高度560mm边墙内缘至线路中心线(直线段)2150mm(3)出入口:出入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一般宜设4个出入口,出入口总宽度应满足防灾疏散要求。

(4)楼梯、自动扶梯与电梯车站内公共区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级数应不大于18步楼梯休息平台宽:1200~1800mm楼梯踏步尺寸(宽×高):300×150mm楼梯最小宽度:单向楼梯净宽:1800mm双向楼梯净宽:2400mm 当楼梯净宽大于3600mm时,应在中线上设置中间扶手楼梯口部栏杆高度:1200mm楼梯梯段扶手高度:900mm 楼梯台阶面至上部障碍物的最小高度:≥2300mm站台与站厅间上行设自动扶梯,下行设楼梯,出入口按规范要求设置自动扶梯及备用楼梯。

考虑残疾人出入方便,应设垂直升降电梯或轮椅升降机。

(5)车站乘客通行各部位的最大通过能力表1.3-12.工程概况2.1站位洪湖北街站设在洪湖北街与沈大路交口下,沿沈大路而设,车站主体基本为东西走向。

车站中心里程为CK4+069.98。

2.2站址周边环境2.2.1地面建筑本站站位地面为沈阳市于洪区,沈大路与洪湖北街的交叉路口东北角为于洪乡人民政府的6层办公楼、西北角原为沈阳龙腾压型钢板有限公司,现已搭建临时建筑,为中联汽贸汽车销售服务中心。

西南侧为于洪区中医院及停止使用的沈阳高压开关厂医院、东南侧为居民区北里小区,沿街为7层住宅楼。

沈阳高压开关厂医院具备拆迁条件。

2.2.2地面交通状况沿车站方向的沈大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60m,垂直车站方向的洪湖北街在沈大路以北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35m、以南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6m。

沈大路上行驶的公交线路有:204路、284路;洪湖北街上行驶的公交线路有:4340路、266路。

2.2.3地下管线车站范围地下管线分布在沈大路与洪湖北街下,主要有雨水管、给水管、电力及电信等管线。

沿沈大路车站上方(基本分布在道路两侧)有2根塑料φ100通信管,2根混凝土φ700(600)污水管及1根铁φ500给水管等;沿洪湖北街分布的地下管线主要有铁φ300给水管、混凝土φ500、φ800、φ1000污水管。

施工中有干扰的管线可采取改移、悬吊或支托保护等处理方式。

3.车站规模3.1设计客流3.1.1客流分析本站客流根据《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提供的客流资料确定,超高峰系数取1.3。

远期(2035年)早高峰小时客流表表3.1-1远期设计客流量:(4168+426+463+3878)×1.3=11616(人/小时)远期上车设计客流量:(4168+463)×1.3=6021(人/小时)远期下车设计客流量:(3878+426)×1.3=5595(人/小时)3.2车站建筑组成及面积3.2.1分区建筑面积本站为地下双层岛式站,地下主体建筑面积6421.47m2,其中站台层设备管理用房区363.4m2,公共区1110.8m2;站厅层设备管理用房区1400.1m2,公共区1579.8m2,付费区与非付费区面积各为650.6m2、929.2m2。

出入口通道建筑面积975.2m2,出入口建筑面积358.7m2;风道建筑面积1721m2,风亭建筑面积112.6m2;地面设备用房建筑面积1020m2;车站总建筑面积9588.9m2。

3.3车站形式、埋深、分层及外包尺寸本站为地下双层岛式站,埋深3.72m。

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总长167.7m,标准段宽18.5m。

3.4站台宽度及长度本站站台宽度为10m,计算站台长度118m。

4.总平面布置4.1站址分向客流及吸引分析洪湖北街站设在洪湖北街与沈大路交口处,主要客流来自交叉路口东侧的居住建筑,车站在路口的四个象限内各设一个出入口,以均匀吸引周围客流。

4.2站址建设条件分析洪湖北街站沿沈大路设在洪湖北街与沈大路交口下,规划道路断面尚未实现,交叉路口东北角为于洪乡人民政府,应尽量减少干扰、西北角原为沈阳龙腾压型钢板有限公司,目前已拆改完毕,东南侧为居民区,沿街为7层住宅楼,拆迁难度较大。

西南沈阳高压开关厂医院现已停止使用,具备拆迁条件。

4.3与公交线路的换乘情况车站的4个出入口可与沈大路上行驶的公交线路204路、284路及洪湖北街上行驶的公交线路4340路、266路形成换乘。

4.4总平面设计洪湖北街站设在洪湖北街与沈大路交口下,地下双层岛式车站。

车站的主体基本为东西向布置。

设四个出入口通道、两组风道。

1、2、3、4号出入口分别位于交叉路口的四个象限内(4号出入口预留),1号风亭结合1号出入口设在于洪区乡政府东侧,2号风亭结合3号出入口及部分设备管理用房征用沈阳高压开关厂医院部分用地,在车站西南侧结合地面设备管理用房统设置公厕,3号出入口内考虑设置垂直电梯(详见图Z04-JZ-01A)。

4.5配套工程及环境综合开发可结合地面规划统一设置自行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道路红线内的出入口配合绿化统一设计,尽量减少地铁客流与人行道上人流的相互干扰。

5.车站建筑设计5.1站厅层建筑布置车站为地下双层岛式站台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站厅由中部的公共区及两端的设备管理用房两部分组成。

站厅东端集中布置车站控制室、站长室、警务室、票务室、AFC机房、更衣室、通信设备室、信号设备室、通风机房等主要设备管理用房,并设有一条直通地面的专用通道。

站厅西端布置专用照明配电室、消防泵房、通风机房等必要的设备用房。

中部公共区由栏杆及进出站闸机分隔成付费区、非付费区两部分,付费区内设有站厅层通往站台层的三组楼、扶梯,共包括2部上行自动扶梯、3部楼梯;付费区中部设有1部直达站台的垂直电梯(详见图Z04-JZ-02B)。

5.2站台层建筑布置站台层位于地下二层,由设备管理用房区、乘车区及轨道区三部分组成,站台宽度10m,站台两端布置有环控小室、降压变电所、气瓶间、站务员室、污水泵房、盥洗室、卫生间、废水泵房等设备管理用房,中部为乘车区,设有通往站厅层的三组楼、扶梯,共包括2部上行自动扶梯、3部楼梯,站台中部设有1部直达站厅的垂直电梯(详见图Z04-JZ-03B)。

根据本站客流资料分析,综合考虑车站的实用性、经济性、站址环境、线路条件并结合沈阳市未来发展规划,采用岛式站台,取超高峰系数为1.3进行站台的宽度计算。

5.2.1站台计算长度车站计算站台长度按列车6节车辆编组,长度为118m。

5.2.2站台的宽度计算(1)侧站台宽度计算经验公式:b=M×0.5/L+CM:远期每列车超高峰小时控制侧上车设计客流量,换乘车站应包含换乘客流;M=4168×1.3/15=362人L:为车站计算站台长度118m;0.5:站台上人流密度0.33m2/人~0.75m2/人,取中间值;C:站台边安全距离400mm;b=362×0.5/118+0.4=1.93m参照岛式站台车站的相关规范,侧站台宽度取2.5m。

(2)岛式站台宽度:B d=2b+n×z +Tb——侧站台宽度,单位m;n——横向柱数;单位个;z——横向柱宽;单位m;T——每组人行梯与自动扶梯宽度之和,单位m;B d=2×2.5+1×0.8+3.78=9.58m站台宽度取10m。

5.2.3楼梯及自动扶梯(站台与站厅之间)(1)按客流量计算上行自动扶梯宽度:(3878+426)×1.3/9600=0.59m,设计采用2部1米宽自动扶梯,满足要求;(2)按客流量计算下行楼梯宽度:(4168+463)×1.3/4200=1.63m,设计采用3部净宽1.8米的楼梯,满足要求;5.3集散厅布置及客流组织集散厅位于站厅中部公共区内,主要通过合理布置通往站台的楼扶梯及自动售检票设施使客流流线简捷、通畅(详见图Z04-JZ-02A、03A)。

相关主题